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恩非常满足的吃完一顿冷餐,填饱了肚子,心情重新愉悦起来。
禹政看她将筷子放到垃圾袋中,勾了勾唇,风卷残云的把剩下的食物吃掉。
两个人收拾好垃圾后两个人开启了聊天模式。
“写字楼住的还习惯吗?”禹政牵着柳恩的手,目视前方。
其实此刻的环境非常压抑,深邃的大海叠加一望无际的漆黑,恐惧和压迫感,整个海底只有潜水艇散发的灯光。
两个人牵着手感受彼此的温度,在无尽的海洋中仅存的归属。
柳恩其实还在利用精神力探查,不过为了节约,探查的距离是前方200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及时躲避危险。
当然,精神力的作用还有一点。
她利用空间收外面的海洋生物。
她敢说在寻找禹政的时候不小心把稚内附近海底300米左右市面上买不到的海洋生物都收了,所以她的潜水艇任何袭击都没遇到。
回程的路上没有想要收进空间的打算,她怕这些海洋生物有辐射。
“写字楼住的很舒服,很安全,不过…。”柳恩的迟疑让禹政忍不住追问:“不过什么?”
感受到他的紧张,心里一些甜蜜,捏了捏他的手缓解他的情绪:“没事,就是有些意外。”
两个人吃完饭,把室内的灯光关闭了,此刻只有外面的灯光反射到驾驶舱,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只能用心感受对方的情绪。
“所以,柳小姐,是什么意外?”
噢,语气不太好。
禹政是有些担心的,明明她在写字楼的时候两个人也通过电话,她从来没说过,知道她的出发点怕自己担心,当然,不否认他是担心的,但是知道结果他也担心啊,还不如一开始就明说。
“在下雨前,我邀请了庄县福利院的孩子们来写字楼玩,结果下了暴雨,他们就一直在写字楼…。”
柳恩话都没说完禹政打断她:“你说什么?你邀请福利院的孩子们去写字楼?一直都是?现在也是吗?你出来找我他们呢?”
这可一点都不像沉稳冷静的禹政。
柳恩安抚好他,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讲述了一遍,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农场所有人的入住,暴雨过后大家做的准备,这些都讲了出来。
当然,百分之40%是没说出来的,比如他们大量的食物来源,比如她去了一趟大学城,比如她去了宝拉和伊人的公寓。
禹政听完才放心下来,世道要乱,所有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交给我吧,等我把科研团队安全送到指定地点,我让人孩子们接到军方基地。”沉吟片刻禹政说道。
“接到军方基地?”柳恩有些茫然,她从没想过这样做。
“军方基地有学校,应该让孩子们正常上学,他们在写字楼不仅荒废学业,而且一旦发生什么突发情况,你没办法同时保护60多个孩子。”
柳恩承认他说的有些道理,他们在写字楼的好处是楼层高,安全舒适。
坏处就是,楼层高,发生意外没办法及时撤离。
“可是那是军方基地,他们可以去吗?应该也有政府基地吧?”
“将来你和我一起在军方基地,你想要去看孩子们方便一些,而且你那些农场的朋友们,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工作,针对于退伍军人,退伍军人的家属,基地是百分百接收的。”
“我想知道个问题,如果有些违反你的保密条令,那你当没听到?”柳恩的语气有一些俏皮可爱。
禹政有些忍俊不禁:“好,你问吧。”
“政府是在什么时候预测到天灾的?”
“你知道这场天灾的含义吧?”禹政突然询问。
“嗯,全球连下一个月暴雨,这怎么可能,而且还有海啸,全球停电,通讯设备全部瘫痪,我明白。”
“平时大家把世界末日、世界灾难挂在嘴边,现在确实是末日了,国家大概在一年半以前预测到了这场暴雨,和我国交好的国家也纷纷表达了对于灾难的预测,不过,专家预测,灾难总有度过的时候,需要全球人类共同努力。”
“那…都有什么灾难?”
“暴雨海啸是个开始,接下来可能是持续降温,零下四五十度,六七十度,之后就…。”禹政没有说下去,因为专家还在持续监测中。
“会不会有丧尸?变异动物?”柳恩装好奇的询问。
“科幻片看多了还是小说看多了?怎么可能?就是普通的灾难,不会有丧尸,变异动物,不过很多动物确实会在这场灾难中灭绝。”禹政对于柳恩的问题有些无奈,忍不住在黑暗中摸索到她的脸颊,轻轻的捏了捏回答道。
两个人闲聊中内舱又开始了一阵喧闹。
柳恩听了一会儿才听明白,有人要去上厕所,卢俊要求要陪同,开始闹了起来。
显然又要争吵一段时间。
潜水艇的洗手间非常非常的小,只有一个小型码马桶和洗手池,里面有好几个阀门,卢俊是怕这些脑子聪明的学霸们动别的脑筋。
其实柳恩赞同,出现意外这一船的人都葬身大海了。
禹政对卢俊的提议没有任何意见,他对着柳恩道了句:我先去一下。”
不知道禹政说了什么,内舱安静了下来。
接着听到轮流上洗手间的声音。
柳恩挑了挑眉,还是挺有办法的嘛。
她看着外面看久了真的是忍不住晕眩,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开始假寐。
精神力还是需要恢复的。
禹政大家都处理完自己的生物理问题后回到驾驶室,发现柳恩已经睡着了。
娇滴滴的人儿缩在椅子里,可爱又让人怜爱。
因为潜水艇人太多,空调开的有点低,他把柳恩仍在旁边的羽绒服外套给她披到身上,自己一个人盯着前方还有雷达系统。
潜水艇最大限员13人,此次已经是达到了上限,而稚内还有19个人。
下次回到稚内如果找不到一艘大一些的潜水艇,就要开两艘。
时间有限,他怕船上的资源耗尽,所有人都要困死在里边了。
三天三天,加一起是6天,算上补充物资,寻找适合的交通工具,就是七天的时间。
希望吴语…
柳恩本来想假寐一下,没想到海水悠悠,还有催眠的效果,直接睡了过去。
内舱的一群人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漆黑一片的海水和一群毫无威胁的鱼群,渐渐的也死心,乖乖的躺在各自的床铺上,一动不动,陷入沉睡。
他们想动也动不了,床铺之间的距离太狭小了,真的真的,连翻身都是一种挑战。
自从禹政一群人上船后他们也没睡过一个好觉,现在不睡更待何时?
反正什么都做不了。
柳恩这次是自然清醒,没办法,谁会在海里能睡的忘乎所以呢?
从心底散发出来的没有安全感。
不过这一觉也很好,睡到了天亮。
精神力又恢复了一半。
这头终于是岁月静好,h市的写字楼此时可谓是乱成一片。
说回海啸当天,柳恩离开后,陈云和院长为首组织所有的孩子们穿戴好衣服上到37层。
其他的人整理官方要求的应急包,还有一些衣物。
韩子和庄严两个人下楼检查门窗,确定不会有人可以闯入才上楼和所有人汇合。
孩子们都很害怕,特别特别的害怕,不仅是因为他们听到了刚才的喇叭声音,还有大人们传达出来的慌乱和态度直接影响了他们。
所有人此时都开始心焦。
一行人汇合没多久,写字楼终是断电了,陷入了黑暗之中。
外面也是一片漆黑,只能听到不知道是哪里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不断传来。
哪怕此刻他们身处37层的高楼仿佛也能听到四处散发出的哀嚎和吼叫。
所有地方都乱了起来,在家中的居民纷纷跑出家门,寻找高处。
写字楼当然是特别好的选择,这附近曾经是金融中心,h市所有居民的首选。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闯进这栋写字楼,全都无功而返,进入其他写字楼进行避难。
海啸即将来临没有人为了一栋进不去的写字楼浪费时间,但是海啸结束,有人开始好奇。
所有大人一起努力,把孩子们安抚好,小一点的孩子直接在带上来的折叠床上入睡。
不知过了多久,海浪的声音越来越近,一行人向窗外望去,只见二三十米的海浪向写字楼的方向涌来,附近的所有电线噼里啪啦的闪起火花,海浪席卷之处带起无数辆车子,可能是幸运,第一波海浪带动起来的车子没有砸到写字楼,接下来海浪的高度逐渐降低,两波、三波、四波、五波海浪扑面而来,数不清的汽车如同玩具在街道上随波翻滚,不只是海浪中的石头还是车辆,终是将好几扇玻璃震裂。
能听到各种声音破碎的声音,源源不断的海浪袭来的声音,数不胜数的哀嚎求救声。
无论身处多少层楼都能听得清楚。
熟睡的孩子们哪怕是睡梦中都睡不安稳。
大一些的孩子把自己缩在角落,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慌。
大人们谈不上恐慌,迷茫多一些,他们在想,未来要怎么办。
写字楼安装的这套玻璃是五层的防爆玻璃,想要彻底打碎是不可能,不过震裂后看着也是极其危险的。
大量海水在冲击中还是涌进了写字楼,没有形成倒灌模式,只是不少楼层的地面已经出现了水渍。
h市的码头在临近隔壁的县里,距离h市市中心有非常大的距离,写字楼附近的损失是最小的,海浪抵达写字楼的威力也有所减少。
四个小时后,海啸结束,海浪逐渐退去,马路上的积水最少有15米之深。
一行人在海啸结束后,也没有返回宿舍,害怕还有余波,在食堂蜷缩了一晚。
翌日清晨九点钟,所有人在食堂吃完早饭,喇叭声再次响起。
此条通知是招募的通知。
1、全面招募五年内所有兵种的退伍军人,携带身份证明尽快到安置点报到。
2、招募年龄在20-45岁的志愿者,性别不限,工作内容:转移人员或物资,日补贴600元。
3、招募可以熟练驾驶水上交通工具人员,如:皮划艇、冲锋舟、冲浪艇、电动船、水上超跑、快艇、游艇、碰碰船、休闲船、水上摩托、观光船、脚踏船等,日补贴1000元,自带水上交通者补贴翻倍。
所有应聘人员携带身份证明、交通工具前往附近安置点报道。
消息发布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食堂,大家一时安静下来。
庄严紧了紧拳道:“目前并不是强制要求退伍军人去报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先不去。”
韩子赞同:“柳小姐不在,我们这些人走了,发生事情我们来不及赶回来可怎么办?”
吴哥在一边道:“要求五年内,我早就超过这个年限了。”
所有人一致同意继续待在写字楼内部,不要外出。
他们也是做饭的时候才看到柳恩留下来这么多食物,整个厨房都被塞满了。
这些食物如果节约着一点吃,可以吃两个月。
所有人都在等柳恩回来,韩子和庄严晚上在所有人睡觉后他们俩会自发的守夜。
在三天后的一个凌晨,果然有了情况。
现在水位已经涨到写字楼的7层,两个人基本上每天凌晨都在8层的餐厅坐着聊天,聊未来,聊规划,聊以后的农场。
这天儿两个人刚到达8层不久就听到一阵剧烈的撞击声。
两个人关闭所有的光源,顺着撞击声寻找,在最西边的窗户处找到了声音来源。
外面有7个男人,其中两个男人控制着船的方向,两个人拿着锤子、斧头砸向玻璃,砸了十几次,玻璃没有破碎的痕迹。
韩子和庄严对视了一眼,在黑夜中冷冷的看着他们。
这几个男人一看就不是好人,一个个贼眉鼠眼,盗气太重。
听着几个人口中没有一个干净的字眼,更加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