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
大雪初霁,清溪村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和福字,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燃放后的淡淡硝烟味和各家各户准备年夜饭的诱人香气。苏家新宅更是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外忙碌了一年的苏家众人,今日终于得以齐聚一堂。苏老爷子父子四人早早从田庄回来,苏老夫人也带着李氏、柳氏、文氏以及在外求学的苏云从城里归来。偌大的宅院顿时充满了久违的热闹与喧嚣。
今年的年夜饭,苏浅浅主动请缨,要亲自下厨,露上一手。家人们早已见识过她层出不穷的新奇点子和对美食的独到理解,自是万分期待,女眷们纷纷给她打下手,连欧神医也好奇地凑在厨房门口,想看看这小丫头又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厨房里,热气蒸腾,香气四溢。苏浅浅系着小围裙,站在灶台前,颇有几分大厨风范。
第一道:鱼香肉丝。
“娘,二婶,麻烦您二位把猪里脊切成均匀的细丝。”苏浅浅指挥着。柳氏和文氏刀工娴熟,很快便将肉丝切好。苏浅浅将肉丝用料酒、蛋清、淀粉抓匀上浆,使其嫩滑。
接着是关键——“鱼香”汁的调配。她取一小碗,放入适量的酱油、醋、白糖、料酒、水淀粉,又加入一些她之前让苏藤特意寻来的、捣成茸的泡辣椒(替代品,口感近似),再加入葱姜蒜末,搅拌均匀。
热锅凉油,滑入肉丝快速炒散,变色后盛出。留底油,放入泡辣椒茸和郫县豆酱(空间提供,对外称行商处所得)炒出红油和香味,倒入木耳丝、胡萝卜丝、笋丝(提前备好)翻炒断生,再下入炒好的肉丝,淋入调好的鱼香汁,大火快速翻炒,使汤汁均匀包裹所有食材。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出锅装盘,只见红油亮芡,肉丝、木耳、胡萝卜、笋丝色彩分明,一股奇特的,融合了咸、甜、酸、辣、鲜的复合香气扑面而来,令人食指大动。
第二道:黄金玉米烙。
“这道简单,孩子们肯定喜欢。”苏浅浅笑着,将新鲜玉米粒煮熟沥干,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白糖,再磕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让每一粒玉米都均匀地裹上粉浆。
平底锅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多些的油。油温五成热时,将混合好的玉米粒糊倒入锅中,用勺子轻轻按压,摊成一个圆饼状。小火慢煎,待底部定型金黄后,小心地翻面,继续煎至两面金黄酥脆。
出锅后,趁热撒上少许白砂糖。金灿灿的玉米烙,粒粒分明,黏连成饼,咬下去外酥里嫩,玉米的香甜混合着糯米的软糯,口感极佳。
第三道:栗子米糕。
“奶奶,您牙口不好,这个软和。”苏浅浅对苏老夫人说。她将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提前浸泡后磨成细腻的米浆。新鲜栗子煮熟后去壳,一部分压成泥混入米浆中,增加香甜风味和金黄色泽,一部分保留完整的颗粒。
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倒入抹了油的浅口模具中,撒上剩余的栗子粒。放入蒸锅,大火蒸制半个多时辰。蒸好的栗子米糕色泽淡黄,质地绵软细腻,嵌着颗颗金黄的栗子,散发着米香和栗子特有的甘甜气息。
第四道:焖酥鱼(再现江湖)。
这道菜如今已是苏家的保留项目,由苏嬷嬷主理,苏浅浅从旁指导。选用大小适中的鲫鱼,处理干净,锅底铺满姜片、葱段防止粘锅,将鱼整齐码放好。倒入以醋为主,辅以酱油、料酒、白糖和适量清水的料汁,需没过鱼身。加入香叶、花椒等香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火焖炖近两个时辰。直到鱼骨酥烂,鱼肉入味,汤汁浓稠。这道菜费时费力,但成菜口味咸鲜微酸,骨酥肉烂,极受老人和孩子喜爱。
第五道:香辣烤鱼。
为了满足年轻人和欧神医的重口味,苏浅浅还准备了一道硬菜。选一条肥美的草鱼,从背部剖开,展成平板状,用料酒、盐、葱姜腌制入味。然后在鱼身表面刷上一层油,放入特制的烤架(让铁匠打的),置于炭火上炙烤。期间不断翻面,刷上她特制的香辣酱(用豆酱、茱萸粉、花椒粉、香料等调制),烤至鱼皮焦香酥脆,鱼肉熟透。
另起一锅,炒香葱姜蒜、豆芽、芹菜、豆腐皮等垫菜,加入少许高汤。将烤好的鱼放入一个大铁盘中,周围铺上炒好的垫菜,最后将锅里剩余的汤汁浇在鱼身上,刺啦一声,香气四溢。鱼肉外焦里嫩,配菜吸饱了汤汁,香辣过瘾。
第六道:年年高升——炒年糕。
将苏嬷嬷提前做好的、切成薄片的糯米年糕,用温水稍微浸泡防止粘连。热锅烧油,放入肉丝、白菜丝、香菇丝、胡萝卜丝翻炒,加入酱油、盐调味。然后放入年糕片,快速翻炒,让年糕均匀裹上汤汁和油脂,变得软糯油亮。最后撒上青蒜苗段,增香添色。年糕软糯q弹,寓意着“年年高升”,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吉祥菜。
第七道:团团圆圆——豆腐狮子头。
将老豆腐捏碎,挤干水分,与剁碎的猪肉末混合,加入葱姜末、盐、少许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用手团成大小均匀的丸子。锅中烧油,七成热时下入丸子,炸至表面金黄定型捞出。另起锅,用葱姜爆香,加入酱油、糖、水和炸好的丸子,小火慢炖入味,最后勾芡收汁。成菜色泽红亮,豆腐与肉末混合的丸子口感松软鲜嫩,别有风味,寓意着“团团圆圆”。
第八道:节节高升——油焖冬笋。
新鲜的冬笋剥去外衣,切成滚刀块,焯水去除涩味。热锅多油,放入冬笋块煸炒至表面微黄,加入酱油、白糖和少量高汤,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锅盖焖至汤汁收干,冬笋入味,色泽油亮红润。冬笋口感脆嫩,鲜甜可口,因其形状,寓意着“节节高升”。
当这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寓意吉祥的菜肴被端上巨大的团圆桌时,满堂皆是惊叹之声。红油的鱼香肉丝、金黄的玉米烙、软糯的栗子米糕、酥烂的焖酥鱼、焦香的烤鱼、油亮的炒年糕、圆润的狮子头、油润的冬笋……琳琅满目,香气交织,构成了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画卷。
“开饭咯!”苏老爷子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落座。杯盏交错,笑语喧阗。
欧神医吃得满嘴流油,对那香辣烤鱼和鱼香肉丝赞不绝口,直呼过瘾。苏家兄弟们更是甩开腮帮子,尤其是苏杭,虽然学医后懂得了节制,但在如此美味面前也暂时将师父的叮嘱抛到了脑后。大人们看着儿孙满堂,家业兴旺,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对来年更美好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