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星河纪元末日主题度假村”与“尖端数据防灾备份中心”的复合概念,如同一块被精心抛入湖面的巨石,在本市乃至更广范围的商业圈和舆论场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惊叹、质疑、嘲讽、好奇……各种声音纷至沓来,但无论如何,这个项目成功地将无数目光吸引到了“老鹰岭”这片以往无人问津的荒僻山区,也为陈家的下一步行动披上了一层看似合理的光环。

然而,光有名目和概念还远远不够。要让这个宏大的“剧本”可信,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为它找到一个足够权威、足够专业的“舞台设计师”——一个能够将陈家人的构想,转化为具体、可行、且经得起各方审视的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必须足够顶尖,以提升项目的格调与可信度;但又必须足够“可控”,至少不能窥破隐藏在华丽外壳下的核心秘密。

堡垒指挥中心内,筛选设计团队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陈雪面前的多块屏幕上,流动着全球范围内数十家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资料、代表作、核心设计师的背景乃至其过往项目的舆论分析报告。

“国际顶尖的那几家,比如Foster + partners, bIG, Som……声望足够,但费用高昂,而且其核心团队远在海外,沟通和掌控都存在不确定性,他们对这种位于中国内陆山区的‘主题项目’兴趣可能也有限。”陈雪冷静地分析着,排除了几个看似最耀眼的选择。

“国内的一些顶级院所,实力毋庸置疑,但背景往往比较复杂,与官方关联紧密,”陈建国补充道,眉头微蹙,“用他们,项目可信度固然高,但我们后续的任何‘微小调整’都可能被放大审视,风险太高。”

陈默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扫过屏幕上一个个设计事务所的logo和代表作。“我们需要的是……名气足够响亮,能镇住场面;专业性过硬,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设计;但同时,最好其核心决策者相对独立,商业合作模式灵活,并且……对‘独特’、‘前沿’甚至略带‘疯狂’的概念有较高接受度。”

陈雪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舞动,筛选条件被进一步细化。终于,一个名字从众多选项中脱颖而出。

“m.A.d. 建筑事务所,或者其关联的、专注于亚太地区业务的子品牌‘前沿营造’,”陈雪调出该事务所的详细资料,“创始人马斯特森以大胆、前卫、融合自然与科技的设计理念闻名,曾设计过多个地标性的极限环境建筑和沉浸式体验空间。他们近年来积极拓展亚洲市场,尤其对中国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表现出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实现客户最疯狂的梦想’为口号,商业合作模式灵活,且核心团队相对精简,主要由马斯特森和他的几位得意门生主导。”

屏幕上展示着m.A.d.事务所的代表作:沙漠中的镜面观星屋、悬崖边的悬浮酒店、极地冰原下的生态观测站……每一个都充满了未来感和对极端环境的挑战精神。

“就是他们了。”陈默眼中闪过一丝确定。这家事务所的设计风格与“末日主题度假村”的概念高度契合,其商业灵活性和对独特项目的追求,也便于他们施加影响。

接下来,是如何解除并“说服”对方。陈建国亲自出马,以“星河纪元集团”董事长的身份,通过正式的商业渠道,向m.A.d.事务所发出了合作邀约,并附上了那份精心炮制的、充满诱惑力的项目概念书——着重描绘了在老鹰岭独特自然环境中,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了极致冒险、科技体验与奢华服务的“末日方舟”度假胜地的宏伟愿景。

果然,这个独特而大胆的概念立刻引起了马斯特森本人的兴趣。视频会议上,这位留着个性胡须、眼神中充满创作激情的设计大师,对陈建国描述的“在文明边缘体验重生”的理念表现出极大的共鸣。

“陈先生,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酷的想法!”马斯特森操着带有口音的中文,兴奋地比划着,“将末世的危机感与顶级的舒适享受结合,在绝境中寻找美与哲学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建筑,这是一件艺术品,一个关于人类处境的宏大叙事!”

陈建国心中暗喜,但面上保持着商人的沉稳与谦和:“马斯特森先生过誉了。我们只是希望打造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项目。当然,我们也非常看重贵所在前沿设计和复杂环境构建方面的卓越能力。”

合作意向初步达成。m.A.d.事务所派出了一个由马斯特森亲传弟子、华裔新锐建筑师林薇带领的先遣团队,前来进行实地考察和前期概念设计沟通。

接待林薇团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演出。陈家人分工明确:陈建国作为东道主,展现雄厚资本与诚意;陈默作为项目“概念顾问”,以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独特洞察力”,与林薇探讨设计哲学,巧妙地将一些对隐蔽性、独立性和防御性的核心需求,包装成对“沉浸式体验真实性”、“应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的冗余设计”以及“保障顶级客户绝对隐私与安全”的极致追求。

“林总监,您看,”陈默指着老鹰岭的航拍图,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建几栋房子。而是要让游客从踏入这片土地开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类文明崩坏后又重新建立的‘乌托邦’。因此,所有建筑的形态,应该与山体融合,甚至部分‘埋入’地下,体现一种从废墟中重生的坚韧。地面的设施,既要具备某种粗粝的、未经雕琢的质感,其背后又必须拥有最顶尖的科技支撑,形成强烈的反差。”

林薇听得眼中异彩连连,她完全被这个“宏大叙事”吸引了:“我明白!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一种‘废墟美学’下的极致内在!我们需要考虑独立的能源循环、水处理,甚至小范围的生态农业,来强化这种自给自足、文明火种的设定,对吗?”

“完全正确!”陈默赞许地点头,心中暗忖,对方已经主动将他们的一部分真实需求,纳入了“艺术创作”的范畴。

陈浩则作为“技术接口人”,陪同考察地形,他利用自己对结构和设备的了解,在讨论具体技术方案时,巧妙地将一些未来地下基地需要的通风口位置、管线预埋需求、结构加固点,融入到对“景观通风塔”、“主题管线外露设计”、“应对山地落石的结构性强化”等合理解释中。

林薇团队带着满满的灵感和“客户的高度配合与专业”的印象离开了。数周后,m.A.d.事务所提交了第一期概念设计方案。

方案令人惊艳:地面建筑完美融入了山体,形态如同从岩石中生长出来的未来遗迹,既充满了末日废土的美学冲击,又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材质运用,保证了极佳的隐蔽性。设计方案中,大量使用了耐候钢、清水混凝土、以及本地石材,营造出粗犷而高级的质感。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提出的独立能源中心、水循环系统、以及强化建筑结构以应对“可能的地质灾害”的建议,都与陈家的核心需求不谋而合。

“很好,”陈默审阅着效果图和技术说明,满意地点点头,“就按这个方向深化。地面部分,完全交给他们自由发挥。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件足够华丽、足够专业,能够吸引所有目光的‘外衣’。”

设计团队的成功引入和概念方案的确定,标志着“方舟”计划的伪装工程,迈出了最坚实、最关键的一步。一件由国际顶尖大师操刀设计的、合乎逻辑且极具吸引力的“外衣”正在被精心裁剪。而在这件华丽外衣的掩盖下,真正的核心工程——那张绝不外泄的、由陈家人自行绘制的“核心蓝图”,其绘制工作,也即将秘密启动。光明与黑暗,喧嚣与隐秘,在这片群山之中,即将上演一场完美的双簧。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
暴风中文搜藏榜: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