“纯粹宁静”共鸣模式的成功,为研究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接下来的几天,研究重心完全转向了对这种状态的深化和探索。工作室的氛围也随之变得更加沉静、专注,甚至带着一种近乎禅意的平和。
江屿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园丁,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着每一次共鸣的细微差别。他调整环境参数,尝试不同的引导语速和间隔,甚至引入了经过精确计算的、极其微弱的光脉冲,看是否能与玉珏内部的能量流转产生更和谐的共振。
洛薇薇、陆晨风和林月瑶也完全适应了这种模式。他们不再将进入状态视为一种“任务”,而是当作一次精神的滋养和与古老存在的对话。尤其是洛薇薇,她似乎天生对这种深度的宁静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总能最快进入状态,并且维持得最为稳定悠长。
在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午后共鸣中,阳光透过窗户,在室内投下温暖的光柱。江屿注意到,当洛薇薇的脑波与玉珏的能量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步时,玉珏内部那些原本极其细微、缓慢流转的星点光晕,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了一些。
他立刻调整高速摄像机的焦距和灵敏度,对准玉珏中心。
透过放大的画面,他看到了令人屏息的一幕——
在玉珏温润的内部,并非混沌一片,而是隐约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精微的结构。那些缓慢流转的光点,并非随机散布,而是沿着某种肉眼难以分辨的、纤细如蛛丝的能量脉络在运行,勾勒出一个微缩的、动态的星云状结构!这结构与之前投射出的任何星图或光影都不同,它更加内在,更加本质,仿佛是玉珏能量核心的具象化显现。
江屿心脏狂跳,但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只是更加专注地记录着这一切,同时密切关注着洛薇薇的状态。她依旧沉浸在深度的宁静中,眉头舒展,呼吸匀长,似乎并未察觉到玉珏内部这悄然展现的奥秘。
这次共鸣结束后,江屿没有立刻分享他的发现。他需要先确认这不是偶然现象,也需要确保这种深度的内在显化不会对连接者产生未知影响。
在后续几次由洛薇薇主导的深度宁静共鸣中,当同步性达到某个阈值时,玉珏内部那微缩的动态星云结构便会隐约显现,虽然每次清晰度和稳定度略有差异,但基本轮廓一致。
江屿将多次捕捉到的影像进行叠加和增强处理,一个更加清晰的内部结构图逐渐呈现出来。那是一个不断缓慢自旋、有着复杂分形特征的星云模型,光点在纤细的能量通道中流淌,如同宇宙星河的微缩投影,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秩序与美感。
这天晚上,其他人都离开后,江屿将处理后的图像展示给洛薇薇看。
洛薇薇看着屏幕上那瑰丽而神秘的内部星云,眼中充满了震撼。“这是……它里面的样子?”
“可以这么理解。”江屿点头,语气带着压抑的激动,“这是在深度宁静共鸣状态下,它向我们展示的、更接近其本质的内部能量架构。这很可能就是它所有外在显化——星图、光影、乃至信息碎片——的源头。”
他指向星云中几个特别明亮的节点:“这些能量汇聚点,可能对应着之前星轨中的‘流转之眼’,是信息交互的关键接口。”
洛薇薇凝视着那缓慢旋转的星云,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浩瀚与古老。她回想起深度连接时感受到的“心跳”,此刻似乎与这星云的自旋韵律重合了。
“所以,‘纯粹宁静’不仅是一把安全的钥匙,”她轻声说,目光从屏幕移向江屿,“更是能让我们看到它真实样子的……一面镜子?”
“是的。”江屿肯定道,他的目光与她在灯光下交汇,充满了共同发现奥秘的振奋与默契,“我们之前的探索,或许都只是在触摸它外在的涟漪。而现在,我们可能终于开始接近它的核心了。”
工作室里很安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声响。屏幕上,那微缩的星云静静地旋转,如同一个无声的宇宙。而在屏幕前并肩而立的两人,也仿佛被这宁静而深远的发现连接在了一起,一种超越言语的、基于共同追求和理解的情感,在无声中缓缓流淌,坚实而温暖。
探索,在宁静中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而某些情感,也在这深度的共鸣中,悄然沉淀,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