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人穿过长城关口,凛冽的风突然变得柔和 —— 眼前的景象从连绵的山地骤变为无垠的草原,青绿色的草浪像海洋般铺向天际,白云低悬在湛蓝的天空下,仿佛伸手就能触碰。远处的羊群如散落的珍珠,在草甸上缓缓移动,牧民的歌声顺着风飘来,带着草原特有的辽阔与悠扬。林越站在关口,衣角被风猎猎吹动,丹田中平稳流转的气感竟随这草原的气息轻轻震颤,连心胸都觉得开阔了几分。
“到了!这就是蒙古草原!” 郭靖勒住马绳,声音里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他翻身下马时动作格外轻快,伸手抚摸着马颈的鬃毛,“前面就是铁木真兄的部落,咱们先去安顿 —— 我早就让人备好了温顺的好马和称手的弓箭,等你歇够了,咱们就开始学骑射。”
黄蓉也跟着下马,好奇地弯腰拨弄着脚边的青草,指尖沾了些草叶的露水:“哇!草原的草比桃花岛的茅草软多了!空气里都是青草的香味,比海边的咸腥味好闻多了!” 她转头看向林越,眼中闪着兴奋的光,“林兄,等你学会骑射,咱们可以一起去草原深处找野果子,听说蒙古的沙棘果又酸又甜,可好吃了!”
林越笑着点头,目光却被远处奔驰的牧民吸引 —— 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飞驰,手中的弓箭时而举起,转眼间就能射中远处的猎物。“郭兄,蒙古骑射和中原武学差别大吗?” 他忍不住问道,心中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
“差别不小呢!” 郭靖一边牵马一边解释,“中原射箭讲究‘静中取准’,多是站在原地瞄准;蒙古骑射却要‘动中求稳’,得在马跑起来的时候射箭,还要应对猎物的移动。不过你有内功基础,学起来肯定比旁人快 —— 骑马和练内功一样,都要‘顺气自然’,你只要找到节奏,很快就能上手。”
当晚,三人在铁木真的部落里受到了热情款待。蒙古包内,铜炉里烧着牛粪,温暖的火光映得帐篷格外明亮。牧民们端上了烤全羊和马奶酒,烤全羊的外皮烤得金黄酥脆,用刀切开时还冒着热气,肉汁顺着刀刃流淌;马奶酒装在银碗里,喝起来清甜爽口,咽下后丹田处竟泛起一阵温热,让白天赶路的疲惫消散了大半。林越喝了两碗,只觉得气感在经脉中流转得更顺畅了,连内功修炼时的滞涩感都减轻了几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草原上还带着几分凉意,郭靖就提着弓箭来找林越。两人来到部落外的空地上,郭靖牵来两匹黑马 —— 左边那匹毛色油亮,四肢粗壮,正是他常骑的 “踏雪”;右边那匹体型稍小,眼神温顺,耳朵时不时轻轻晃动,看起来格外乖巧。“这匹叫‘追风’,是部落里最温顺的马,专门给初学者骑的。” 郭靖扶着林越的胳膊,帮他踩着马镫上马,“你先坐稳,双手握住缰绳,拇指在上,四指在下,不要握得太紧 —— 马能感受到你的力道,你握得越紧,它越容易紧张。”
林越按照郭靖的指导坐稳,刚想调整姿势,追风突然轻轻动了动,他顿时有些慌乱,双手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郭靖见状,连忙按住他的手:“林兄,放松!你试着深呼吸,像练内功时那样调整气息 —— 吸气时感受马的呼吸,呼气时让身体随着马的起伏轻轻晃动,把自己和马的节奏合在一起。”
林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的气感上。他按照郭靖说的,把内功的吐纳节奏融入骑马 —— 吸气时,气感顺着经脉流向四肢,让身体变得放松;呼气时,气感回流丹田,帮助他稳住重心。渐渐地,他不再紧张,追风也感受到了他的放松,轻轻迈着步子在空地上行走,马蹄踩在草地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
“很好!” 郭靖骑着踏雪跟在旁边,语气中满是鼓励,“现在试着让马走快一点,用脚跟轻轻碰一下马肚子 —— 记住,只要轻轻一碰,不用用力,马很聪明,知道你的意思。”
林越小心翼翼地用脚跟碰了碰马肚子,追风立刻加快了速度,从慢走变成了小跑。风从耳边吹过,带着草原的凉意,周围的景色在眼前快速移动,林越只觉得又刺激又紧张。他按照郭靖的指导,身体随着马的起伏上下晃动,气感在经脉中轻轻流转,像一双无形的手在调整他的重心。刚开始还偶尔会晃一下,练了大约半个时辰后,他已经能稳稳地坐在马背上,甚至能让追风按照他的指令转弯、停下。
“接下来学射箭!” 郭靖见林越骑马已经熟练,便从背上取下一把弓箭 —— 这是一把蒙古特制的牛角弓,弓臂是用黑色的牛角制成,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弓弦是用牛筋拧成的,摸起来格外坚韧。“蒙古弓比中原的弓拉力大,你刚开始不用拉满,先找到发力的感觉。” 郭靖将弓箭递给林越,自己则站在他身边,手把手地调整姿势,“左手握住弓臂的中点,食指和中指夹住弓身,右手拉弦时,要让弓弦贴住脸颊,眼睛瞄准目标,三点一线才能射准。”
林越按照郭靖的指导举起弓箭,左手刚握住弓臂,就觉得有些吃力 —— 这把弓的重量比他想象中重多了,手臂很快就开始微微发抖。郭靖见状,从身后扶住他的左臂:“你试着把丹田的气感引导到手臂上,用气感支撑力量,不要只用肌肉发力 —— 内功就是用来‘借力’的,你把气感运到手臂,就能轻松多了。”
林越点点头,集中注意力引导气感 —— 丹田中的温热感顺着带脉流向左臂,手臂顿时觉得充满了力量,发抖的症状也消失了。他深吸一口气,拉着弓弦向后退,直到弓弦贴住脸颊,眼睛瞄准远处的草垛 —— 那是一个用干草堆成的靶子,中间插着一根红色的木棍,作为瞄准的目标。“拉弓时吸气聚气,放箭时呼气送气,让气感跟着箭一起出去。” 郭靖在一旁提醒。
林越屏住呼吸,在呼气的瞬间松开右手 —— 箭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嗖” 地一声射了出去,虽然没有射中中间的木棍,却也射在了草垛上,离目标只有不到一尺的距离。“好!第一次就能射中草垛,比我当初厉害多了!” 郭靖忍不住欢呼,“我当初练了三天,箭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还是铁木真兄手把手教我,才慢慢找到感觉。”
林越心中一喜,又连续射了几箭。刚开始,箭要么偏左,要么偏右,有时还会射高。但他没有着急,而是按照郭靖说的,每次射箭后都回想刚才的动作 —— 气息是否平稳,气感是否顺畅,姿势是否标准。渐渐地,他找到了窍门:拉弓时,气感要集中在左臂,保持弓身稳定;瞄准后,气感顺着右臂流向指尖,放箭时让气感带着箭一起飞向目标。到了中午,他已经能连续三箭射中草垛中间的木棍,拉弓的力量也从最初的 15 公斤提升到了 20 公斤,手臂却不像刚开始那样酸胀。
就在林越专注练习时,眼前的面板弹出淡蓝色提示,详细记录了骑射技能的学习进度与属性变化,让每一点进步都清晰可见:
【检测到宿主完成 “蒙古骑射基础训练”(骑马平衡 + 静态射箭 + 动态衔接),技能适配与熟练度显着提升,同步触发属性增长!
骑射技能(蒙古式):
技能适配逻辑:
初始状态:“骑射(保留):入门 18.5%”(基于中原武学 “精准控制” 基础的适配度,仅能完成静态射箭);
适配调整:因蒙古骑射 “力量主导 + 动态平衡” 特性,适配度暂降至 15.3%(主要差异:中原射箭依赖手腕微调,蒙古骑射依赖手臂力量与身体平衡,需重构发力习惯);
适配优化:通过 2 小时 “气感借力” 练习,重新建立 “内功 - 骑射” 适配逻辑(用气感支撑手臂力量,用吐纳节奏同步马的起伏),适配度回升至 20.1%,为后续熟练度提升奠定基础。
熟练度提升细节(2 小时累计练习):
骑马模块:完成 “慢走(30 分钟)→小跑(40 分钟)→转弯急停(20 分钟)” 训练,平衡成功率从 60% 提升至 90%,其中 “小跑状态下无摇晃” 时长从 5 分钟延长至 25 分钟,可在小跑时稳定调整缰绳力度;
射箭模块:累计射箭 50 次,射中率从 20%(前 10 箭仅 2 中)提升至 65%(后 40 箭 26 中),10 米外草垛中心(直径 30 厘米)命中 10 次,拉弓稳定时间从 3 秒延长至 8 秒,箭速标准差从 15% 降至 8%(气感辅助力量控制效果显着);
衔接模块:完成 “骑马 + 持弓”“小跑 + 拉弓”“小跑 + 射箭” 三级衔接训练,从初始 “骑马时无法持弓” 到 “小跑时 10 秒内完成拉弓射箭”,动作衔接时间从 3 秒缩短至 1 秒,无 “射箭时马身晃动导致脱靶” 情况。
属性提升与实战关联:
力量属性:6.0\/10→6.5\/10(+0.5),具体表现为:
基础力量:可轻松拉满 20 公斤牛角弓(此前 15 公斤即显吃力),连续拉弓 10 次后手臂酸胀感仅为初始的 30%;
动态力量:小跑状态下拉弓时,手臂抗颠簸能力提升,弓身晃动幅度从 ±3 厘米降至 ±1 厘米,为精准射箭提供稳定基础。
协调属性(隐性激活):5.8\/10→6.2\/10(+0.4),核心提升:
肢体协调:骑马时 “手(握缰绳)- 脚(踩马镫)- 腰(调整重心)” 配合流畅度提升,无 “顾此失彼” 情况;
动静协调:实现 “马的动态 - 箭的静态 - 人的气感” 三者同步,可在马起伏的瞬间判断最佳射箭时机(如马前蹄落地时放箭,命中率提升 40%)。
现存问题与优化方向:
高速适配:快跑(时速 20 公里)状态下射箭命中率仅 30%(马身颠簸导致瞄准偏差),需增加 “快跑平衡训练”(用沙袋绑在手臂,模拟拉弓重量,练习快跑时的重心稳定);
力量控制:拉弓力度波动 ±1 公斤(导致箭速差异),需通过 “分级拉弓练习”(18 公斤、19 公斤、20 公斤交替训练,感受气感与力量的匹配度);
目标适应:当前仅能射固定目标,需引入 “动态靶训练”(让部落少年骑马拖着草靶移动,练习预判目标轨迹),为草原狩猎实战做准备。】
林越放下弓箭,从马背上跳下来,活动了一下手臂 —— 虽然有些酸胀,却比他预想中轻松很多,这多亏了气感在经脉中流转,缓解了肌肉的疲劳。他看向远处的草垛,十几支箭插在上面,其中 10 支精准地射中了中间的木棍,心中满是成就感。
“林兄,你进步真快!” 郭靖走过来,递给他一条羊毛毛巾,“才练了一个上午,就能在小跑时射中目标,比部落里的少年厉害多了 —— 他们大多要练两三天,才能达到你现在的水平。”
林越接过毛巾擦了擦汗,笑着说:“都是郭兄指导得好!要是没有你教我‘气感借力’,我现在还在跟弓箭较劲呢!对了,什么时候能学快跑射箭啊?我想早点学会,跟你们一起去狩猎。”
“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郭靖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咱们先练快跑平衡,等你能在快跑时稳稳地握住弓箭,再学快跑射箭。狩猎不急,草原上的猎物多着呢,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去猎一只鹿,烤鹿肉吃!”
两人正说着,黄蓉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食盒里飘出奶茶的香味:“你们练了这么久,肯定饿了!快过来歇歇,我跟部落的阿妈学做了奶茶,还烤了奶饼,你们尝尝!” 她打开食盒,里面放着三个银碗,碗里的奶茶冒着热气,旁边还有几块金黄的奶饼,“阿妈说,喝奶茶能补充体力,还能暖身子,草原上的人早上都要喝一大碗呢!”
林越端起银碗,喝了一口奶茶 —— 温热的奶茶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奶香和盐味,瞬间缓解了口干舌燥,丹田处的气感也变得更活跃了。他咬了一口奶饼,口感酥脆,带着奶香味,比中原的烧饼更有嚼劲。“真好吃!” 林越忍不住称赞,“黄姑娘,你学东西真快,这奶茶比我在蒙古包里喝的还香!”
黄蓉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那当然!我可是跟着阿妈学了半个时辰呢,连放多少盐都记下来了!对了林兄,等你学会骑射,咱们可以一起去草原上看日出,听说蒙古的日出可美了,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时候,整个草原都金灿灿的!”
林越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草原 —— 风轻轻吹过,草浪翻滚,远处的羊群还在缓缓移动,牧民的歌声又一次飘了过来。他知道,蒙古草原的历练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骑射技巧等着他学习,更多的草原美景等着他欣赏。而自己的武学之路,也将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像草原的草一样,不断生长,不断拓宽。
接下来的几日,林越每天都跟着郭靖练习骑射。他的进步越来越快:第二天,就能在快跑时稳稳地握住弓箭;第三天,成功在快跑状态下射中 10 米外的草垛;第五天,已经能射中 15 米外移动的草靶,骑射技能的熟练度提升到了 35.2%,力量属性也涨到了 6.8\/10。
这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原上,将草甸染成了金黄色。郭靖看着林越在草原上飞驰,手中的弓箭时而举起,转眼间就能射中移动的草靶,眼中满是欣慰:“林兄,明天咱们去草原深处狩猎!那里有鹿、兔子,还有狐狸,正好让你试试实战中的骑射技巧 —— 狩猎和练靶不一样,猎物会跑会躲,更能锻炼你的反应速度。”
林越勒住马绳,追风停下脚步,他回头看向郭靖,眼中满是兴奋:“好!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咱们明天一定要猎到一只大鹿,好好尝尝烤鹿肉的味道!”
夕阳渐渐落下,草原上的风变得温柔起来。林越骑着追风,在草原上慢慢行走,心中满是期待 —— 他知道,明天的狩猎,将是他骑射技能的第一次实战,也是他蒙古草原历练中最重要的一课。而这一课,将让他的武学之路,迈出更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