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清晨,天色还未完全放亮,空气中弥漫着破晓前的凉意和泥土的清新。苏家小院静悄悄的,连最爱早起的公鸡都还在打盹。然而,一个瘦小的身影已经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房门,正是苏寒。
自从怀风住下,苏寒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向往强大力量的种子。他知道怀风身手不凡,也隐约感觉到怀风不愿教他。但他骨子里有股倔劲,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既然明着求教不行,那就用行动证明自己!
他的“修炼”计划简单而枯燥,却极需毅力:
第一项,挑水。他拿起比他还高的扁担和水桶,蹑手蹑脚地走向村头的水井。起初,他力气小,只能打半桶水,摇摇晃晃地挑回来,水洒了一路。肩膀被磨得又红又肿,火辣辣地疼。但他一声不吭,第二天照旧。渐渐地,他能挑满桶了,脚步也稳了许多。有次差点滑倒,水桶磕在井沿上发出哐当一声,吓得他心脏怦怦跳,生怕吵醒家人,尤其是……柴房里的那位。他屏住呼吸等了一会儿,见无异响,才松了口气,继续他的“秘密任务”。他不知道的是,柴房里的怀风,在他第一次悄悄出门时就已经醒了,正透过门缝,默默注视着这个在晨曦微光中与扁担水桶较劲的少年。
第二项,砍柴。劈柴的活儿平时是大人干的,苏寒就找些细一点的柴禾来劈。他牢记着怀风那句“腰腹发力,顺斧势而下”,不再傻傻地用蛮力。一开始还是歪歪扭扭,劈得木屑纷飞,就是劈不中要害。有次斧头差点脱手,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但他不放弃,一遍遍地练习,琢磨发力角度。后来,他劈柴的动作越来越流畅,效率也高了。堆起的柴垛,成了他无声的功勋章。某天,苏杭起夜,迷迷糊糊看到院里有黑影在动,吓得差点尿裤子,定睛一看是四哥,嘟囔了一句“四哥梦游劈柴哩……”又倒头睡去,成了第二天早饭时的笑谈。
第三项,跑步。这是苏寒自己加的。他觉得光有力气不够,还得跑得快。每天挑完水、劈完柴,离兄弟们起床还有一点时间,他就会沿着村子外围的小路跑上一圈。刚开始跑不了多远就气喘吁吁,肺像要炸开一样。他就咬着牙,给自己定目标,今天跑到那棵歪脖子树,明天就要超过它。春天的田野,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早起的鸟儿好奇地看着这个奔跑的少年。
做完这一切,天色通常才刚刚蒙蒙亮。苏寒会迅速擦干汗水,整理好衣襟,像个没事人一样,和陆续起床的兄弟们一起洗漱、吃早饭,然后背上书包,和大家一起去学堂。整个过程,他做得隐秘而自然,除了最初那次差点被发现,后来再没惊动过家人。只有那双愈发沉稳的眼眸和渐渐结实的胳膊,悄悄记录着他的成长。
怀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没想到这个沉默的少年有如此韧性和毅力。那份风雨无阻的坚持,那份对身体的苛刻要求,让他仿佛看到了军中精锐斥候训练的影子。他心中那堵拒绝的墙,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缝。但他依旧按兵不动,他想看看,这少年能坚持多久,他的心性究竟如何。
而苏寒,似乎也并不急于求成。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练习,仿佛这本身就是目的。只有在偶尔与怀风目光相接时,他会下意识地挺直脊背,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随即又迅速低下头,恢复沉默。他知道,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