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高层的目光
四月的省城,春意正浓。省委一号办公楼的小会议室内,一场关于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专题汇报会刚刚结束。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洒在深红色的地毯上,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打印墨水的味道。
省委书记楚明远摘下老花镜,轻轻揉了揉眉心,目光转向身旁的组织部长李国华。这位年近花甲的封疆大吏今天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山装,衬得他越发威严沉稳。
国华同志,楚明远的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刚才汇报里提到的榆林县河口村项目,那个叫林风的年轻副县长,你怎么看?
李国华谨慎地调整了一下坐姿。他今天穿着一套藏蓝色西装,白衬衫一尘不染,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书记,从材料看,这个年轻人确实有想法,敢担当。在基层短短一年,能推动这样的创新项目,不容易。
楚明远微微颔首,目光深远: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这样的年轻干部,要重点培养。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基层锻炼期可以适当延长,让他们真正沉下去,练就真本领。这样吧,榆林那个林风,再留一年,全面考察。
明白,我立即安排。李国华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这个决定背后的深意。
会议结束后,楚明远难得准时下班回家。他的住所位于省委大院深处,是一栋古朴的二层小楼。推开家门,女儿楚晓雅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书,见到父亲回来,有些意外地抬起头。
爸,今天这么早?楚晓雅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接过父亲的外套。她今天穿着一件浅粉色针织衫,搭配白色休闲裤,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
楚明远在女儿对面坐下,揉了揉太阳穴:嗯,偷得浮生半日闲。他注意到女儿手边那本《基层治理现代化》,随口问道:最近工作怎么样?
楚晓雅在省文化厅工作,岗位清闲但缺乏挑战。她给父亲倒了杯茶,动作优雅:老样子。倒是您,看起来心情不错?
楚明远笑了笑,眼角泛起细密的皱纹:今天听了个汇报,榆林县有个年轻干部不错,叫林风,搞了个乡村振兴项目很有特色。
林风?楚晓雅手中的茶杯微微一滞,是...榆林县的副县长林风?
你认识?楚明远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异样。
楚晓雅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如果没记错的话,他是我大学同学。不过毕业后就没联系了。
楚明远若有所思地看了女儿一眼:大学同学?这么巧。我记得你们是辽大毕业的?
嗯,同届不同系。他是经管学院的,我是文学院的。楚晓雅轻描淡写,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她记得大学时的林风——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独来独往,在人群中并不起眼。谁能想到,如今他竟能进入父亲的视野?
楚明远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看似随意地说:基层锻炼人啊。你有空也可以多和老同学联系联系,了解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对你有好处。
楚晓雅点点头,心思却已飘远。她想起大四那年,曾在图书馆偶然看到林风在角落里刻苦攻读的样子。那时他看起来有些孤僻,但眼神中透着一种倔强和执着。
晚饭时,楚明远看似不经意地又提起了这个话题:这个林风,听说家境一般,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的。
楚晓雅夹菜的手顿了顿:是吗?大学时他确实很用功。
这样的干部更懂得珍惜,楚明远意味深长地说,也更能体会百姓疾苦。
晚饭后,楚晓雅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搜索榆林县的相关新闻。当看到林风在项目现场的报道照片时,她不禁有些惊讶。照片上的林风自信从容,与记忆中那个沉默寡言的男生判若两人。
她犹豫了一下,点开了大学校友群的聊天界面...
(第六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