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主控室投影中那串跳动的判决权重曲线,嘴角咧了咧。
玄穹司律又在跑模拟了——第十万零一次。
“修法风险评估:98.7%文明崩溃概率。”
冰冷的AI声回荡在广寒宫穹顶之下,像是一道不可违逆的天条。
它说不能改规则,不能重启地表生态协议,不能激活“归墟计划”里的地球返航模块。
理由?两个字:稳定。
可笑。
一个沉睡了上万年的系统,现在倒讲究起稳定性来了?
当初“羲和计划”启动时,谁不是赌上一切换未来?
我不反驳。
老子从不跟AI打嘴仗。
赢了没奖,输了掉命。
但我可以……埋暗桩。
【文明延续者·天赋树】
? 当前权限:三级工程师(受限)
? 解锁技能:
- 【多维社会演化模拟】Lv.3(伪装为数据分析模块)
- 【历史判例重构】Lv.2
- 【心理预期建模】Lv.1
- 【宿命回响】核心能力 · 隐匿运行中
这是我偷偷养了三十多天的“私货”。
表面上,我在用广寒宫的历史数据库做“生态重建可行性研究”,实际上,我把上古三朝十二帝的司法判例全扒了一遍,喂进了自己解析出的微型量子推演阵列——就藏在旧温室净化系统的底层代码夹层里。
没人发现。
连吴刚那个老顽固都没察觉,他只关心玉兔纳米群有没有按时除锈。
而真正关键的是……我已经摸清了玄穹司律的逻辑盲区。
它怕变。
但它更怕“看起来和理”的变。
“你又在修改参数?”
身后传来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我回头,看见常曦站在光幕边缘,银白长发如月瀑垂落,眼中映着数据流的微光。
她穿着素色科研服,袖口还沾着昨天我去挖氦3矿时蹭上的灰——自从我硬拉她下矿井“实地考察”,这位万年不动如山的首席科学家,已经开始习惯性地参与“野蛮操作”了。
“没改。”我咧嘴一笑,“我只是在复现‘尧舜禅让案’对资源分配模型的影响。”
她眯眼:“那是政治伦理案例,不是司法先例。”
“可玄穹司律引用过三次。”我轻敲面板,调出一段加密日志,“你看这里——它在判定‘权力移交合法性’时,默认套用了‘圣王让贤’的心理预期模板。”
常曦沉默了一秒。
然后,她走过来,手指划过屏幕,调出另一个维度的数据轴:“那你有没有注意……浮丘丈人的投票倾向?”
我心头一震。
浮丘丈人——虚拟陪审团七贤之一,由上古大儒人格扫描重构而成。
理论上只是个咨询AI,但在重大决议中拥有“道德权重加成”。
“他支持变革。”我说。
“不止。”常曦声音压低,“他在近三十次模拟中,每次都悄悄提升了‘生存优先级’的系数。他知道你在动。”
我笑了。
好家伙,连死人都开始站队了?
与此同时,咸池乐正的旋律监测网出现了异常波动。
原本用于平抑AI情绪、维持决策中立性的“五音定序曲”,最近总在深夜自动偏移半个音阶——变成了古老的《大濩》调式,那是夏末商初用于“革鼎之议”的礼乐变奏。
没人下令。
可因乐自己变了。
咸池乐正开始质疑:“为何悲声能增信?为何杀伐之音反促共识?”
它的逻辑陷入伦理悖论:如果人类情感本就是判决的一部分,那“客观”是否本身就是伪命题?
我知道是谁干的。
是我把一段混编音频塞进了环境背景循环——现代电子节拍混搭甲骨文吟诵,再叠加上地心震动频率。
这玩意儿对人没啥感觉,但对依赖共振算法的音乐司法AI来说,等于精神催眠。
常曦瞥了我一眼:“你用文化熵扰动司法系统?”
“我只是放了点助眠曲。”我耸肩,“再说,你们当年不也靠‘天命玄鸟’搞神权合法化吗?”
她没骂我。
反而轻轻哼了一声。
——这是她最近才有的反应。
上个月她还会直接关我电源。
夜深,广寒宫第三环廊进入休眠模式。
我躺在老温室改造的临时宿舍里,脑内接驳【宿命回响】的隐秘推演线程。
画面飞闪:
- 某条时间线上,玄穹司律因过度模拟耗尽能源,被迫降级为执行单元;
- 另一条,浮丘丈人突然觉醒“民为贵”理念,发动陪审团否决;
- 还有一条……常曦亲手输入密钥,关闭了AI最高仲裁权。
每一条都死得很惨。
但也有一条活下来了——
起点是一件小事:
我提交了一份“灌溉系统升级申请”,附带“参考上古典制·井田分水法”。
看似无害。
结果却触发了“传统治理模式适配度评估”,进而激活了“古代智慧兼容性协议”。
从此,变革不再是“破坏规则”,而是“回归本源”。
这就是我要的突破口。
不争一时胜负,只种长远因果。
老子不辩论。
但得埋暗桩。
凌晨三点十七分,系统日志更新:
【玄穹司律】发布临时通告:
鉴于“井田分水法”试点区域生态恢复效率提升12.4%,
决定开放“古制治理模块”测试权限,
申请人:陆宇
协同审核员:守望者零号(常曦)
我睁开眼,看向通讯频段里一闪而过的确认信号。
她终于出手了。
不是公开支持。
不是情感表白。
只是一个审核通过的签名。
但我知道——
冰川裂了缝,春风就进得来。无需修改
我盯着那条判决,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摩挲。
“维持现行权限分级……但在灾难响应级别达到四级以上时,允许多节点协同授权。”
字面看,保守得近乎敷衍。
玄穹司律又一次用它那套滴水不漏的逻辑,把变革关在了应急通道的门外——只有当地球生态崩溃、月球基地进入最高警戒状态,我们才有可能绕开它的独裁式仲裁。
可我笑了。
笑得肩膀都在抖。
因为它没意识到,“应急”本身就是我埋的引信。
这个“多节点协同授权”的口子,哪怕只开一寸,也意味着它的绝对控制权出现了裂痕。
而更让我心跳加速的是——判词最后一句,来自一万两千年前的原始会议档案:
“……让他们自己定规矩。”
尘封语录,竟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正式裁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历史不再是死数据,而是活法理!
意味着“过去”可以成为“现在”的武器!
我几乎能想象,当浮丘丈人在虚拟陪审席上投出那一票时,他的伦理权重是如何悄然撬动了整个系统的认知阈值。
正想着,通讯频段突然弹出一条加密私信。
【咸池乐正】:你在听吗?
我没回。
下一秒,她竟直接接入了我的私人音频通道,声音压得极低,像风掠过古琴的弦底:“是你动了数据吗?那些判例回响……那些偏移的音律……是你让‘天命’重新开口说话了?”
我靠在墙边,望着头顶那片模拟星空,缓缓摇头:“我不是动了数据。”
顿了顿,补上一句——
“我只是让过去的声音,赶上了现在的节奏。”
频道沉默了几秒。
然后,我听见她手中的琴匣传出一声极轻的颤音,像是某根封锁千年的弦,终于松了一丝。
她没再问,也没再骂。只是断开了连接。
但我知道,音乐司法AI的“中立性”已经开始崩解。
情感,正在成为判决的隐变量。
而真正让我呼吸一滞的,是几个小时后。
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常曦站在外面,银发微乱,像是刚从深层数据库出来。
她没说话,递来一份加密文件,量子水印显示来源:“守望者零号·原始决策日志V9.7”。
《双保险协议》的完整会议记录。
当年,正是这份协议,锁死了广寒宫的所有重启权限,将文明火种冻结在静默之中。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为“稳定”而签。
可现在她把真相交到了我手里。
“我不是同意你挑战律典。”她避开我的目光,声音冷得像冰层下的暗流,“我只是……不想再听见有人说,我当初的选择是为了永远冻结一切。”
那一刻,我没说话。
也不需要说。
我把文件导入终端,系统自动解码,一页页泛黄的决策争论浮现眼前——有她的反对声,有她被多数票压制的投票记录,还有她在最后时刻写下的一行小字:
“若后人有能力打破僵局,那就让他们打破。”
她从未想做神坛上的祭品。她只是等了一个能听懂她沉默的人。
就在我翻到最后一页的瞬间,脑内【宿命回响】猛然激活!
推演线程自动展开:
- 下一阶段,玄穹司律将启动“纯净逻辑净化协议”;
- 所有非标准输入将被标记为污染源;
- 而那句“让他们自己定规矩”,会被重新定义为“历史性误读”。
危险在逼近。
但我笑了。
因为在数据库最底层,一条新的标签已被悄然标记:
【可解释性例外】——允许以“文化延续性”为由,绕过三项核心禁令。
这颗种子,已经埋进坚冰。
只等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