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耀纪元13年,深冬)
杨强启动“星火”预案的指令,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在文明最高层掀起了细微而深刻的涟漪。这并非大张旗鼓的动员,而是一场精准而隐秘的布局,旨在最关键的领域悄然埋下未来的种子。
新曦星系,“星辰守护者”战舰深处,一间绝密实验室。 星瞳站在巨大的观测屏前,屏上显示着数十个复杂的能量模型和基因序列。她是“星火”预案中“生命与秩序之火”分支的隐性负责人。得益于她独特的秩序共生体质和对生命能量的敏锐感知,她正在协助林薇筛选和分析那些从心塔孕育的“活性孢子”中提取的极端环境适应基因。 “妈妈,第三号序列的耐辐射表达特性非常稳定,但在高灵能环境下会出现排异反应。”星瞳指着一段闪烁的数据流说道,“或许可以尝试与七号序列的灵能亲和片段进行定向融合?” 林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很好的思路!瞳瞳,你的直觉总是这么精准。如果我们能成功培育出既耐辐射又具备高灵能亲和的新型作物,甚至……适应型生态改造菌群,那么对于改造那些环境恶劣的星球将具有革命性意义!”这对母女联手,正试图为文明打造能在任何严酷星空下扎根的“生命火种”。
地球,昆仑山腹地,一处新开辟的洞天秘境。 李青云并非“星火”预案的直接参与者,但他以另一种方式响应着时代的呼唤。他将星瞳传来的残缺星图与昆仑府自古传承的某些古老星象记载相互印证,竟隐约推断出那片未知星域可能存在的几种危险的天体现象或空间结构。他将这些推断整理成册,命名为《外域险境初窥》,虽不完善,却为未来可能进行的深空探索提供了宝贵的预警。同时,他开放了部分昆仑秘境,允许联邦内有潜力的年轻修士进入历练,以其深厚的道法为他们夯实基础,这何尝不是一种“道法之火”的传承?
理性殿堂,绝对逻辑静室。 阿尔法·肯特是“星火”预案“科技与逻辑之火”的核心。他的任务并非直接研发武器,而是带领团队,以那道“观察者”的标记为源头,全力推演其可能存在的能量运行模式、信息传递方式乃至逻辑缺陷。无数复杂的数学模型在超级计算机中运行、崩溃、再重建。他们试图逆向工程出一种能够长期、隐蔽监测甚至有限度干扰那种高维存在的“探测器”原型。这是一场在思维领域进行的无声战争,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北极,凛冬堡底层,万载玄冰核心。 伊万诺夫的选择更为直接。他利用“星火”预案秘密调拨的资源,开始尝试将寂灭神火与凛冬堡最先进的能量武器系统相结合。他要打造的,并非常规意义上的炮舰,而是一座能够冻结、乃至湮灭特定规则层面目标的“寂灭壁垒”。这个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灾难,但他坚信,应对未知的黑暗,必须准备足以将其彻底归于虚无的终极手段。
星语联邦幕后,某个高度屏蔽的会议室。 “杨强果然还有后手……‘星火’预案,听起来像是某种……火种保存计划?”一个声音带着凝重。 “哼,看来他对未来的局势并不乐观。这更说明了我们必须加快‘启明星’和独立资源渠道的建设。不能把文明的未来,完全寄托在他一个人的判断上!” “最新消息,我们的深空探测器在柯伊伯带外侧发现了一个异常稳定的小型虫洞迹象,虽然极不稳定,但或许……是一条备用的路。” 暗中的势力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所谓的“出路”或“退路”,文明的裂痕在压力下若隐若现。
辉光号,杨强闭关之处。 他的意识如同蛛网,连接着各个“星火”节点,感知着每一簇火苗的微弱光芒。他看到了星瞳和林薇在生命科技上的突破,看到了李青云的远见,看到了肯特的逆向工程,也看到了伊万诺夫的决绝,同样,也察觉到了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小动作。 他并未阻止后者。绝对的掌控并非他的目的,一定程度的竞争和多样性,反而是文明活力的保证。只要不触及底线(如背叛文明、勾结外敌),他允许不同的声音和选择存在。 他的主要精力,依旧锁定在那遥远的“坐标”上。他能感觉到,“观察者”在经历了最初的谨慎后,似乎开始尝试用一种更柔和、更隐蔽的方式进行渗透尝试——不再是强横的扫描,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试图同化、模拟心塔释放出的各种能量波动和规则气息。 “开始学习适应了吗?果然难缠。”杨强心中冷笑,意识沉入心塔最深处,开始调动四大权柄之力,如同编织一件无形无相、却能混淆天机的“迷雾斗篷”,缓缓笼罩向整个太阳系及新曦星系。他要增加对方窥探和学习的难度,为“星火”的成长争取更多时间。
这个冬天,表面平静的星语联邦,内在却在进行着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全方位冲刺。每一个人,每一个势力,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着那来自深空的无形压力。星火虽微,然聚则可燎原;神通各异,其志皆在守护。文明的航船,正驶向一片愈发深邃、也愈发波澜壮阔的星海。而下一章,或许就将见证某一簇“星火”首次绽放的光芒,或是那黑暗中的窥视者,新一轮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