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警署的食堂总飘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咖喱味,混杂着廉价红茶的涩气。这天中午,不锈钢餐盘碰撞的脆响里,却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安静。
王平安刚端着餐盘坐下,还没动筷子,一个眼睛大大却看起来很不正经的警察就端着一碗通粉凑了过来。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热气混着水汽扑在王平安耳边:“王 sir,我叫陈百叻,我收到风说黄志成黄督察今早又带了人去红玫瑰超市尖沙咀店,说是查安全隐患,把货架都挪开了,顾客吓得跑了一半。”
王平安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咖喱汁顺着筷子尖滴在米饭上,晕开一小片暗黄。他上周才因为黄志成三番五次 “突击检查” 超市,把人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当时黄志成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手指反复摩挲着警服袖口的纽扣,一副知错悔改的样子,怎么转头就变本加厉?
“知道了。” 王平安声音平静,却能听出一丝冷意,筷子挑起一块牛腩塞进嘴里,嚼得很用力,“下午两点开例会,让他准时过来。”
陈百叻点点头,扒了一口通粉,没再说话。食堂里的警员们都低着头吃饭,偶尔有目光扫过来,又飞快地移开 —— 谁都能看出黄志成最近不对劲,也知道王 sir 心里窝着火,没人愿意凑这个热闹。
下午两点,会议室的风扇吱呀转着,把空气里的烟味吹得四处扩散。黄志成站在桌子对面,警帽捏在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今天穿了件新熨烫的警服,肩章挺括。
“王 sir,我是按规定检查,超市的消防通道堆了纸箱,确实不合规。” 他抬着头,刻意拔高了声音,像是在给自己壮胆,“而且我收到举报,说他们仓库里藏了违禁品,必须彻查。”
“规定?” 王平安把一份打印好的监控录像截图扔在桌上,纸张滑过桌面发出刺啦的声响。截图里清晰地拍着黄志成的人把超市墙角的灭火器都拆下来检查,连标签上保质期还有半年的情况都要登记在本子上,甚至把收银台下面的应急灯都卸了下来,导致结账区一片漆黑。
“按《消防检查条例》,提前三天通知商户;按《商业场所管理规定》,检查期间不得影响正常经营。” 王平安站起身,桌子被他的膝盖撞得发出一声闷响,“黄督察,你告诉我,你这是哪门子规定?是你自己定的,还是有人教你这么定的?”
黄志成被问得噎了一下,脸涨得通红。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纸条 —— 那是昨天威尔逊警司塞给他的,上面写着 “重点查仓库、消防通道,找违禁品线索”。他咬了咬牙,突然梗着脖子喊:“我怀疑超市和黑道有勾结!王 sir,你是超市老板的丈夫,会不会…… 会不会故意包庇?”
“会不会什么?” 王平安的声音瞬间冷了下来,眼神像淬了冰,“黄志成,你把话说清楚!我王平安从进警队那天起,就没做过一件亏心事!你要是有证据,现在就拿出来;要是拿不出来,就别在这里造谣!”
满室寂静,连风扇转动的吱呀声都显得格外刺耳。黄志成的手指紧紧攥着口袋里的纸条,纸条被揉得皱巴巴的。他看着王平安冰冷的眼神,心里发怵,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最终只是狠狠一跺脚,转身摔门而去。
门被撞得发出 “砰” 的一声巨响,震得墙上的油麻地地图都晃了晃。王平安看着紧闭的门,眉头拧成了一个结 —— 他早觉得黄志成不对劲,自从老鼠伟的案子结束后,这人看他的眼神就带着怀疑,开会时总故意唱反调,现在更是把矛头指向了玫瑰的超市。背后要是没人撑腰,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王平安刚到警署门口,就被一群记者围了上来。有人举着报纸递到他面前,头版标题格外刺眼:《霸王署长滥用职权护妻?黄督察遭打压揭露警队黑幕》。
报纸上配着黄志成的照片,他穿着警服,表情严肃,像是在承受巨大的压力。文章里把黄志成塑造成了 “不畏强权的正义警察”,说他查红玫瑰超市是为了揪出 “隐藏的黑道交易”,却被王平安以 “干扰经营” 为由停职,字里行间都暗示王平安 “官商勾结”,还把老鼠伟的案子拿出来做文章,说 “王平安借办案立威,实则排除异己”。
“王 sir,请问报纸上的内容是真的吗?您真的包庇超市的黑道交易吗?”“黄督察说您停他的职是报复,对此您有什么解释?”“红玫瑰超市是否存在违规经营?您打算怎么回应这些指控?”
记者们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闪光灯不停闪烁,晃得人睁不开眼。王平安皱着眉,刚想开口,口袋里的手机(不要管为何70年代有手机,就这么来吧,可以理解成大哥大)就响了,是玫瑰打来的。
“平安,你快来看看!” 玫瑰的声音传来,背景里能听到记者的追问和人群的嘈杂,“超市门口围了好多记者,还有人举着牌子骂我们是黑店,顾客都不敢进来了…… 有个老顾客想进来买东西,还被他们推搡了一下,现在躺在地上说不舒服……”
“别慌,我马上过去。” 王平安挂了电话,推开围着的记者,快步走向自己的车。引擎发动的瞬间,他从后视镜里看到黄志成站在警署门口,远远地看着他,眼神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尖沙咀的红玫瑰超市门口已经乱成了一团。记者们举着相机对着超市大门拍照,几个情绪激动的市民举着 “打倒黑店” 的牌子,在门口大喊大叫。一个老太太躺在地上,捂着胸口,旁边围着几个店员,急得团团转。玫瑰站在超市门口,穿着米色的连衣裙,头发有些乱,脸上满是委屈和慌乱,却还在试图跟记者解释:“我们超市都是正规进货,没有什么黑道交易,你们别听别人乱说……”
“让一让,让一让!” 王平安挤开人群,快步走到玫瑰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别担心,有我在。” 他转身看向躺在地上的老太太,蹲下身,摸了摸她的脉搏,又查看了一下瞳孔:“老人家,您别着急,我已经叫了救护车,马上就到。”
老太太点了点头,声音微弱:“我就是想进来买袋米,他们不让我进,还推我……”
王平安站起身,眼神冷冽地扫过围观的人群:“各位,我是油麻地警署副署长王平安。首先,这位老人家只是轻微擦伤,救护车马上就到,请大家不要造谣传谣。其次,关于报纸上的指控,我在这里郑重声明:红玫瑰超市的所有进货渠道都有正规记录,消防检查上个月刚通过,黄志成督察所谓的‘违规’,纯属无稽之谈。”
他从车里拿出文件夹,里面装着超市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货单据和消防合格证书,一一展示给记者看:“这些证件都可以在相关部门查到,我欢迎大家监督。如果有人能拿出超市违规的证据,我王平安自愿接受警队的任何处分;但如果是造谣诽谤,我也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超市的名誉。”
记者们看着手里的证件,又看了看地上的老太太,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有几个记者认出王平安就是之前击毙金店劫匪的 “英雄督察”,小声跟身边的人说:“王 sir 以前办过那么多实事,应该不会做这种事吧?”“黄督察之前也没拿出证据,会不会是误会?”
就在这时,黄志成也赶了过来。他挤开人群,走到王平安面前,脸色难看:“王 sir,你这是在妨碍我查案!我有理由怀疑这些证件是伪造的!”
“伪造?” 王平安冷笑一声,“这些证件上都有政府部门的公章,你可以现在就打电话去核实。黄督察,你要是真想查案,就拿出证据来;要是只想靠造谣博眼球,就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黄志成被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只能恨恨地瞪了王平安一眼,转身走了。围观的人群见没了热闹,也渐渐散去。救护车赶到,把老太太送去了医院,玫瑰这才松了一口气,靠在王平安怀里,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平安,刚才吓死我了,我还以为…… 还以为超市要完了。”
“别担心,没事了。” 王平安轻轻拍着她的背,心里却更加坚定了要解决这件事的决心 —— 黄志成这样没完没了地闹下去,不仅会影响超市的生意,还会扰乱警队的秩序,必须尽快了断。
回到警署,王平安第一时间把律师请到了办公室。律师还是娄晓娥上次找的陈律师,一直擅长处理名誉权纠纷。
“陈律师,我想起诉黄志成诽谤。” 王平安把报纸和监控录像光盘推到陈律师面前,“他没有任何证据,就公开造谣我包庇超市、官商勾结,影响了我的名誉和超市的经营,我要求他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
陈律师拿起报纸和光盘,仔细看了看,皱了皱眉:“王 sir,诽谤案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故意捏造事实’。黄志成现在一口咬定是‘合理怀疑’,而且他是警察,可能会有舆论偏向他。另外,你们是同事,闹到法院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我不在乎。” 王平安眼神坚定,“他要是光明正大查案,我没话说;但他用造谣的方式抹黑我,还影响到了我的家人和生意,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而且我要让警队里的兄弟们知道,造谣诽谤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让这种歪风邪气蔓延。”
陈律师点了点头:“好,我明白了。我会尽快收集证据,准备起诉状。另外,你最好能找到黄志成造谣的动机,比如他是不是受了别人的指使,这样对案子更有利。”
王平安心里一动 —— 他之前就怀疑黄志成背后有人,现在看来,必须把这个人找出来。他立刻让陈百叻去查黄志成最近的行踪,尤其是和哪些人见过面。
陈百叻的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给王平安回了电话:“王 sir,我查到了,黄志成前几天去了港岛总署,见了威尔逊警司,两人在餐厅聊了快两个小时。我还调了餐厅的监控,威尔逊好像给了黄志成什么东西,黄志成收起来后,脸色就变了。”
“威尔逊?” 王平安心里了然。那个鬼佬警司一直看他不顺眼,觉得他 “太本土化”,不愿意听他们这些外籍官员的指挥。现在看来,威尔逊是想借黄志成的手搞垮他,好扶持自己的人上位。
“继续查,看看威尔逊还有没有其他动作。” 王平安叮嘱道,“另外,把餐厅的监控录像拷贝一份给陈律师,可能会用到。”
一周后,香江高等法院正式受理了王平安诉黄志成诽谤案。开庭那天,法院门口挤满了记者和市民,大家都想看看这场 “警队内部纠纷” 的结果。
法庭上,黄志成的律师率先发言,试图把 “诽谤” 说成 “合理怀疑”:“法官大人,我的当事人作为反黑组督察,有责任对涉嫌黑道交易的场所进行调查。红玫瑰超市的老板玫瑰女士曾是越南帮的成员,这是公开的事实,我的当事人怀疑超市存在违规经营,是出于职责所在,并非造谣。”
“职责所在?” 王平安的律师立刻反驳,拿出一份证据清单,“首先,玫瑰女士早已脱离越南帮,超市的经营项目都是合法的,这一点有警队的备案可以证明。其次,黄志成督察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多次突击检查超市,干扰正常经营,还向媒体散布谣言,这已经超出了‘职责范围’,构成了诽谤。”
接着,王平安的律师呈上了关键证据 —— 线人阿彪的证词,证明老鼠伟殴打黄志成父母是老鼠伟自己的主意,与王平安无关;老鼠伟手下的供词,说从未见过王平安与老鼠伟有过接触;还有餐厅的监控录像,清晰地拍着威尔逊把一张纸条递给黄志成,两人交谈时威尔逊的表情很严肃,像是在交代任务。
“法官大人,” 王平安的律师指着监控录像,“我的当事人有理由相信,黄志成督察的指控是受威尔逊警司指使,目的是打压异己,破坏警队内部的团结。这不仅是对我当事人的诽谤,更是对警队纪律的践踏!”
威尔逊坐在旁听席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王平安会查到餐厅的监控,更没想到黄志成会把那张纸条藏起来 —— 那张纸条上写着 “重点查红玫瑰超市,找机会对付王平安”,要是被公开,他的职位就保不住了。
黄志成看着监控录像,又看了看威尔逊慌乱的眼神,心里突然明白了 —— 自己从一开始就是威尔逊的棋子,威尔逊根本不在乎他的死活,只是想利用他搞垮王平安。他的脸色越来越白,身体开始发抖,最后瘫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终,法官宣判:“黄志成诽谤罪名成立,需在《明报》等三家主流媒体上公开向王平安督察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 10 万港币。”
走出法庭,黄志成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记者们围上来追问,他只是沉默地推开人群,快步走了。威尔逊也没敢停留,趁着记者不注意,悄悄从侧门溜走了。
王平安站在法院门口,阳光洒在他身上,心里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王平安召开了全警署大会,还邀请了其他警署的警员代表。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大家都以为他要谈黄志成的案子,没想到他却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各位兄弟,” 王平安站在台上,声音洪亮,“我决定拿出 1 亿港币,成立‘警队生活保障基金’。”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
“我知道,大家平时工作辛苦,工资却不高。” 王平安继续说,“家里有人生病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买房更是难上加难。这个基金,就是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些困难。不管是哪个警署的兄弟,只要家里有困难,都可以申请贷款,最高 500 万,还款期限最长 10 年,利息只有 1%,而且所有利息都会再投入基金,继续帮助更多人。”
他顿了顿,看着台下惊讶的表情,补充道:“基金的管理权交给警队工会,我不插手任何运作,大家可以放心申请。工会会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确保每一笔贷款都用在刀刃上。”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个老警员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都在颤抖:“王 sir,您说的是真的?我儿子下个月要结婚,还差 20 万首付,要是能申请到贷款,就不用再跟亲戚朋友借钱了!”
“是真的,” 王平安笑着点头,“基金明天就开始运作,大家可以去工会领申请表。审核通过后,一周内就能放款。”
散会后,警员们围着王平安,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感谢的话。“王 sir,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以前总觉得当官的只顾自己捞好处,没想到您这么为我们着想!”“以后您说什么,我们都听您的!”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香江警队,连偏远的离岛警署都打电话来咨询。基金成立的第一天,工会就收到了上百份申请。有申请贷款给家人治病的,有申请贷款买房的,还有申请贷款给孩子交学费的。工会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王平安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警员们的真心拥护,也让市民们对他更加认可。报纸上刊登了基金成立的消息,配着警员家属送锦旗的照片,标题写着《霸王署长暖警心,1 亿基金解民忧》。市民们纷纷称赞:“王 sir 不仅会办案,还这么关心下属,真是难得的好警察!”
而黄志成在湾仔警署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他虽然赢了官司,却输了人心。刚到任时,威尔逊还给他派了几个得力手下,可没过多久,手下们就开始敷衍他 —— 没人愿意跟一个 “造谣诽谤还升官” 的人共事。
面对这种情况,黄志成重新想起了自己的卧底计划,他决定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将卧底事业发扬光大,想办法立下功劳,然后升上高位,最后跟王平安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