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三七紧握的手缓缓松开,那枚代表着二十年安稳、却也象征着未来枷锁的“延寿丹”玉牌,终究还是被他放下了。
他不能赌。不敢用妻子未来可能存在的、更长久的生机,去换取这看似稳妥、实则可能断绝所有其他希望的二十年。这份“不忍”,压过了眼前的急切。更何况,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散修”,若立刻拿出一块在银河修真界都算硬通货的中品灵石,无异于稚子抱金行于闹市,必然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甚至祸端。财帛动人心,这道理在哪个世界都通用。
他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几分囊中羞涩的窘迫与未能如愿的遗憾,对着那执事弟子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承宝殿的官方区域。
在他转身的刹那,那执事弟子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心中暗自嗤笑:“又是一个刚入门、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的穷酸散修,连块下品灵石都未必掏得出,还敢来问询中品灵石的丹药,真是不知所谓。”
这细微的神情变化,以及来自周围几名同样在浏览兑换列表、衣着光鲜的弟子投来的若有若无的嘲弄目光,陈三七并非没有察觉。但他心志坚毅,这点世俗眼目,还动摇不了他的心神。他面色平静,步履沉稳地走出了承宝殿,将身后的议论与轻视尽数抛开。
眼下,提升自身实力,熟悉宗门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他辨明方向,身形化作一道流光,朝着那座被柔和白光笼罩的传功殿疾驰而去。
传功殿气势恢宏,殿门高达十丈,由不知名的温润白玉雕琢而成,其上流动着淡淡的符文光辉。门前并无守卫,只有一层如水波般荡漾的透明光幕。陈三七取出自己的弟子令牌,对着光幕一晃。
光幕泛起涟漪,一个温和却毫无感情的声音直接在陈三七识海中响起:“身份确认,外门弟子陈三七。准许入内。宗门所赐功法、秘法,仅限在第一层选取。若日后为宗门立下功勋,凭功绩点,可依赏赐进入更高层数,获取更精深传承。”
光幕分开一道门户,陈三七迈步而入。
殿内第一层的空间远比从外面看起来更加广阔,显然运用了空间拓展的阵法。穹顶高远,镶嵌着模拟周天星辰的发光宝石,洒下清辉。无数散发着各色微光的玉简,如同拥有生命般的萤火虫,悬浮在半空中,或静静地躺在由散发着莫名气韵的木材打造的书架格子里,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区域划分清晰明了:功法区、秘术区、杂闻轶事区、甚至还有一片专门存放各种残缺功法或不明用途玉简的区域。
陈三七目标明确,径直走向修炼功法区。他深知,自己凭借《勿我心经》与科学知识结合,虽侥幸凝聚恒星金丹,但根基之中必然存在许多未曾察觉的隐患与薄弱之处。昨日他便已向引路人执夫师兄请教过此事。
执夫师兄为人颇为实在,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陈师弟,你以散修之身,能臻至金丹二境,天赋机缘缺一不可。然,散修之路,缺乏系统传承与师长指点,于许多修行关窍、基础打磨之上,难免有所疏漏。长此以往,前期或可勇猛精进,待到高阶,瓶颈将愈发艰难,甚至有心魔滋生、根基不稳之厄。”
他当时便建议:“我玄清宗立宗亿万载,最重根基。《太虚洞玄经》乃是宗门内流传最广、最为中正平和的基础功法。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引气入体到化神境,每一步都有详尽阐述,尤其注重对灵力掌控、经脉拓宽、神识淬炼等基础环节的打磨。修炼此经,或许前期进度不如某些专精一道的功法迅猛,但其打下的根基最为牢固,几乎可与任何后续功法无缝衔接,走火入魔的风险也降至最低。乃是夯实基础、弥补过往缺失的最佳选择。”
陈三七深以为然。他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帮他“查漏补缺”、奠定无上道基的功法。
在浩瀚如烟的功法玉简中,他很快便找到了《太虚洞玄经》所在。那是一枚通体呈玄青色、表面有云气自然流转的玉简,静静地悬浮在一个相对显眼的位置,周围并无太多光华,却自有一股沉凝厚重的道韵。
他将玉简轻轻取下,贴于自己额头,凝神静气,引动自身神识,缓缓探入其中。
刹那间,浩瀚如海的经文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涌入他的识海。并非粗暴的灌输,而是以一种易于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将《太虚洞玄经》从炼气期直至化神境的完整修炼法门、行功路线、注意事项、乃至前贤的诸多注释与心得,一一呈现。其内容之精微、体系之完备、阐述之清晰,远非《勿我心经》那源自虚空、充满不确定性的传承可比。
陈三七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系统性的知识,许多过去修炼中遇到的晦涩之处、凭借直觉跨越的关隘,此刻都豁然开朗,有种拨云见日之感。
约莫 一刻钟后,他才缓缓将玉简从额头移开,小心地将其放回原处。整部《太虚洞玄经》的传承,已然完整地烙印在他的神识深处,只待日后细细研读修炼。
接下来,便是选择一门秘法。
执夫师兄对此的建议是:“秘法之道,关乎个人缘法与战斗风格,他人眼中之蜜糖,或许是你之砒霜。此回选择,不妨随缘。传功殿自有灵性,有时,最适合你的,并非那些声名显赫之术,而是与你自身道韵隐隐相合之法。”
“随缘?”陈三七当时略有不解。
此刻,他站在划分给各类秘法的广阔区域前,看着空中、架上那数以万计、闪烁着不同光泽、散发着各异波动的玉简,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
如此多的选择,如何随缘?难道真要闭着眼睛随便抓一个?
他收敛心神,不再刻意去分辨那些玉简的名称和简介,只是缓缓地,如同散步般,踏入了秘法区的核心地带。
就在他脚步落定的瞬间,异变陡生!
他并未主动散开神识,但那些悬浮在空中的秘法玉简,仿佛感应到了他的到来,其中蕴含的微弱灵性与道韵,竟自然而然地被他的气息所引动!
起初,是成百上千点微小的、代表着不同秘法传承的光点,如同被惊动的星河,在他周身盘旋、飞舞、明灭不定。这些光点色彩斑斓,气息或凌厉,或厚重,或诡秘,或祥和。
陈三七心如止水,不起波澜,只是默默地感受着。
渐渐地,一些光点仿佛失去了兴趣,或者与他周身自然流转的恒星金丹气息格格不入,悄然隐没,回归到原本的位置。
盘旋的光点越来越少。
几十个……十几个……
最终,只剩下三个光点,依旧如同忠诚的卫星,执着地环绕在他身周三尺之内,不肯离去。
一个光点呈淡金色,气息中正平和,带着一股不动如山的守护之意。
一个光点呈幽蓝色,气息冰寒刺骨,隐隐有冻结虚空之感。
最后一个光点,则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近乎透明的银色,它并非静止,而是在不断地微微闪烁、跳跃,仿佛极不安分,散发出一种灵动、飘逸、难以捉摸的空间波动。
陈三七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最活跃、最耀眼的银色光点所吸引。它散发出的那种自由、超越束缚的意蕴,隐隐与他内心深处渴望更快、更自由地穿梭星海、早日归家的念头产生了共鸣。
“便是你了。”
心念一动,他不再犹豫,伸出手,朝着那点跳跃的银光轻轻一握。
触手冰凉而虚幻,那银色光点瞬间融入他的掌心。
周围所有的异象顷刻间消失,他的神念回归本体,定睛一看,手中已然握住了一枚质感温润、通体银白、表面有细碎空间波纹若隐若现的玉简。
“既已选择,便无后悔之理。”
他直接将玉简贴上额头。
下一刻,一道玄奥的传承信息涌入识海——《虚空渡》。
这是一门身法秘术,或者说,是一门遁术。其核心奥义,并非依靠极致的速度,而是初步领悟并驾驭空间法则,将自身短暂地“融入”虚空,实现短距离的、无视大部分物理障碍的空间穿梭!
无需依赖传送阵,无需寻找不稳定的虫洞,心念所至,身即可往!
“这……这简直是……”陈三七心中瞬间涌起巨大的惊喜!这不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吗?无论是未来对敌时的机动性,还是探索未知星域、乃至回家,这门秘术的价值都无可估量!果然是杀人放火……不,是探索保命的无上法门!
打不过,难道还跑不过吗?
然而,当他仔细研读这门《虚空渡》的具体修炼法门和初期效果描述时,满腔的兴奋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玉简中明确记载,此术入门极难,需要对空间法则有最基本的感悟。而即便初步练成,在金丹期,一次“虚空渡”所能穿梭的距离,也极其有限,大概在一到两个天文单位之间。
“一两个天文单位?”陈三七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距离,甚至还不如他如今金丹二层神识全力展开所能覆盖的范围广!消耗的真元却绝非小数。难怪这秘法看似玄妙,却只是放在第一层,看来在低阶时,确实有些鸡肋。
一股悻悻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宗门规矩,一旦选定,便无法更改。他只能无奈地将这枚记载着《虚空渡》的玉简收起,带着一丝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传功殿。
回到自己那位于云祯长老属地的简陋洞府,陈三七取出弟子令牌,与执夫师兄取得了联系,除了道谢之前的指点外,也询问了一些关于此地的细节。
从执夫师兄处,他得到了更确切的信息:他们此刻所在的这片恢宏世界,并非玄清宗真正的核心内门,仅仅是宗门散布在银河各处的八十一处外门山门之一。而且,此地距离那人马座A* 黑洞(宗门内称之为“暗星”)的实际距离,远比视觉上看起来要遥远得多,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引力平衡点,完全不用担心被黑洞吞噬。之所以将外门设在此处附近,更多是借助其周边扭曲的时空规则,营造出更佳的修炼环境,并起到一定的警示与砥砺道心的作用。
“宗门如今……亦有力所不逮之处。”执夫师兄的话语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末法时代,资源日益匮乏,维持内门核心区域已是不易,无法将所有外门弟子都引入内门修行。此地灵气,已是为外门弟子所能提供的极限。”
了解到这些,陈三七暂时放下心来。至少,在此地修炼是安全的。
他压下对《虚空渡》初期效果的不满,开始静心研读《太虚洞玄经》,并尝试理解《虚空渡》那玄奥的空间原理。当务之急,是尽快巩固根基,提升实力。
然而,妻子唐小平的生命倒计时,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时间的宝贵。
“必须想办法回去一趟!”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可是,刚刚入门,便提出要离开宗门,返回那远在万光年之外的“遗弃之地”,云祯长老……会同意吗?
想起云禛长老那深邃平和却又隐含威严的目光,陈三七心中不禁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