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门的金光尚未完全消散,林越掌心的界域通牒便泛起琥珀色光晕——这光晕与寻秦记世界留下的铜色墨玉印记产生奇妙共鸣,两种光纹交织成“守护传承”的图腾,在通牒表面流转不息。万界星图在识海展开,玄冰界的红色警示如烧红的烙铁般刺眼,而代表“射雕世界”的光点却如温润的和田玉,暖光中隐约浮现出“侠道稳固”的篆文,下方标注的传承进度从95%跃升至96%,末尾缀着一行小字:【郭靖夫妇“侠道信念”残留,可与宿主誓约之力共鸣,深化“守护之责”】。
“并非随机选择此界。”林越指尖划过星图,琥珀色光点中浮现出郭靖夫妇的虚影——郭靖身披残破铠甲,在襄阳城头拉满铁弓,黄蓉则在一旁推演守城沙盘,指尖沾着墨汁,“当年我助郭靖夫妇守襄阳,不仅是赠功传法,更受他们‘为国为民’的信念感召。大罗心境的圆满,既需‘传承延续’,更需‘精神共鸣’,这便是我优先回访此地的缘由。”
界域通牒突然震动,弹出一段模糊的音波——那是郭靖临终前的声音,带着箭伤的喘息,却依旧坚定:“林仙长,若襄阳有幸保全,求您日后多照看破虏,让他记得,‘侠’字不是武功,是扛在肩上的责任……”这段音波是当年林越以灵光留存的,如今与射雕世界的光点共鸣,才重新清晰。
“师父,这地界的灵气比寻秦记那凡界浓多了!”孙悟空鼻子连抽三下,金睛骤然亮起,视线穿透时空光路,落在襄阳城演武场的方向,“俺老孙闻到了武功的气息——不是墨子剑法的巧劲,是实打实的刚猛,像是洪水撞在石墙上,又稳又沉!”他金箍棒在掌心一转,带出的劲风竟与远处的掌风产生共鸣,“这掌法路子正,有‘守’的筋骨,比天庭那些只知劈砍的莽夫强多了。”
“刚猛有啥用?能当饭吃?”猪八戒舔干净卤牛肉油碗,把碗揣进怀里当念想,耳朵突然抖了抖,像是听到了什么美味的动静,“俺老猪刚才好像闻到了荷叶的香味,还有肉汁的醇厚气——肯定是叫花鸡!当年俺在高老庄就听说,黄蓉姑娘能用泥巴烤出龙肉的味道,今天说啥也得尝够本!”他说着就往光路尽头凑,差点被时空乱流卷到,幸亏沙僧伸手拉住。
猪八戒正舔着从墨家带的卤牛肉油碗,闻言立刻精神一振:“有武功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好吃的!寻秦记的桑落酒和卤牛肉虽好,总不及武侠世界的叫花鸡、酱牛肉地道。俺老猪早就听说,射雕世界的黄蓉姑娘厨艺天下第一,就算见不着她本人,尝尝她传下的手艺也行啊!”
沙僧取出投影石,星图上的标注随琥珀光晕流转愈发清晰,石面上浮现出襄阳城的三维虚影,连城墙的箭孔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师父,射雕世界核心传承‘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的传承链路完整,郭破虏除任襄阳城主外,还兼任‘武林传承使’,统管江南七怪、全真教的分支传承。星图特别提示,此界‘侠道信念’已融入凡界气运,您若能见证其圆满,可触发‘信念共鸣’,让誓约之力带上凡界的‘人心温度’,对抗天魔时能削弱其戾气根基。”
林越指尖抚过界域通牒,琥珀色光晕中浮现出更清晰的画面——三十年前,襄阳城头战火滔天,蒙古大军的投石机将城墙砸出一个个缺口,郭靖身披染血的铠甲,手中的铁弓已拉满,箭尖对准冲在最前的蒙古将领;黄蓉在一旁指挥弟子搬运滚木,鬓边的发丝被火星燎焦,却依旧笑着对郭靖喊:“靖哥哥,林仙长说的援军快到了,咱们再撑一盏茶!”而年幼的郭破虏,正被母亲按在城垛后,小手紧紧攥着一把木剑,眼里满是不甘的泪水。
“当年蒙古大汗亲率二十万铁骑围城,郭靖夫妇坚守三月,粮草断绝,连战马都杀了充饥。”林越声音带着几分追忆,“我途经此界时,正撞见蒙古人用‘腐心毒’污染护城河,此毒能让兵士四肢无力,郭靖已中了毒,连弓都快拉不开。我用先天不灭灵光净化了水源,又将改良的《九阴真经》‘疗伤篇’写在丝帛上,那篇心法特意弱化了攻击性,强化了‘以气养气’的功效,适合凡界武者修炼。”
他顿了顿,指尖的光晕闪过郭破虏的身影:“我还在郭破虏的木剑上注入了一缕灵光,告诉他‘剑是守护的工具,不是杀戮的武器’。当年他才八岁,却记住了这句话,如今看来,他不仅记着,还做到了。”
林越指尖抚过界域通牒,琥珀色光晕中浮现出模糊的身影——那是郭靖当年在襄阳城头弯弓搭箭的模样,箭尖直指蒙古铁骑,身后是黄蓉与年幼的郭破虏。“当年我途经此界,恰逢蒙古大军围攻襄阳,郭靖夫妇以一城之力硬撼十万铁骑,却因粮草断绝陷入绝境。我便赠了他们半部改良的《九阴真经》,补全了‘疗伤篇’的残缺,又指点郭破虏修炼降龙掌法的要诀,让他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并非一句空话。”
话音未落,时空门的光路已如潮水般涌向射雕世界。不同于寻秦记世界的深秋萧瑟,这里正值暮春,暖风带着江南独有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夹杂着汉水的水汽、稻花的清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甜香——那是襄阳城特有的气息,是黄蓉当年在城头种的桂树散发的味道,如今已漫遍全城。
落地之处是襄阳城外的鹿门山,山坡上长满了齐腰高的青草,其间点缀着白色的野菊,还有几丛野生的酸枣树,枝头挂着青涩的果实。林越脚下的一块青石板,边缘有明显的刀痕,那是当年他与郭靖在此讨论守城策略时,郭靖用匕首刻下的“守城图”残迹,如今刀痕里已长满了青苔,却依旧能辨认出城墙的轮廓。
“这地方俺老孙好像有点印象!”孙悟空跳到青石板上,金睛扫过四周,“当年俺陪师父来的时候,这山坡上全是蒙古兵的尸体,现在倒是干净得很,连血腥味都没了。”他指着远处一棵老松树,“那棵树当年被蒙古人的火箭烧了半边,俺还以为活不成了,没想到现在长得这么茂盛。”
林越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棵老松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得需要两人合抱,烧过的半边树干上,竟长出了新的枝条,枝头的松针翠绿欲滴。树下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靖松”二字,是郭靖当年亲手题的,字迹苍劲有力。
站在山坡上远眺,整座襄阳城如一头安卧的巨兽,城墙依旧是当年郭靖主持加固的夯土墙,却不复当年的肃杀。墙头上没有密布的箭楼,反而种满了爬山虎与蔷薇,粉白色的花瓣顺着城墙垂落,像是给坚硬的城墙披上了柔软的纱巾。城墙顶端的女墙被改造成了花台,种着各色的太阳花,在阳光下开得热烈,完全看不出当年战火留下的痕迹。
城门处人流如织,比寻秦记世界的墨家坞堡更显热闹。挑着货担的商贩高声吆喝着,担子上的青瓷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牵着牛羊的牧民穿着粗布短打,牛羊的身上都挂着“襄阳义牧”的木牌——那是郭破虏为牧民设立的保障标识,挂着木牌的牛羊可自由出入城,还能享受免费的防疫服务;背着书箱的书生三三两两走着,讨论着圣贤书,偶尔会指着城墙上的石刻说笑——那石刻是郭破虏让人刻的《襄阳守城记》,记录着当年的战事与英雄事迹。
守城的兵士身着轻便的皮甲,甲片是用汉水特产的水牛皮制成的,经过特殊的鞣制工艺,既轻便又耐磨,甲片上还绣着淡青色的“靖”字。他们没有手持长矛,而是腰间配着短刀,手中拿着登记簿,笑容温和地为进城的百姓登记信息。一名兵士看到一位白发老妪提着篮子吃力,立刻上前接过篮子,搀扶着她进城,嘴里说着:“张婆婆,您又去城外采野菜啊?下次让您孙儿来,别累着身子。”
“这才是真的‘守成’。”林越轻声道,“郭靖当年守住了襄阳的城,郭破虏守住了襄阳的人,守住了百姓的日子。”
“好家伙,这襄阳城比俺老孙想象的热闹多了!”孙悟空踩着筋斗云飘到半空,火眼金睛如探照灯般扫过城内,“城中心的演武场比墨家的大多了,足足有三个足球场大!数百个后生分成两拨,一拨练掌法,掌风刚猛,带着龙形气劲,掌印落在石桩上都不碎,正是降龙十八掌的‘控力’精髓;另一拨姑娘练轻功,身形飘得像柳絮,脚踩在梅花桩上都不晃,足底有淡淡的白气,是九阴真经的‘踏雪无痕’没错!”
他突然指着演武场东侧的高台:“那边还有个老道士在教剑法,剑招轻灵,带着道家的韵味,应该是全真教的传承。俺老孙刚才看到他一剑挑飞三个练掌的后生,却没伤着他们,这剑法的‘卸力’功夫,比俺当年在斜月三星洞学的还精妙几分。”
猪八戒早就按捺不住,拉着林越的袖子催促:“师父,咱们快进城吧!俺老猪刚才闻到了‘侠味斋’的香味,那酱牛肉的香气都飘到鹿门山了,再不去好吃的都被抢光了!”
林越顺着孙悟空的目光看去,演武场上果然旌旗招展,一面杏黄色的大旗高高飘扬,旗面上的“郭”字用金线绣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旗下方,一名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正亲自指点弟子练掌。他身形魁梧,肩宽背厚,与郭靖有八分相似,只是郭靖的脸上总是带着战场的风霜,而他的眉宇间却满是沉稳与温和,眼角虽有细纹,却透着书卷气——那是常年批阅公文、教化百姓留下的气质,正是如今的襄阳城主郭破虏。
郭破虏手中拿着一根半人高的铁尺,不时用铁尺轻点弟子的肩头,纠正他们的发力姿势。那铁尺并非武器,而是教具,尺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是降龙十八掌的发力图谱,每一道纹路都对应着一条经脉的走向。林越一眼就认出,这铁尺是郭靖当年的遗物,当年郭靖就是用这把铁尺教郭破虏练基本功的,如今郭破虏又用它来教弟子,传承的温度在铁尺上流转不息。
“当年他还是个总跟在黄蓉身后的孩童,拿着木剑追着我的衣角要学仙法。”林越想起当年的场景,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把襄阳治理得比当年还好。”他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灵光罩住师徒四人,将他们的仙人气息收敛,化作寻常行旅的模样——孙悟空变成了一个精瘦的货郎,肩上扛着个担子;猪八戒变成了憨厚的农夫,手里提着个布包;沙僧变成了书生,背着书箱;林越则化作游学的先生,身着青色长衫,手持折扇。“在和平的世界,仙人之姿反而会惊扰百姓,守护的第一要义,是不打扰他们的安宁。”
“那便是郭破虏。”林越轻声道,“当年他还是个总跟在黄蓉身后的孩童,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了。”他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灵光罩住师徒四人,化作寻常行旅的模样——在和平的世界,仙人之姿反而会惊扰百姓,这是他守护凡界的一贯准则。
刚走到城门口,就被一阵热闹的人声包围。城门内侧的空地上,摆满了小摊,有卖糖画的、捏面人的、打银饰的,还有卖襄阳特产“桂花糕”的。两名商贩正围着一个卖糖画的老汉说笑,老汉的糖画摊前挤满了孩子,他手中的糖勺翻飞,很快就画出一个郭靖弯弓搭箭的造型,栩栩如生。
“王老汉,你这糖画越来越传神了,这郭大侠的弓箭,比当年真的还像!”一名挑着菜担的商贩笑着说,他的菜担上插着一面小旗,写着“靖蓉菜园”,“昨天郭城主带人去汉水下游剿匪,我家那口子去送菜,亲眼看到郭城主一掌就把匪首的刀震飞了,那掌风,跟当年郭大侠一模一样!”
“这有啥稀奇的?”卖糖画的老汉放下糖勺,指着城墙上的石刻,“你看那《襄阳守城记》,上面写着林仙长当年赠真经给郭大侠,郭城主继承了真经和降龙掌法,比当年的郭大侠还厉害!上个月关中大旱,郭城主开仓放粮,还派了二十个会九阴疗伤法的弟子去灾区,我那在关中的侄子,就是被墨家弟子救的,说郭城主的弟子用掌法按摩穴位,就能缓解饥饿带来的虚弱,比仙丹还管用!”
“不光是疗伤,郭城主还把九阴真经的轻功改良了,教给咱们城里的孩童。”另一名卖布的商贩接口道,“我家丫头才十岁,就能踩着墙头上的蔷薇花跳过去,比猴子还灵!郭城主说,学会轻功不是为了耍酷,是为了遇到危险能跑,能保护自己和家人。”
猪八戒听得口水直流,再也忍不住,甩开林越的手就冲到一个卖包子的小摊前。小摊的掌柜是个中年妇人,围着青色的围裙,围裙上绣着“侠味斋”三个字。她的包子笼上盖着一块棉巾,棉巾上绣着黄蓉的头像,旁边写着“黄夫人亲传秘方”。
“掌柜的,给俺来十个肉包,不,二十个!”猪八戒拍着肚子大喊,“再给俺说说,你们这儿的叫花鸡、酱牛肉是不是黄夫人传下来的?味道正宗不正宗?”
妇人笑着递给他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客官您是外来的吧?咱们襄阳的‘郭氏酱牛肉’和‘蓉氏叫花鸡’,都是郭城主按照黄夫人的方子改良的,比当年的味道还地道。黄夫人当年的叫花鸡是用泥巴烤的,郭城主嫌泥巴脏,改成了用荷叶包裹,外面涂一层蜂蜜和香料,烤出来的鸡皮酥肉嫩,还带着荷叶的清香。”
她指着不远处的一栋二层小楼,楼面上挂着“侠味斋”的金字招牌,“那就是咱们襄阳最有名的酒楼,掌柜的是黄夫人的徒弟的孙子,做的酱牛肉要用牛腱子肉,加十八种香料卤煮三个时辰,煮好后还要用重物压一夜,切片的时候能看到层层纹理,蘸上特制的蒜泥酱,味道绝了!”
猪八戒接过包子,一口一个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好吃!比墨家的卤牛肉还香!掌柜的,俺跟你说,俺老猪也是个厨子,最擅长做卤味,回头俺给你露一手,保证让你的包子更好吃!”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墨家厨子给他的卤料配方,递到妇人面前。
林越无奈地摇摇头,带着孙悟空和沙僧走进西街。西街是襄阳城最繁华的街道,路面用青石板铺成,石板被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发亮。刚走几步,就被一阵整齐的呼喝声吸引——“哈!嘿!喝!”声音洪亮,充满了朝气。
街边的空地上,用木栅栏围出了一个临时的演武场,数十名少年弟子正在练着基础拳架。他们身着统一的灰色短打,腰间系着黑色的腰带,腰带的颜色代表着他们的等级:白色是入门弟子,黑色是核心弟子,红色是传功弟子。少年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拳风凌厉,脚下的青石板被踩得“咚咚”作响。
演武场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老者,他身着红色腰带,手持一根拐杖,拐杖顶端是一个铜铸的龙头,龙嘴里衔着一颗墨玉——那是丐帮传功长老的信物,代表着他是丐帮在襄阳的最高负责人。老者的头发虽白,却精神矍铄,眼睛炯炯有神,正用拐杖指点着弟子们的动作:“降龙掌法讲究‘刚柔并济’,不是一味地猛打猛冲!你们看这招‘见龙在田’,掌根要稳,像扎在土里的松树;掌心要虚,像捧着一捧水;发力时要如江水奔涌,有起有伏,而非蛮力硬拼!”
老者说着,走到演武场中央的青石旁,深吸一口气,右手缓缓推出,掌心对着青石。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青石上竟缓缓浮现出一个淡淡的龙形掌印,掌印边缘圆润,没有一丝裂痕——这是降龙掌法“控力”的最高境界,将掌力完全融入物体内部,却不破坏其结构,正是林越当年特意指点郭靖的技巧,如今已被丐帮传承下来。
“好掌法!”孙悟空忍不住喝彩,一个箭步跳上演武场,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老丈,你这掌法刚劲不足,要是俺老孙来练,一棒就能拍出真龙虚影,震得这青石粉碎!”
老者闻言转头,见孙悟空身形精瘦、毛脸雷公嘴,却不惊慌,反而捋着胡须笑道:“这位客官看着面生,倒是懂武功。不过降龙掌法的精髓在于‘守’,而非‘攻’。当年郭大侠用这掌法守住了襄阳城,不是靠一掌拍碎多少敌人的兵器,而是靠掌法的‘稳’,守住了城墙,守住了百姓。”他对着孙悟空拱手,“客官若是有兴趣,不妨与老朽切磋一番,让老朽看看客官的高招。”
“切磋就切磋,俺老孙还怕你不成?”孙悟空说着,金箍棒一晃,化作一根普通的木棍,“俺不用法力,只用招式跟你比。”
两人相对而立,周围的弟子和百姓都围了过来,纷纷喊着“张长老加油”“客官小心”。林越站在人群外,笑着摇头——他知道孙悟空的性子,看似莽撞,实则有分寸,不会伤到老者。
张长老率先出手,一掌拍向孙悟空的肩头,正是“见龙在田”。掌风刚猛,却带着柔和的后劲,若是被拍中,只会被震退,不会受伤。孙悟空侧身躲过,木棍横扫,直取张长老的腰间,招式刁钻。张长老不慌不忙,手腕一转,掌势一变,化作“潜龙勿用”,掌风如漩涡般缠住木棍,竟将孙悟空的力道卸去大半。
“好卸力功夫!”孙悟空眼睛一亮,木棍加快速度,招招都是刚猛的招式。张长老却始终以柔克刚,用降龙掌法的“守”字诀化解孙悟空的攻击,偶尔反击一掌,都落在孙悟空的发力点上,让他不得不收招。
三十招过后,孙悟空猛地收棍,哈哈大笑:“痛快!老丈你的掌法真是妙,俺老孙用尽全力,都没能碰到你一根手指头。这降龙掌法的‘守’,比俺老孙的金箍棒还管用!”
张长老也收起掌势,喘了口气:“客官的招式刚猛凌厉,老朽也是拼尽全力才接住。郭城主常说,‘武功无高低,人心有善恶’,客官的招式虽刚,却无戾气,是个好人。”他转头看向林越,眼中露出几分疑惑,“这位先生看着面生,却气度不凡,不知是从何处来?”
就在这时,人群突然分开一条通道,一队身着青色长衫的弟子簇拥着郭破虏走了过来。郭破虏刚处理完汉水的水利事务,青衫上还沾着些许泥渍,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他刚帮渔民修补完堤坝。见到张长老,他立刻上前行礼:“张长老,今日弟子们的掌法练得如何?昨日我让人送来的新石桩,够用吗?”
张长老连忙回礼:“多谢城主关心,新石桩很结实,弟子们练掌正好。对了,这位客官武功高强,与老朽切磋了一番,是位英雄好汉。”他指着孙悟空介绍道。
郭破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当他的视线扫过林越时,身躯猛地一震,像是被雷击中一般,手中的铁尺“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这铁尺不仅刻着郭靖手书的“侠之大者”,背面还刻着黄蓉的小字批注:“靖哥哥,破虏若用此尺教弟子,需记得‘仁心为先’”,是他最珍视的遗物,此刻竟因激动而失手掉落。
周围的弟子和百姓都愣住了——他们从未见过沉稳的郭城主如此失态。郭破虏的大弟子耶律齐连忙上前,想帮他捡起铁尺,却被郭破虏一把推开。他快步上前,目光死死盯着林越,嘴唇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眼前的人,与他记忆中那个踏云而来、剑斩妖魔的仙长,一模一样,只是气质更加温润,却也更加威严。
“您……您的眉心……”郭破虏指着林越的眉心,那里虽无灵光外放,却隐约有金色的誓约道纹流转,“当年您救我的时候,眉心就有这样的光……”
郭破虏快步上前,在林越面前单膝跪地,膝盖与青石板碰撞,发出“咚”的声响,额头紧紧贴在地面,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哽咽:“弟子郭破虏,拜见林仙长!您……您终于回来了!弟子等了您三十年,终于等到您了!”
他身后的弟子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拜见林仙长”。周围的百姓也炸开了锅,卖糖画的老汉扔掉糖勺,趴在地上磕头;卖包子的妇人放下手中的活计,拉着孩子一起跪拜;连刚与孙悟空切磋的张长老,也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眼中满是崇敬——郭靖夫妇当年在临终前,不仅将林越的事迹刻在襄阳城的功德碑上,还让每一个墨家弟子、丐帮弟子都记住林越的样貌,称其为“襄阳的再生父母”,嘱咐后人“凡见仙长,需以父辈之礼相待”。
“仙长,当年您走后,父亲母亲就把您的画像挂在书房,每天都给弟子讲您的故事。”郭破虏抬起头,脸上满是泪水,“父亲说,‘林仙长不仅救了襄阳,更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守护’。母亲说,‘仙长的恩情,不是用言语能报答的,要靠一代代传承下去’。弟子无能,花了三十年才把襄阳治理成您当年期望的样子,让您久等了。”
“起来吧,破虏。”林越弯腰扶起他,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老茧——那是常年练掌与劳作留下的痕迹,掌心的纹路里还嵌着些许泥渍,是刚修堤坝时沾上的。“我当年说过,你若能守住襄阳,守住郭靖夫妇的传承,我定会回来看看。如今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安稳的城,更是一群安稳生活的百姓,你做得比我预期的更好,比你父亲当年做得更全面。”
他转头看向周围跪拜的百姓,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灵光将众人扶起:“大家都起来吧,我不是什么神仙,只是一个路过的守护者。襄阳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郭破虏的功劳,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不是我的。”
百姓们却不肯起身,卖糖画的老汉哽咽着说:“仙长,您不知道,当年蒙古人围城的时候,我们都快饿死了,是您送来了粮食,净化了水源;是您留下的真经,让我们的孩子能学武功保护自己。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这一拜,您受得起!”
林越无奈,只得道:“既然大家心意如此,我便受了这一拜。但我有一个请求,从今往后,不要再称我为仙长,就叫我林先生吧。在这和平的年代,‘仙长’二字太遥远,‘先生’才更亲近。”
百姓们这才肯起身,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郭破虏捡起地上的铁尺,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渍,对林越说:“林先生,弟子已在城主府备好了宴席,都是按照您当年留下的方子做的,您一定要赏光。”
郭破虏引着林越往城主府走,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行礼,孩子们围着郭破虏欢呼,口中喊着“郭城主”“林先生”。一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递给林越一朵刚摘的蔷薇花,声音清脆:“林先生,这是我自己种的花,送给您,您就像花一样好看。”
林越接过蔷薇花,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谢谢你,小姑娘。这花很漂亮,你也很可爱。”
郭破虏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温暖:“林先生,您看,这西街是当年蒙古大军破城的地方,当年这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如今已建成了市集,住着三百多户人家,都是当年幸存的百姓和后来投奔襄阳的人。”他指着路边的一栋青砖瓦房,“那是马大叔的家,当年他还是个婴儿,父母都战死了,是母亲把他抱回来养大的。如今他成了城里最好的木匠,城里的桌椅板凳,大多是他做的。”
他又指着远处的一座学堂:“那边的‘靖蓉学堂’,是弟子为贫苦子弟开办的,不仅教读书写字,还教基础的武功与医术。学堂的先生,有全真教的道士,有丐帮的长老,还有墨家来的学者——弟子与寻秦记世界的墨家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互派弟子交流学习。去年墨家的项墨巨子还派人送来一批机关图纸,弟子按照图纸改良了学堂的桌椅,让孩子们坐着更舒服。”
“您赠的半部《九阴真经》,我们没有藏私,而是挑选心性纯良的弟子传承下去,如今已传至第五代弟子。”郭破虏继续说道,“弟子结合襄阳的防御战,将真经的轻功与降龙掌法结合,改良出适合守城的‘城守十八式’。去年汉水下游的马贼来犯,弟子们用这掌法护住了三个村落,无一伤亡。马贼的头目用的是开山斧,被弟子的‘亢龙有悔’震碎了兵器,却没伤他性命,只是把他交给官府处置——弟子记住了您当年说的话,武功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杀戮的。”
城主府就建在当年郭靖夫妇的旧居基础上,没有雕梁画栋的奢华,反而处处透着简朴与温馨。府门是用普通的榆木做的,门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的“城主府”三个字是郭破虏亲手写的,字迹模仿郭靖的风格,苍劲中带着温和。
走进府内,庭院里种着几株桃树和桂树,桃树是黄蓉当年亲手栽种的,如今枝繁叶茂,桃花落了一地,像是铺了一层粉色的地毯;桂树是林越当年送的,如今已长得比房檐还高,枝叶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庭院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演武场,放着几个石桩和一把木剑——那是郭破虏小时候练功用的,如今他的儿子郭念祖也在这里练剑。
一个约莫八岁的小男孩正拿着木剑,笨拙地练着“见龙在田”,他的动作还很生疏,却学得很认真,额头上满是汗水。见到郭破虏,他立刻停下手中的剑,跑过来抱住郭破虏的腿,喊道:“爹!你回来啦!”
“念祖,快见过林先生。”郭破虏弯腰抱起儿子,指着林越介绍道,“这位就是爷爷和奶奶常说的林先生,是咱们襄阳的大英雄。”
郭念祖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林越手中的蔷薇花,认真地说:“林先生,你是不是会飞?爷爷的手记里说,你当年是踩着云来的。”
林越笑着点头,抬手让蔷薇花在掌心轻轻旋转:“我会飞,但我更希望,你们永远不需要我飞着来救你们,因为你们自己就能守护好自己的家。”
正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襄阳守城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当年蒙古大军的进攻路线,用金色标注着林越当年助战的位置,用绿色标注着如今的市集与学堂。图的下方,放着一个玻璃罩,里面陈列着郭靖的铁弓、黄蓉的银针,还有林越当年留下的丝帛残片——那是《九阴真经》的初稿,上面还有林越的墨渍。
“这都是弟子特意让人整理的,为的就是让后人记住,襄阳的和平来之不易,是靠一代代人的守护换来的。”郭破虏指着玻璃罩说,“每年的感恩节,弟子都会带着全城的百姓来这里祭拜,告诉他们爷爷、奶奶和您的故事。”
“林先生,您当年赠的《九阴真经》改良版,我们一直妥善保管着,从未有过遗失或篡改。”郭破虏引着林越走进书房,书房不大,却收拾得很整齐。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有儒家的经书,有道家的丹经,还有墨家的机关图纸。书架的最上层,放着一个紫檀木盒,木盒的表面刻着精美的花纹,是郭靖夫妇的画像。
“这木盒是用千年沉香木做的,防潮防虫,是弟子特意让人从岭南运来的。”郭破虏从书架后的暗格中取出钥匙,打开木盒,“真经的每一页都用蚕丝纸重新誊写过,附上了历代传人的注解,这样就算原卷损坏,传承也不会断绝。”
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页丝帛,首页的字迹正是林越当年所写,笔锋锐利却不失温和,上面写着“九阴真经·疗伤篇(改良版)”。旁边是郭靖的批注,字迹苍劲:“仙长所补心法,可活死人肉白骨,当年我中蒙古奇毒,便是靠此心法痊愈。此功当用于救死扶伤,不可用于争斗,违者逐出襄阳,永不录用。”
再往后,是黄蓉的批注,字迹娟秀:“靖哥哥所言极是,此功若用于争斗,便失了仙长赠功的本意。我已将心法中的‘发力法门’修改,使其更适合女子与孩童修炼,可用于自保,不可用于伤人。”
最下面的几页,是郭破虏与弟子们的心得体会,字迹各不相同,却都透着认真与敬畏。其中一页上,画着几个小人,是用简笔画的形式,演示着心法的动作,旁边标注着“此招适合孩童,发力点在腰腹”——这是郭破虏为了让学堂的孩子更容易学习,特意做的注解。
林越拿起丝帛,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郭靖夫妇的温度。他翻到“疗伤篇”的中间部分,看到郭破虏的一段长注解:“去年江南水灾,弟子带着二十名弟子前往灾区救援。当时有一名三岁的孩童被洪水冲走,救上来时已没了呼吸。弟子用此心法为他疗伤,将内力缓缓注入他的体内,三个时辰后,孩童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注解的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脚印,是那名孩童长大后留下的,旁边写着“孩童名唤水生,如今已五岁,认弟子为义父,立志长大后要学武功,像弟子一样救死扶伤”。
“心法需以‘仁心’催动,心浮气躁者练之无效,心术不正者练之会走火入魔。”郭破虏在一旁解释道,“前年有一个丐帮弟子,想偷学心法用于争斗,结果练到一半就走火入魔,经脉尽断。弟子按照父亲的遗训,将他逐出了丐帮,让他去灾区服务五年,赎罪。如今他已改过自新,在灾区救了不少人。”
林越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你们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当年的期望。真经的传承,不只是文字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递。你们把‘仁心’融入心法,才是真正掌握了真经的精髓。”
“降龙十八掌的传承,我们也设立了严格的规矩,绝对不会让掌法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中。”郭破虏又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厚厚的书册,书册的封面是用牛皮做的,上面写着《降龙掌法传承录》,字迹是郭靖的手书。
他翻开传承录,里面记录着每一代传人的姓名、年龄、心性、功绩,还有他们的手印——每一个传人在继承掌法前,都要按上手印,立下血誓。“传功前需经过‘三试’,只有通过三试,才能学习完整的掌法。第一试‘仁心’,需在灾区或贫困地区服务三个月,帮助百姓解决困难;第二试‘勇气’,需参与一次抵御匪患或救灾的行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百姓;第三试‘忠诚’,需在郭靖夫妇的灵位前立誓,永远守护襄阳,守护百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郭破虏指着传承录上的一个名字:“这是弟子的大弟子耶律齐,是耶律楚材的后人。当年他带着族人来投奔襄阳时,正值关中大旱,他主动申请去灾区服务,三个月里,他每天都帮百姓挑水、种粮,自己却只吃半块干粮。有一次,他为了救一个被困在洪水里的老人,差点被洪水冲走。抵御马贼时,他用刚学的基础掌法,独自挡住了五个马贼,保护了十几个百姓。通过三试后,弟子才传他完整的降龙十八掌。”
他又翻到另一页,指着一个叫“马小三”的名字:“这是一个孤儿,当年在灾区被弟子救回来。他十三岁通过三试,十四岁就跟着耶律齐驻守汉水,用降龙掌法击退过七波马贼,保护了沿岸的渔民。如今他才十八岁,已是丐帮的核心弟子,负责教学堂的孩子练基础掌法。”
孙悟空凑过来,翻看了几页《九阴真经》和《降龙掌法传承录》,眉头一挑,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这武功虽无灵气,却很是精妙。尤其是九阴真经的轻功心法,比天庭的‘踏云步’更适合凡人,脚步轻盈,还能在狭小的空间里灵活闪避。俺老孙刚才在演武场看到那些姑娘练的轻功,身形灵动得像蝴蝶,若是用来躲避天魔的黑气攻击,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孙先生说得没错。”郭破虏笑道,“去年有个游方道士路过襄阳,说北方的草原上出现了‘黑气’,黑气所到之处,草木枯萎,人畜生病。弟子觉得此事蹊跷,便让弟子们将轻功与掌法结合,练出了‘游龙闪避术’——用九阴真经的轻功躲避攻击,用降龙掌法的‘守’字诀护住要害,若是真有妖魔来犯,百姓也能有自保之力。”
他从书架上取出一张图纸,递给林越:“这是弟子根据‘游龙闪避术’绘制的防御图,若是襄阳遇到危险,弟子会让百姓躲进城墙的暗堡,弟子们则在城墙上用‘游龙闪避术’与敌人周旋,配合墨家送来的连弩,应该能守住襄阳。”
林越接过图纸,图纸上标注着城墙暗堡的位置、连弩的摆放角度,还有弟子们的防守路线,绘制得非常详细。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红点:“这里是城墙的薄弱环节,当年蒙古人就是从这里破城的,你用暗堡和连弩加固,很好。不过若是遇到天魔的黑气,连弩的箭头需要用阳气重的材料炼制,比如桃木、朱砂,这样才能净化黑气。”
“多谢林先生指点,弟子记下了。”郭破虏连忙拿出笔墨,在图纸上标注下来,“弟子会立刻让人收集桃木和朱砂,炼制新的箭头。”
正说着,猪八戒的声音从庭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满足和油腻:“师父!郭城主家的厨子手艺真是绝了!这酱牛肉炖得软烂入味,入口即化;这叫花鸡用荷叶包着,还加了桂花蜜,皮酥肉嫩,比俺老猪在高老庄做的还好吃!”
猪八戒快步走进书房,手里还捧着一个食盒,食盒里装着几块酱牛肉和一只啃了一半的叫花鸡。他的嘴角和胡须上都沾满了油渍,活像个刚偷吃完东西的顽童。“郭城主,俺老猪也不能白吃你的,这是俺的独家卤牛肉秘方,里面加了俺从灵山带来的桂花蜜和墨家的香料,你让厨子照着做,保证让你的酱牛肉成为天下第一好吃的酱牛肉!”
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张油纸,油纸上面用木炭写着密密麻麻的配方,还有一些画出来的调料图案——那是他特意让沙僧帮忙写的,因为他自己不会写太多字。“你看,这一步要加三勺桂花蜜,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太甜,少了没香味;这一步要卤三个时辰,时辰不到,牛肉不烂,时辰过了,牛肉就散了。”
郭破虏笑着接过秘方,认真地看了起来:“多谢猪先生,弟子会立刻让人把秘方交给‘侠味斋’的掌柜,让全城的百姓都尝尝猪先生的手艺。”他转头对门外喊道,“来人,把厨房刚做好的酱牛肉和叫花鸡装两盒,送给猪先生带走。”
“不用不用,俺老猪自己拿!”猪八戒连忙摆手,眼睛却瞟向了门外的食盒,“俺老猪还要留着路上吃,玄冰界那地方全是冰,肯定没啥好吃的,有这些酱牛肉,俺老猪就不怕饿肚子了。”
林越无奈地摇摇头,对郭破虏说:“破虏,我们此次来,除了回访故人,见证传承,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我们接下来要去一个叫玄冰界的地方,那里被天魔的黑气侵蚀,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天魔的黑气能污染生灵的心智,让他们变得暴戾嗜血,还能削弱修士的灵力。”
他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上萦绕着淡淡的黑气,是他从玄冰界的边界收集到的:“这就是天魔的黑气,寻常的兵器和武功对它无效,只有蕴含‘仁心’和‘信念’的力量才能净化它。你传承的九阴真经和降龙掌法,都蕴含着郭靖夫妇的‘侠道信念’,还有襄阳百姓的‘守护信念’,这种力量正是净化黑气的关键。”
郭破虏接过黑色石头,只觉得入手冰凉,一股暴戾的气息顺着指尖涌入体内,让他忍不住皱起眉头。他运转九阴真经的内力,一股温和的力量从丹田升起,将暴戾气息驱散,石头上的黑气也淡了几分。“林先生,您的意思是,弟子的武功能净化这种黑气?”
“不仅是你的武功,还有你传承的‘侠道信念’。”林越解释道,“天魔的黑气靠吸食负面情绪为生,而你们的‘为国为民’的信念、‘救死扶伤’的仁心,都是负面情绪的克星。我希望你能将九阴真经的疗伤心法和降龙掌法的‘守’字诀记录下来,交给我,我将其融入我的誓约之力,这样就能更好地净化玄冰界的黑气,拯救那里的百姓。”
“孙仙长说得没错。”郭破虏笑道,“去年有个游方道士路过襄阳,说北方有‘黑气’作祟,我便让弟子们将轻功与掌法结合,练出了‘游龙闪避术’,若是真有妖魔来犯,也能有自保之力。”
正说着,猪八戒的声音从庭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满足:“师父!郭城主家的厨子手艺真好,这酱牛肉比墨家的还香,还有这叫花鸡,皮酥肉嫩,俺老猪一口气吃了两只!”他手里还捧着一个食盒,快步走进来,“郭城主,俺老猪也不能白吃你的,这是俺的卤牛肉秘方,你让厨子照着做,保证更好吃!”
郭破虏笑着接过秘方:“多谢猪仙长,我这就让人送到‘侠味斋’,让全城百姓都尝尝。”他转头对林越说,“仙长,今日正好是襄阳的‘感恩节’,是为了纪念当年郭大侠夫妇与仙长守护襄阳的日子,晚上城中心有灯会,还有百姓自发组织的歌舞,您一定要留下来看看。”
林越没有拒绝,他想去看看,自己当年守护的土地,如今是怎样的热闹景象。傍晚时分,襄阳城的灯笼次第亮起,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孩子们提着花灯奔跑,笑声传遍全城。演武场上搭起了戏台,上演着郭靖守襄阳的戏码,台下的百姓看得热泪盈眶,不时鼓掌叫好。
郭破虏陪着林越坐在戏台旁,手中拿着一碗桂花酿:“仙长,这桂花酿是用您当年留下的方子酿造的,用的是鹿门山的金桂,口感清甜,您尝尝。”林越接过酒碗,浅酌一口,桂花的清香与酒的醇厚在舌尖交织,眼前的热闹景象与当年战火纷飞的襄阳重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当年我以为,守护是拼尽全力的厮杀,是守住一座城的悲壮。”林越望着台上的郭靖形象,轻声道,“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守护,是让这座城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是让传承能延续下去,是让孩子们能在灯下欢笑。你做到了,破虏,比我和你父亲都做得好。”
郭破虏眼眶一红,躬身道:“这都是仙长与父亲的功劳,弟子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父亲当年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弟子一直记着,如今襄阳不仅是一座城,更是周边百姓的‘乐土’,只要有弟子在,就不会让战火再烧到这里。”
夜深人静时,林越独自来到城外的鹿门山山坡上静坐。晚风拂过,带来城中的炊烟气息与孩童的睡梦中的呓语,远处的汉水如一条银色的带子,静静流淌。他闭上眼睛,识海之中响起面板提示音,比之前更显平和,带着侠道传承的温暖:【检测到射雕世界侠道传承圆满——九阴真经与降龙十八掌传承有序,传人坚守“为国为民”初心,襄阳成为人间乐土,符合“守护之责”深化条件】
【奖励发放:大罗心境 + 0.4%,当前心境进度:13.1%】
【心境提升效果:1. 对“守护之责”的理解深化——守护=守护土地+守护百姓+守护精神;2. 誓约之力亲和力提升15%,可调动凡界百姓的“信念之力”对抗天魔;3. 心境稳定性大幅提升,天魔的戾气干扰效果降低50%】
【附加效果:1. 获得“侠道认可”被动buff——射雕世界武林人士对您好感度max,可调动襄阳城防御力量与武林资源;2. 获得“降龙共鸣”主动技能——您的鸿蒙大罗剑可临时融入降龙掌法刚劲,形成“降龙剑”形态,提升群体攻击能力;3. 九阴真经心法共鸣——您可将九阴疗伤心法与先天不灭灵光结合,提升疗伤效果】
提示音消散,林越只觉得眉心的誓约道纹与天地融为一体,周围的草木气息、流水声、炊烟味都变得无比清晰,他能感受到每一个襄阳百姓心中的安宁与感恩,这些情绪化作柔和的力量,融入他的大罗道果。他终于明白,大罗金仙的心境,并非在孤高的仙山上修炼而成,而是在人间的烟火气中,在守护的传承中,不断圆满。
“师父,该走了,玄冰界的警示光点更亮了。”沙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恭敬。林越睁开眼,看到孙悟空正把玩着郭破虏送的“降龙木杖”,猪八戒则抱着一大包酱牛肉和叫花鸡,脸上满是满足。
他起身,对着襄阳城的方向拱手一礼——这一礼,敬郭靖夫妇的悲壮,敬郭破虏的坚守,也敬每一个在和平中努力生活的百姓。郭破虏带着弟子们在城门口送行,手中捧着一枚刻有“襄阳守护”的令牌:“仙长,若有任何差遣,只需将令牌出示,襄阳城的百姓与弟子,必赴汤蹈火!”
林越接过令牌,纳入储物戒中,笑着点头:“放心,我会守护好更多的‘襄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