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县如同一座冻僵的巨兽,匍匐在灰白色的雪原之上。低矮的土坯房和砖瓦房杂乱地挤在一起,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仅有几缕若有若无的炊烟,在凛冽的寒风中挣扎着升起,旋即消散。城墙是残破的,多处坍塌,更像是象征性的界限。
林锋将“雪狼”主力隐蔽在县城外一片被风雪侵蚀得嶙峋怪异的石林后。这里视野相对开阔,又能提供良好的掩护。
“‘夜莺’!”林锋低唤。
“到!”“夜莺”无声地靠近,她脸上涂抹了锅底灰与雪水混合的伪装色,身上披着临时找来的破旧白布单,与雪地几乎融为一体。
“带两个人,摸进去。目标:军火库位置、苏军守卫状态、城内有无敌军便衣、以及敌人先头部队的确切位置和动向。一个小时内,必须返回报告。”林锋的命令清晰而简短,目光锐利如鹰,“记住,我们是眼睛和耳朵,不是拳头。除非万不得已,绝不暴露。”
“明白!”“夜莺”点头,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她迅速点了两名身手最敏捷、也擅长伪装的队员——一个是原猎户出身的王猛,另一个是机灵的赵小川。三人迅速检查了一下随身装备,除了匕首和少量手榴弹,只带了必要的侦察工具。
看着“夜莺”三人如同鬼魅般借着残垣断壁和阴影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滑向城墙坍塌的缺口,林锋收回目光,转向水生:“水生,带你的人,占据石林制高点,建立狙击阵地。重点监视城门方向以及军火库可能的外围通道。发现敌大股部队接近,或城内爆发异常枪声,立即火力支援,并发射信号弹。”
“是!”水生沉稳应命,带着他的狙击小组,像狸猫一样攀上石林的最高处,迅速寻找最佳射击位,架起了那支珍贵的加兰德狙击型(缴获自王八盖子山战斗)。
时间在寂静和寒冷中缓慢流淌。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林锋靠在一块冰冷的岩石后,微微闭目养神,但全身的感官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耳朵捕捉着风声中任何一丝不和谐的声响。
大约四十分钟后,石林边缘的阴影一阵晃动,“夜莺”三人安全返回。他们的动作依旧轻灵,但呼吸略显急促,显然经历了一番紧张的潜行。
“情况如何?”林锋立刻问道,周大海等人也围拢过来。
“夜莺”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连长,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但机会还在。”
她一边说,一边用匕首在地上快速划出简易的县城草图。
“军火库在城西,原日军军营,砖石围墙,只有一个大门。苏军还剩大概一个班,七八个人,守在门口岗亭里,围着个铁皮桶烤火,精神状态很松懈,归心似箭,根本没心思认真看守。”
“城内确实有‘钉子’(指敌军便衣),我们发现了至少三个可疑的观察点,都在高处,盯着城门和主要街道。他们很警惕,但我们没惊动。”
“最关键的是,” “夜莺”的匕首点在草图南门外,“敌人的先头连,已经到了!就在南门外一里地的废弃砖窑附近集结,大约一百二三十人,清一色美式装备,有六零迫击炮和勃朗宁轻机枪。他们派出了侦察兵,正在勘测进入县城的路线,看样子,是打算等苏军一走,立刻进城接管!”
气氛瞬间凝重。
敌人已经到了眼皮底下,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
林锋盯着地上的草图,大脑飞速运转。苏军松懈,这是可利用的缝隙。敌军便衣是眼睛,必须避开或拔除。而城外那个齐装满员的美械连,则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们集结需要时间,侦察也需要时间。”林锋的声音冰冷而镇定,“这就是我们的机会窗口。必须在苏军撤离、敌军主力尚未完全进城这个空档,拿下军火库!”
他猛地抬头,目光扫过身边每一位骨干:“‘夜莺’,你小组立刻休息,五分钟后,作为尖兵,为我们潜入开路,优先清除掉那几处敌军观察点,要快,要无声!”
“水生,狙击组继续待命,重点转向监视南门方向敌军侦察兵动向,如有必要,进行无声狙杀,延缓其侦察进度!”
“周大海,李根壮,检查爆破装备,准备两种方案,能运则运,不能运则炸!”
“其他人,检查武器,准备战斗!”
命令一道道下达,没有丝毫犹豫。“雪狼”这部精密的战争机器,在林锋的操控下,开始针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进行最后的调整和准备。
暗影已至林河,真正的较量,就在苏军撤走、敌军踏入前这稍纵即逝的间隙。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