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日头还没把办公室窗台上的绿萝晒透,长青资本派驻的财务总监杨婕已经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我工位旁边。香水味混着新打印的报表油墨味,熏得我脑仁直蹦。
陆总,上季度财报显示,客户服务成本超标百分之三十。杨婕的指甲敲在屏幕的赤字上,哒哒响,我建议削减驻场技术支持人数,全部改为远程响应。
老张正好端着搪瓷缸过来接水,手一抖,热水溅在裤腿上:杨总,医院系统半夜出故障怎么办?上次市一院医保接口崩了,要不是小王在现场顶着,整个急诊科都得停摆!
杨婕推了推金丝眼镜:张工,远程协助工具可以解决八成问题。剩下两成紧急情况,设立专项外包服务商池,比养全职团队成本低百分之四十。
茶水间顿时安静得只剩饮水机咕嘟声。小刘攥着啃了一半的包子,偷偷戳我后背,嘴型比划:要出事。
我盯着报表上那条刺眼的红线,想起前世类似场景——资本介入后压缩成本,结果服务质量滑坡,客户流失,团队散架。重生这道护身符,到底扛不扛得住资本算盘的精刮?
杨总,我拧开枸杞瓶盖,服务成本高,是因为咱们接的都是三甲医院。这些客户值夜班遇到系统卡壳,打电话找不到人,明年还能续约?我点开手机相册,翻出上周深夜技术员蹲机房吃泡面的照片,您说的外包服务商,能随时为咱们的定制系统熬夜?
杨婕表情松动些许:但投资人需要看到利润率改善......
下季度我带队攻关服务器能耗优化。老张突然插话,新采购的刀片服务器比老设备省电百分之五十,这块能省出二十万。
杨婕低头记笔记时,我给小刘使眼色。她心领神会,抱着平板凑过去:杨总你看,康健医院今年主动续约三年,就因为咱们驻场技术响应快。要是换成外包,这单可能就黄了。
这场拉锯战持续到午休。杨婕最终松口暂不裁员,但要求月度汇报成本控制进展。她踩着高跟鞋离开时,老张瘫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娘的,跟这些玩数字的说话,比通宵改bug还累。
危机刚缓,行政部新来的95后姑娘小林又哭哭啼啼冲进来。她负责的员工活力计划被全员投票否决——什么冥想室、亲子日,技术部直骂花架子,老员工嫌占用加班费。
陆总,传统行业都这么搞员工关怀......小林眼圈通红地翻ppt。
我递纸巾打断她:你知道老张为什么乐意熬夜修系统?指指技术部墙上那张用A4纸打印的集体照,上次市一院项目攻坚,他闺女发高烧,是测试组小王帮忙送去医院陪护整夜。这比什么亲子日实在。
小林似懂非懂地点头。我让小刘带她重新策划:把团建预算换成急诊陪护互助基金,技术大牛授课直接发课时费。
转眼月末考核,杨婕拿着新报表找我时,脸上居然带点笑:服务成本降了百分之十五——你们那个服务器优化方案确实有效。她顿了顿,员工满意度调查......居然升了。
我探头看数据,行政部最新方案支持率飙到百分之九十。小林正兴高采烈给技术部分发大神授课日程表,老张边啃苹果边划拉手机:这课我得听,听说老王要讲微服务架构排坑指南。
窗外春光正好,我想起前世此时团队分崩离析的惨淡。资本寒意终会阵阵袭来,但只要守住团队相携取暖的那点真心,咸鱼摊子也能熬成老火煲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