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一路跟拍,李海缓缓步入室内。
脱下赛车服,露出被汗水浸透的衬衫,健硕的身材若隐若现,引得女观众及小部分男观众狂欢。
他很快又换上西装,大步走进展厅。面对众人,他脸上露出不可一世的高傲表情。
此刻,现场还是鸦雀无声——毕竟刚才的直播,过于震撼人心了!
车手“未知”,原来就是长虹集团的老板李海!
他拥有高超的车技,顶级的颜值,数以千亿计的财富。
但为了展示车辆安全性,还敢直播高速撞车!
所有人都觉得,刚才看的不是宣传片,而是一出紧张刺激的动作电影!
大米集团的雷总,以懂营销闻名全国。
但他亲眼目睹了李海的操作,心中涌起万分敬意。
他首先站起,为李海献出自己的掌声。
从今天起,他“懂营销”的人设可能就要不保了!
紧接着,现场再次掌声雷动。
白茜茜眼含浓浓爱意,即便开口说话,眼神也没离开过他:
“让我们有请长虹集团董事长、长虹慈善基金会名誉主席、濠江东望洋赛道纪录保持者李海先生上台!”
李海走上讲台。
“大家好,我是李海!”
只是简单的招手,便引得台下线上一阵欢呼。
观看这场直播的人,不乏是车手“未知”的粉丝,从李海身份揭晓那一刻起,他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明星。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长虹S1汽车发布会。”
又是一阵掌声夹着欢呼袭来。
“刚才的直播精不精彩?”
“精彩!”
“牛逼!”
“李海牛逼!”
李海对现场的氛围十分满意,他虚压双手,大家很快安静下来。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向来不喜欢长篇大论,所以……现在就请出我们今晚的主角——长虹S1!”
话落,三辆配色各异的长虹S1升至舞台:
打破东望洋赛道的黑白试验车配色、李海刚才驾驶的银白配色、柔和可爱的暖粉配色。
快门声如排山倒海般袭来,人们将目光死死钉在屏幕上。
“漂亮!太特么漂亮了!”
这是车企老板们内心的共同想法。
审美这玩意儿,因人而异,但一定有最大公约数。
长虹S1就是那个公约数。
然而外观也只是它最不值一提的优点罢了。
正因为如此,外观部李海只用一句“所见即所得”一笔带过。
在舒适性、智能性方面,长虹S1同样达到业界领先行列,但至少还在人们的想象中。
“接下来,是有关车辆安全性方面的讲解。”
李海手持麦克风,两步迈下舞台。
“长虹S1全车采用特种级合金打造,车窗也采用高强度……”
他越说,车企老板们的脸色越是凝重。
不仅是感到威胁,而是十分疑惑。
因为李海的用词十分笼统,也并未对“友商”进行拉踩。
这不符合业内的规矩啊!
“本车还创新采用电子脉冲能量场保护装置,在严重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他刚刚说啥?电磁脉冲能量场?是我想的那玩意儿吗?” 李小朋问。
雷总黑着脸摇摇头,内心既期待又着急。
“多说无益,请看演示!”
李海抬手,众人看见舞台上悬挂着的铁块。
“这块铁坨坨重达一吨,从五米处落下,能造成1.5万牛的冲击力。”
“约等于家用轿车全速撞墙的冲击力。”
“接下来,我们会让它自车辆正上方落下,请大家注意观察车内硅胶假人的状态。”
话落,镜头切换至车内假人的特写。
“前排的嘉宾注意安全哟~”
李海说罢,闪身躲进简易掩体中。
“他刚刚说啥?” 李小朋再次发问。
他只知道长虹S1的续航有上万公里,其他一概不知。
“蠢货,快躲开!” 雷总的反应则快的多,起身就躲到了后排。
“砰!”
铁块落下,车辆A柱瞬间被砸断塌陷。
这种情况下,车内人员几乎不可能存活!
但有胆大的人察觉到,铁块落下的瞬间,车内闪过一道蓝光,将铁块的重量全部卸开了!
“假人竟然没事?快来人告诉我,这特么不是真的!”
事已至此,车企老板们真的慌了。
这与材料强度无关,而是长虹的技术领先了他们一整个时代!
“这还是人类的科技吗……?” 雷总喃喃自语道。
李海从掩体中走出,再次道:“所见即所得,请问掌声在哪里?”
“啪啪啪啪啪啪!” 这回,掌声几乎将展厅的天花板给掀翻。
“请工作人员清理一下现场,发布会继续进行。”
李海来到另一侧的副舞台,开始讲解此次发布会的重中之重:
“在介绍长虹S1的续航之前,请容许我先为大家介绍——万钧高聚能电池技术!”
各车企老板,包括两大新能源巨头,皆将目光锁定在ppt上。
“能量密度超常规电池电池百倍?”
“十五分钟快充?”
“零下六十度极限耐寒?”
“军事级防护系统?”
“坏求了!” 两家新能源巨头的老板相视无言。
他们清楚,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李海可不会顾及他们的想法,只听他朗声道:
“经过总计190万公里路试得出结论,在常规公路上行驶,长虹S1单次满电续航为——公里!”
此话一出,全场再次寂静无声。
将近公里的续航,足够把所有同品类车型吊起来暴打。
准确的说,自内燃机汽车被发明的一个半世纪以来,没有哪款产品,能拥有如此逆天的续航。
李海能在直播时说出这话,意味着数据是真的。
即使有偏差,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整个数量级。
此时此刻,所有车企老板都陷入到绝望之中。
“老王,你们打算怎么办?” 宁城时代的老曾问。
bYd的王传富思索半晌,回答:
“我判断,这辆车的价格不会低于百万,甚至只是小规模发售的技术验证车型。”
“所以,我打算短期内主攻中低端车型,长期则寻求与长虹的合作,以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
不只是他,大米集团的雷总此时也抱着类似的想法。
不得不说,能坐上前排的企业家,头脑都十分精明。
只可惜,他们遇上开了挂的李海:
“我宣布长虹S1的售价为……14.99万华夏币!”
话落,现场又经历了好一阵寂静。
紧接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牛逼”声。
王传富闻言愣了许久,内心百感交集,最终只化作一句轻飘飘的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