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林山村东头那间最破旧的土坯房上空,已然升起了袅袅炊烟。不再是往日呛人的劣质柴烟,而是带着米粮清香的气息。王氏在灶间忙碌,脸色虽仍有些苍白,但动作利索,偶尔低声咳嗽一两声,也远非昔日那般撕心裂肺。锅里熬着的是林越昨日从青牛镇买回来的精米粥,稠厚的米油在锅中翻滚,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林老实坐在院中磨刀石旁,就着晨曦,仔细打磨着儿子新买回来的猎刀。铁器与磨石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他听来,比任何乐曲都悦耳。他那条断腿下垫着林越买回来的新棉絮,柔软而温暖。儿子有出息了,这个家,终于又有了盼头。他偶尔抬头,看向屋后那条通往深山的小路,眼中虽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实的信任。
林越此刻正站在屋后山坡上,面对初升的朝阳,缓缓运转青囊药翁所授的呼吸吐纳法。随着体内那麻线粗细的气流循环往复,他感到周身暖洋洋的,一夜的疲惫尽数驱散,四肢百骸充满了力量。更奇妙的是,他尝试将气流引导至双目,眼前的世界顿时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远处山峦的纹理,树叶上滚动的露珠,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历历在目。他心念一动,目光转向脚下的一片杂草。在“灵眸”视角下,这些杂草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大部分只是普通的灰绿色,但其中一株叶片呈锯齿状的小草,却隐隐散发着极其微弱的淡绿色光晕。
“车前草,性寒,味甘,利水通淋,清热解毒……”《青囊辨药经》的知识自动浮现。林越蹲下身,小心地将这株蕴含微弱灵气的车前草采下,放入腰间的布袋。如今在他眼中,这座熟悉的山坡已成了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以往被忽略的寻常草木,都可能因其蕴含的些许灵气而具备不同的药用价值。
这便是他这几日苦修的成果之一——初步掌握了将灵气运用于双目的法门,药翁称之为“灵眸术”的粗浅应用。虽还不能透视、望气,但用于辨识草木灵气、寻找普通药材,已是事半功倍。
回到家,桌上已摆好了热腾腾的米粥和一小碟咸菜。一家三口围坐吃饭,气氛温馨而踏实。林越将采来的那株车前草递给母亲:“娘,这草煮水喝,对您身体恢复有好处。”
王氏接过,看着儿子沉稳自信的模样,眼角湿润,连连点头:“好,好,娘听越娃的。”
吃过早饭,林越没有立刻进山。他帮父亲将定制的铁头箭簇安装在削好的箭杆上,新猎刀也开了刃,寒光闪闪,远比那锈蚀的柴刀威风。林老实摸索着锋利的刀刃,感慨道:“有了这好家伙,往后进山,爹也能放心些。”
“爹,您就在家好好歇着,陪着我娘。山里的事,有我。”林越语气坚定。他现在有能力守护这个家,便不愿让父母再操劳担心。
收拾停当,林越回到自己窄小的房间,从枕下取出那本陪伴他多年的《千字文》。书皮依旧磨损发毛,但此刻在他眼中,似乎有了一些不同。自从引气入体,特别是修炼了药翁所授的更为精妙的法门后,他偶尔会觉得这本看似普通的启蒙书籍,隐隐有种难以察觉的波动。
他盘膝坐下,将书置于膝上,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将体内气流缓缓导向双眼,同时集中精神,仔细凝视着书页。起初,书页上仍是那些熟悉的墨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但当他将灵眸术催动到当前极限,心神完全沉浸其中时,异变发生了!
那些熟悉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墨迹边缘流淌起一丝丝微不可见的金芒。紧接着,整本书散发出一种极其古老、晦涩的韵味。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地翻动起来,最终停在了中间某页。这一页,原本是空白处较多的注释页,但此刻,在灵眸的注视下,空白处竟渐渐浮现出淡金色的、极其复杂的纹路!
这些纹路并非文字,更像是一幅地图,线条蜿蜒,勾勒出山峦、河流的轮廓,其中某个点,被特意标注了一个小小的、类似三叶草的印记,与柳先生当年所画、以及黑风谷中那株三清蕴灵草的形态极为相似!而在“地图”下方,还有几行若隐若现的细小篆文,与山洞骸骨旁的古字同源,但更加深奥。
林越心中剧震,强行稳住心神,仔细记忆那幅地图和篆文。地图所示的地形,他从未见过,似乎远超林山村乃至青牛镇的范围,山势磅礴,气象万千。那几行篆文,他只能勉强认出零星几个字,如“洞…天”、“禁…制”、“缘…法”,其余皆如天书。
片刻之后,他感觉心神消耗巨大,眼前发黑,不得不撤去灵眸术。书页上的金色纹路和篆文迅速淡去,恢复成普通模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林越知道,那不是幻觉!柳先生留下的这本《千字文》,果然藏着大秘密!这浮现的地图和篆文,似乎指向某个可能与三清蕴灵草有关,或者更重要的地方。柳先生他……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将如此秘密藏在一本启蒙书籍中,留给自己这个山村孩童?
巨大的疑问和隐隐的兴奋充斥林越心间。他意识到,自己的奇遇,或许从柳先生到来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接下来的几天,林越白天依旧进山。凭借灵眸术,他寻找草药的效率极高,不仅找到了更多适合母亲调理身体的普通药材,还幸运地发现了一小片年份不错的何首乌和一支小小的野山参,虽然灵气稀薄,但在世俗界已是价值不菲。
他再次去了青牛镇百草堂,这次带来的药材品质更好,卖得了五十两银子。他没有再踏足那家“奇物斋”,而是用这笔钱,请人修缮了家中漏风的屋顶和破损的窗棂,换上了厚实的新门板,又添置了些过冬的棉被和衣物。家,终于有了个温暖安稳的样子。
同时,他一有空便研究《千字文》上浮现的地图,试图与自己所知的地理对应,但毫无头绪。那地图所绘,显然并非附近山峦。他也尝试再次用灵眸术观察,但那次之后,无论他如何努力,书页再无反应,似乎触发需要某种特殊的条件或消耗极大的心神。
这日,林越决定再去一趟那处幽谷,拜访青囊药翁。一来,母亲的身体还需更精妙的方子调理;二来,他想请教关于那地图和篆文的事情,药翁见多识广,或许能看出些端倪。
准备好一些近日采到的、觉得有些特别的药材作为礼物,林越再次踏入深山,轻车熟路地来到了那片云雾缭绕的幽谷。
药翁依旧那副淡然模样,正在给一株奇特的兰花浇水。见到林越,他微微一笑:“看来几日不见,小友修为略有精进,气色也好了许多。”
林越恭敬行礼,送上药材,然后将自己发现《千字文》异常、浮现地图和篆文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药翁,并大致描述了一下地图的轮廓和那几个认出的篆文。
药翁听完,白眉微挑,接过《千字文》,手指轻轻拂过书页,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和讶色。他沉吟片刻,道:“此书材质普通,但其中蕴藏的禁制手法,却极为高明古老,非寻常修士所能为。你口中的柳先生,绝非常人。这地图,依你描述,似是指向大陆西南方向的‘云雾山脉’,那地方绵延万里,人迹罕至,传说有古修洞府遗迹存在。”
他顿了顿,神色略显凝重:“至于那‘洞天’、‘禁制’字样……小友,机缘往往伴随着莫测的风险。以你如今微末修为,贸然探寻,无异于蝼蚁撼树。当下之要务,乃是固本培元,勤修不辍,待他日修为足够,方有资格去触碰这些隐秘。”
林越心中一凛,知道药翁所言在理,压下心中的急切,恭声道:“晚辈明白,谢前辈指点。”
药翁点点头,又检查了林越带来的药材,指点了他几种调理母亲身体的更佳配伍,并提醒他修炼时需注意的几个关窍。
从幽谷出来,林越心中既有解开部分谜团的清明,也有对未来的深思。柳先生的秘密、神秘的地图、广阔的修行世界……一切都预示着他前方的路绝不会平坦。但看着手中沉甸甸的药材,想着家中等待的父母,他的脚步愈发坚定。
无论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家,是他的根,也是他踏上这条漫长修炼之路最初、也是最强的动力。而隐藏在《千字文》中的秘密,如同远方云雾山脉的召唤,为他勾勒出了一个更为广阔而精彩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