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浅浅在江州城租住的小院,成了临时的指挥所。她虽遵医嘱静养,但大脑从未停止运转。伤势稍稳,她便对苏舟、金算盘和韩铁衣下达了新的指令——在江州城最繁华的闹市区,寻找一间符合她苛刻要求的铺面。
要求有三:
第一,位置必须在闹市核心,人流量是首要考量。
第二,铺面要足够大,内部结构需包含一个中央戏台,既能表演戏曲,也能说评书,以此聚拢人气,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第三,必须设有独立的、私密性好的贵宾包厢,用于接待高端客户或进行隐秘洽谈。
这个构想超越了当下普通的茶楼或酒楼模式,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休闲娱乐场所。苏舟三人虽觉新奇,但对苏浅浅的眼光早已深信不疑,立刻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几乎踏遍了江州城所有繁华街道。符合前两个条件的铺面本就不多,兼具第三点的更是凤毛麟角。不是面积不够,就是结构不合,或是产权复杂。
就在几乎要放弃之时,韩铁衣通过其在三教九流中初步建立的人脉,打听到了一处符合要求的地方——位于城中主街“清河大道”中段的一处旧茶楼“望江楼”。此楼高三层,位置绝佳,但因东家经营不善,加之内部设施陈旧,生意每况愈下,正有意出手。最关键的是,它底层大厅极为宽敞,原本就设有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偶尔用于说书,稍加改造便是现成的戏台!二楼三楼则是一个个独立的雅间,正好改造为贵宾包厢。
金算盘立刻与东家接洽,凭借其高超的谈判技巧,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迅速敲定了买卖,地契房契很快过户到了苏浅浅名下。
铺子到手,更大的工程才开始。苏浅浅虽未亲至,但通过苏舟每日的汇报和草图,遥控指挥。她要求:
· 拆除原有陈旧隔断,使大厅视野更加开阔,围绕戏台布置散座。
· 戏台进行加固和美化,顶部增设可收放的帘幔,以适应不同表演需求。
· 二楼三楼的雅间全部重新装修,隔音必须做好,内饰要求雅致而不失奢华,并分别命名,如“听雪”、“观澜”、“漱石”等。
· 后院改造出独立的点心厨房和茶饮调配间。
· 整体风格定调为“新中式”,融合南北元素,既不失江南雅韵,又带有北地的开阔大气。
苏舟负责监工与协调,金算盘掌控预算与采购,韩铁衣则负责人员招募(从落雁城调来部分骨干,本地招募可靠伙计及与戏班子、说书先生初步接洽)及安全保障。三人分工明确,配合日渐默契,在江州城与南岭村之间往返奔波,虽辛苦,却干劲十足。
就在苏舟三人为铺子忙得脚不沾地期间,静养中的苏浅浅也没完全闲着。身体不允许她劳累,但动动脑子,指挥知秋和小院里的粗使婆子做些“实验”还是可以的。
她心心念念的,是那“天山雪青”的衍生品。此茶香气清冷独特,滋味鲜爽,若只做清饮,虽好,却未免单一。她想起了前世的奶茶。
这个时代已有类似奶与茶结合的饮法,但多粗糙,且未曾与她手中这等好茶结合。她让知秋买来新鲜牛乳、饴糖(蔗糖价高,暂用饴糖替代),以及红豆、糯米等物。
在小院的厨房里,她口述,知秋动手,开始了反复试验。
· 茶底: 尝试不同浓度、不同冲泡时间的“天山雪青”茶汤。
· 奶与茶比例: 寻找黄金配比,既要保留茶香,又不能掩盖奶的醇厚。
· 甜度: 饴糖的加入时机与分量。
· 小料: 熬煮红豆沙,制作软糯的糯米丸子。
失败了几次后,终于在一个午后,一杯茶香、奶香、甜香完美融合,口感顺滑、层次丰富的“天山雪青奶茶”成功问世!加入熬得沙糯的红豆和q弹的糯米小丸子,更是锦上添花。
同时,她凭借记忆和空间知识库中零散的信息,指点粗使婆子用简单的材料,尝试制作了鸡蛋糕(类似基础海绵蛋糕)、糯米糍(包裹豆沙馅)、以及一种用米粉和桂花糖蒸制的简易桂花糕。
当苏舟三人某日从尘土飞扬的工地回到小院,疲惫不堪时,知秋笑吟吟地端上了温热的奶茶和几样小巧精致的点心。
一口奶茶下去,那新奇而美妙的口感瞬间征服了三人!苏舟瞪大眼睛:“妹妹,这是……茶做的?太好喝了!”金算盘细品之后,眼中精光闪烁:“此物新奇,口感独特,尤其受女眷和年轻子弟喜爱,定能成为铺子一大招牌!”连沉稳的韩铁衣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那几样小甜点更是获得了交口称赞。
苏浅浅看着他们惊喜的样子,淡然一笑:“既然成功了,后续的标准化制作和量产,就交给你们去琢磨了。配方我写给你们。”
至此,新铺子的两大核心产品线——高端清茶“天山雪青”与创新茶饮点心——均已奠定基础。
苏浅浅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彻底将江州城的一应事务甩手给了苏舟三人。她不再过问铺子的装修细节,不再操心茶山的日常管理,也不再推演商业计划。她每日里,只是在小院中静养。
清晨在知秋的搀扶下于院中散步,活动筋骨;日间或躺在摇椅上晒太阳看书(多是些风物志、杂记),或听知秋念些话本子;午后小憩,醒来品尝新做的点心和奶茶;傍晚看着夕阳,与偶尔回来汇报进展的苏舟说几句闲话。
背上的鞭伤渐渐结痂脱落,留下淡淡的粉色痕迹。脚踝的扭伤也基本痊愈。脸色不再是病态的苍白,逐渐恢复了红润。这一个月,是她穿越以来,最为闲适、最为“摆烂”的一段时光。她刻意放空自己,不再去算计产业的得失,只是纯粹地休养身心,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而苏舟、金算盘和韩铁衣,则在忙碌中飞速成长。苏舟褪去了更多稚气,处理事务越发老练;金算盘将新铺子的账目和供应链打理得井井有条;韩铁衣则将护卫、人手调配及对外联络梳理得顺畅无比。
一个月后,位于清河大道的崭新铺面即将装修完毕,命名为“清岚苑”的招牌也已制作完成,只待择吉日开业。南岭村的第一批按照新法炒制的“天山雪青”精茶也已入库。
苏浅浅站在小院中,伸了个懒腰,感受着身体里重新充盈的力量。一个月的闲适养晦,并非沉沦,而是为了更好的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