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的温情与老宅的沧桑被远远抛在身后,当陈三七再次踏入基地范围时,空气中的氛围已然截然不同。
一种肃杀而凝重的气息取代了往日科研基地的相对宽松。高耸的围墙之上,新增了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网和红外感应装置,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全天候旋转监控的了望塔。荷枪实弹、身着最新式外骨骼作战服的士兵五人一队,牵着经过特殊训练的军犬,进行着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交叉巡逻,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任何风吹草动。
更远处,原本的荒地被推平,建立起临时军营。迷彩色的帐篷和装甲车连绵成片,猎猎作响的军旗昭示着此地不容侵犯的意志。根据王处长提供的简报,这里驻扎了整整一个齐装满员的机械化加强团,配备了包括重型坦克、自行火炮、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电子战分队在内的全方位攻防力量。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将“昆仑”基地打造成一个绝对的禁区,一只未经允许的苍蝇都休想飞进来。
这,就是那份证明“熵减场”存在的数据报告上交后,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改变。国家机器一旦真正重视并运转起来,其展现出的力量和决心是无比恐怖的。“昆仑”计划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任何潜在的威胁,都将面临毫不留情的、碾压式的火力打击。“夜枭”组织若再敢来犯,等待他们的将不再是内部安保人员的短兵相接,而是钢铁洪流和精准火力的毁灭性洗礼——真正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治愈方案。
陈三七乘坐的专车经过了三道极其严格的关卡审查,每一次都需要验证身份、瞳孔、指纹以及一道动态加密指令,才被允许通行。进入基地内部,气氛同样紧张有序。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佩戴新型身份识别牌,内置定位和生命体征监测功能,通行权限被划分得极其细致。陌生的面孔几乎绝迹,即便是原本的研究人员,也时常会面临随机但频繁的安保抽查。
内部审查力度空前。一支由国安精锐和纪律部队成员组成的联合审查组常驻基地,对每一位成员,包括新抽调来的专家,进行了不止一轮的深度背景调查和心理评估。任何一点疑点都会被无限放大,宁错勿漏。虽然带来了一些不便和紧张情绪,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用暂时的麻烦换取绝对的必要安全。血的教训,一次就已足够。
这种外松内紧、如同铁桶般的防护,虽然让基地少了几分学术机构的自由气息,却极大地减轻了陈三七的后顾之忧。他无需再时刻分心担忧内部破坏和外部袭击,可以将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研究本身之中。
紧迫的压力并未消失,反而更加具体——赵宇等待重续道路,家人需要更长的寿命与健康,而先祖的期盼与自身的道途,更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直接进入了已然焕然一新的核心实验室。新的实验室采用了最新的复合装甲材料,内部整合了独立的能源、空气和水源循环系统,甚至能短暂抵御重型钻地弹的直接攻击。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仪器琳琅满目,许多甚至是刚刚从其他国家级重点项目紧急调拨而来的。
陈三七没有时间感慨条件的提升。他立刻召集了通过最新审查的核心研究团队,召开了重启实验后的第一次会议。
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前,陈三七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既紧张又兴奋的面孔。这些人,如今是经过层层筛选,可以初步信任的伙伴。
“诸位,”他的声音平静却自带一种令人信服的权威,“过去的挫折和牺牲,让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也让我们更加清醒。我们证明了目标的存在,但仅仅是存在,还远远不够。”
他操作控制器,全息屏上开始快速闪动之前无数次失败实验的数据、七星连珠的能量图谱、以及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能量波动模型。
“我们过去的思路,主要集中在外部的‘激发’和‘汇聚’,试图强行改变灵气的惰性态。成效甚微,且代价高昂。”他话语一顿,眼神变得无比深邃,“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方向。”
他切换画面,屏幕上出现了八个复杂无比、蕴含至理的能量结构模型——这正是他根据识海中那八个古老符文的启示,结合超频大脑的推演,初步构建出的理论框架!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展现出的复杂度和迥异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已然让台下所有的科学家感到震撼与茫然。
“能量的高阶形态,并非只有‘活跃’与‘惰性’之分。其本质,或许更接近于一种……‘信息’与‘规则’的具象化。”陈三七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概念,“我们需要研究的,不再仅仅是能量的‘量’和‘强度’,更是其内在的‘序’和‘结构’!”
他指着那八个能量模型:“这代表八种不同的基础‘规则结构’。我们的新目标,是尝试理解、模拟,乃至最终……人工构建出其中最适合‘灵气’生成或转化的那种稳定结构!”
“换句话说,”陈三七的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道,“我们要尝试——人造灵根,或者说,构建一个微型的、稳定的‘规则场’,使其能自发地产生或转化出我们需要的那种活性能量!”
台下瞬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疯狂而大胆的构想惊呆了。这已经完全超越了当前主流物理学的范畴,踏入了一个近乎神学的领域!
但陈三七没有给他们质疑的时间。他迅速将团队分成数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规则结构”的理论计算、材料兼容性测试、能量频率模拟、以及微型化场域发生装置的初步设计。
工作强度极大,要求极高。陈三七身先士卒,几乎吃住在实验室。他的超频大脑如同永不疲倦的超级计算机,同时指导着数个方向的研究,处理着海量的数据,不断优化着方案。
失败,依旧是主旋律。
人工模拟规则结构极其困难,所需的能量级别和精度要求高得离谱,经常导致实验装置过载烧毁。材料的性能也远远达不到要求。
但这一次,没有人气馁。
因为他们拥有最好的资源支持,最安全的实验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指明了前所未有方向、并能带领他们不断向前探索的领袖。
陈三七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看着全息屏上一次次失败后又重新开始的计算和模拟,眼神平静无波。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漫长的路要走。
但他更知道,这是唯一正确的路。
重启的实验,不再是为了简单的证明,而是为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