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危机模拟暴露出的问题,如同一根细刺,提醒着堡垒的每一位成员,生存的考验无处不在,准备必须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在总结了应急响应中的不足并制定了改进措施后,陈默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医疗救护能力。在未来的冲突中,伤亡几乎无法避免,而堡垒不能永远只依赖苏婉一位医生。
这一次,牵头的不再是陈默,而是母亲李秀娟。
“默娃,我想组织一次系统的医疗知识学习。”李秀娟主动找到陈默,眼神坚定,“不光是我们自家人,前哨站和农场那边,也应该有更多人掌握基础的急救和护理。真到了紧要关头,多一个人懂,可能就能多救回一条命。”
陈默看着母亲,清晰地感受到了她身上那份愈发沉稳的力量。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好,妈,这件事由您全权负责。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调配。”
得到儿子的支持,李秀娟立刻行动起来。她首先与苏婉医生进行了深入沟通,结合末世最常见的伤情(外伤、感染、骨折、烧烫伤、以及可能的疫病)和堡垒现有的药品储备,共同制定了一份详实的《基础医疗救护培训大纲》。
培训地点设在堡垒宽敞的食堂兼会议室。参与人员除了陈家核心成员(陈默、陈建国、陈锋、陈浩、陈雪),还包括了前哨站和农场挑选出的十名头脑灵活、心理素质较好的骨干居民。老兵老周因其丰富的战场救护经验,也被邀请作为特约教官。
第一天,理论授课。
苏婉医生站在临时充当讲台的长桌前,面前摆放着各种药品、绷带和简易医疗器械。她没有使用深奥的医学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形和实物,讲解着人体主要结构、止血的基本原则、不同伤口的处理方法、骨折的固定与搬运要点、以及常见药品(抗生素、止痛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剂量和禁忌。
李秀娟坐在第一排,听得格外认真,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听从安排的家属,而是作为组织者和未来的实践者,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陈建国听得眉头紧锁,努力记忆着各种复杂的药品名称和剂量,这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并不轻松,但他没有一丝懈怠。陈锋则更关注战场急救部分,不时提出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在敌人火力压制下如何快速止血?”“如何判断伤员是否值得冒险救援?”引得老周也加入了讨论,分享了许多残酷但实用的战场经验。
陈浩对技术相关的内容更感兴趣,他盯着苏婉展示的简易吸引器、胸腔穿刺针等器械,眼神发亮,小声跟旁边的陈雪嘀咕:“这东西结构不复杂,也许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些改进……”陈雪则更侧重于信息的归纳,她利用带来的平板电脑,快速地将苏婉讲解的重点整理成清晰的电子文档,并标注出关键点和易错点。
第二天,实操练习。
理论之后是更为关键的动手环节。苏婉和李秀娟搬来了几个用于练习的医学人体模型,以及大量消耗性的绷带、夹板、敷料。
“现在,两人一组,练习头部创伤包扎!”
“模拟前臂开放性骨折,进行清创、止血、固定!”
“练习心肺复苏的正确手法和节奏!”
食堂里顿时忙碌起来。起初,场面有些混乱和笨拙。有人把绷带缠得乱七八糟,有人固定夹板时用力过猛,引得模型“惨叫”连连(模拟音效),有人在练习心肺复苏时姿势不对,差点把自己累趴下。
李秀娟穿梭在人群中,仔细观察,耐心纠正。她虽然自己也是初学者,但凭借着那份认真和细心,往往能发现一些苏婉可能忽略的细节问题。她会手把手地教一个年轻女孩如何打一个既牢固又不会过紧的结,会提醒一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清创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陈默也参与其中,他学习的速度极快,空间感知能力让他在包扎和固定时对力度和角度的把握远超常人,但他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因为他知道,在真正救治活人时,感知无法替代纯粹的技术和经验。
陈锋和老周则在一旁设立了“进阶区”,模拟更复杂的战场伤情处理,如气胸穿刺减压、肢体断端止血带的应用等,吸引了几个有胆量、想学更多的前哨站青年。
第三天,考核与总结。
苏婉和李秀娟设计了几种模拟伤情,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分组考核。考核过程严肃而紧张,仿佛真的置身于急救现场。
最终,大部分人都顺利通过了基础考核,掌握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这几项核心技能。虽然水平有高有低,但至少不再是面对伤情完全束手无策的状态。
培训结束后,李秀娟做了总结发言,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这次学习,不是为了让我们都变成医生,而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身边的人受伤倒下时,不再只会恐慌和无助,而是能伸出这双或许笨拙、但经过学习的手,去争取那一线生机。在堡垒,我们不抛弃任何一位同伴。”
她的话,赢得了所有参与者的共鸣。一种基于共同知识和责任的凝聚力,在无声中增强。
陈默看着母亲站在众人面前,从容而坚定地发言,看着她手中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看着她眼中那份属于守护者的光芒,他知道,母亲的转变已经彻底完成。她不仅是家庭的温暖港湾,更成为了堡垒生命线上一位可靠的守护者。
这次系统的医疗知识学习,如同为堡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提升了整体的生存韧性,也让“家”的概念,在共同学习和守护生命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当夜晚降临,陈雪将整理好的电子版医疗手册分发到每个人的终端时,堡垒的医疗救护能力,已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或许无法完全避免未来的伤亡,但至少,他们为此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