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郑重:
“陈叔会跟您同步基地的整体情况,包括各团队的协作状态,但具体到个人,您不用提前打听,也不用听旁人的片面之词。
到了那儿,您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感受就好。
您阅历深,比我更懂怎么客观判断。
后续该怎么跟她相处,您按自己的观察来就好,不用受我的想法影响。”
龙佩玲何等精明,瞬间明白儿子的深意。
他不是不想拉近她们俩的关系,而是不愿用预设的 “偏见”或者“期待” 框定判断。
让她实地观察,既能避免 “听风就是雨” 的误判,又能根据书林的真实状态,调整后续的相处方式,这份沉稳和周全,倒真有几分当年周云白的影子。
“你长大了,倒比我想得还周全!”
龙佩玲笑着叹气,
“放心吧,妈拎得清。
不会带着‘看未来儿媳妇’的心思去看,也不会刻意试探。
就当是去跟年轻科研人员聊理想、聊技术。
顺便帮你刷刷分!”
周时济闻言,眼里终于露出一丝暖意:
“妈,书林她有自己的判断。
我要的不是‘抢’,是让她看清,谁才是能陪她走得更远的人。
您客观观察就好,剩下的,我自有分寸。”
他从未担心过 “输”,从书林说出 “要让华国战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的那天起。
他就知道,他们的灵魂早已在 “为国为民” 的理想里埋下了共鸣的种子。
明良能陪她走一段 “技术路”,却未必能陪她走完 “理想路”。
而此时的基地里,陈裕进看着周时济的回复,终于松了口气。
他拿起笔,在汇报提纲上 “卫书林” 那一页,只标注了 “定制化战机、新一代智能战机设计者”。
没有多余的个人关联描述。
他心里清楚,周时济这盘棋,看似走得 “慢”,实则每一步都留了余地。
既不干涉书林的选择,又能通过最自然的方式靠近,这份成竹在胸,绝非一般人能及。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将周时济的办公室染成暖金色。
他看着桌案上的文件资料,他要的不是 “赢过谁”。
而是让书林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与观察中,慢慢看清自己的心意。
看清谁才是那个能与她在理想路上,并肩走到最后的人。
中秋慰问团比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抵达西部基地。
起因是沿途突发小规模山体滑坡,车队不得不绕行乡间小路,等终于驶入基地外围的草原时,已是下午三点。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辽阔的草原上,远处的牛羊像散落的珍珠,正慢悠悠地往围栏方向移动。
“这地方倒比想象中开阔。”
周云白副总理放下车窗,看着窗外的景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龙佩玲坐在旁边,正整理着微乱的发丝,目光却突然被前方的景象吸引。
一阵 “哒哒” 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
只见一个穿着蓝色作训服的姑娘骑在棕红色的马背上。
那马儿像是通人性,随着姑娘手中马鞭的轻挥,时而加速小跑,时而放缓脚步,将散落的牛羊稳稳圈在身前。
牛羊群被赶得动了起来,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牦牛连成一片,像流动的色块在草原上移动,蹄声、咩叫声与马鞭 “呼呼” 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草原上格外清亮。
姑娘身姿挺拔如松,马尾随着马匹的颠簸轻轻晃动,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左手轻拉缰绳,右手扬鞭的动作干脆利落,连马儿甩动尾巴驱赶蚊虫的模样,都透着一股自在的劲儿。
有几只调皮的小羊想往远处跑,马儿立刻会意,小步快跑几步,将小羊重新圈回队伍,姑娘顺势俯身,拍了拍马脖子,嘴里还轻声说了句什么。
“好俊的骑术!连马都这么通人性!”
随行的一位官员忍不住赞叹,
“咱们天天待在办公室里,哪有机会这么亲近自然,更别说纵马赶牛羊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眼里满是羡慕。
他们身居要职,日常被文件和会议填满,早已习惯了紧绷的节奏。
眼前这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动态景致,以及马背上姑娘的鲜活,像一股清流,瞬间冲淡了旅途的疲惫。
龙佩玲的目光紧紧锁在那姑娘身上,越看越觉得眼熟。
直到姑娘勒住马,侧身弯腰捡起地上的一根牧草,阳光落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那双明亮的眼睛、秀挺的鼻梁,还有笑起来时嘴角的弧度,分明就是军报上的那个姑娘!
她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