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汤桶稳坐在熊熊燃烧的灶眼之上,桶内原本平静的冷水,在猛火的持续攻势下,开始泛起细密的涟漪。渐渐地,细微的气泡如串串珍珠,自桶底悄然升腾。林小风手持一把尺半长的特制不锈钢炒勺,肃立在桶边,身形挺拔,目光如炬,凝视着桶内初现的变化,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一位审视沙场、即将下达决战号令的将军。
他并未将所有备好的食材一股脑儿投入桶中慢炖。为了追求极致的香气和层次丰富的复合风味,他严格遵循古法,动用了“红哨”这一关键步骤。只见他取出一部分早已斩件的老母鸡块、老鸭块以及厚实的猪肘肉,移步至旁边的炒锅前。锅中预先烧热的少量上好猪油滋滋作响,食材倾入的瞬间,热烈的煸炒开始了。伴随着不停的翻炒,鸡肉与鸭皮下的油脂被逼出,肉质表面逐渐染上诱人的金黄焦边,一股混合着动物脂肪醇厚焦香的热浪顿时在厨房里炸开,香气扑鼻。
【李默内心oS:】“‘红哨’启动!此为‘武火炼形’,以猛火霸道之力,激发出这些天地灵物最深层的脂香与潜藏的焦香!此乃定鼎汤魂之无上基石!”
煸炒至恰到好处的食材被迅速转移至那口巨大的汤桶中,与桶内其他未经煸炒的食材汇合。此时,桶内已是波澜壮阔,大面积的水域沸腾翻滚,浓郁的血沫和灰白色的杂质随着剧烈的翻涌不断析出,聚集在汤面。林小风眼疾手快,操起手边的细网漏勺,手腕沉稳,动作精准,像一位耐心的雕刻家,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地掠去表面的浮沫。这个过程枯燥而耗时,整整持续了近半个时辰,直到沸腾的汤汁渐渐变得清亮,不再有大量的杂质涌出,方才告一段落。
“初期这浮沫,乃是血肉脏腑残留之物,腥臊之源,务必撇除干净,否则就如白璧微瑕,功亏一篑,汤色的清澈、口感的纯净都将大打折扣。”林小风一边操作,一边对身旁认真观摩的王叔解释道。王叔重重地点头,目光紧紧跟随林小风的每一个动作,努力将每一个要点刻印在脑中。
当初期的浮沫被彻底撇清,林小风迅速将灶火调小,转为安稳的中小火,让沸腾的汤汁逐渐平息下来,最终保持在一种稳定的微沸状态——汤面只有细密如虾眼的小气泡连绵不绝地冒出,轻微地“咕嘟”着,而非先前那般剧烈翻滚。
“从现在起,直至汤成,须得维持住这个火候,历时至少三天三夜。”林小风的声音平淡无波,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一旁的林国栋和李默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三天三夜?!灶火不熄?!且不说这得耗费多少燃气,单是这需要人时刻看守的强度,血肉之躯如何能承受?
“这期间,容不得半点松懈,需有人寸步不离,及时撇去偶尔冒出的零星浮沫,以及随着熬煮逐渐析出的、金黄色的浮油。”林小风继续补充,语气不容置疑,“火候是关键,大了,汤体易浑浊;小了,食材内的鲜味物质便无法充分萃取释放。”
“我来!”林小风毫不犹豫,斩钉截铁,“这三天,我便以此厨房为家。”
“胡闹!”林国栋立刻出声反对,脸上写满了心疼,“三天不眠不休?便是铁打的金刚也熬不住!爹跟你轮换着来!”
王叔也踏前一步,瓮声瓮气却态度坚决地道:“东家,俺力气大,也能帮着看火。”
李默更是拍着胸脯,高声道:“风哥!算我一个!我向来夜猫子,精神头足,后半夜我来值守最合适!”
望着众人眼中真切的关怀,林小风心头涌过一阵暖流,但他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店里的生意是根本,‘穷鬼套餐’一日不能停。熬制这高汤,最重经验火候,其间细微变化,非经年累月难以把握。你们各有职责,且放心,我自有分寸,撑得住。”
众人知他性子执拗,一旦决定,九头牛也拉不回,加之他所言确有道理,店中生意也确实需要人打理,只得将担忧压下,不再强求。
于是,从这一刻起,林小风真正将自己“钉”在了这方寸厨房之内。他在角落支了个简单的地铺,灶台边摆放好闹钟。自此,他进入了一种不眠不休的守候状态。每隔一个时辰,闹钟一响,他便立刻起身,先是仔细观察汤面气泡的大小与密度,用手背感受桶壁的温度,再用长勺伸入桶底,轻柔地搅动数下,防止食材沉底粘锅。同时,他用小勺精准地撇去汤面上新溢出的少许浮沫以及那一层澄澈金黄、凝聚了浓郁香气的浮油。
第一天过去,汤桶内散发出的香气已然发生了质变,从初始的清淡转为极其浓郁醇厚。那是一种多种肉类精华与干货风味长时间融合后形成的、复杂而温暖的复合鲜香,它霸道地弥漫在“林记”小店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穿透门缝,丝丝缕缕地萦绕在门外的小街上。
第二天,那香气愈发深沉内敛,仿佛拥有了实质的重量,钻进人的鼻腔,直抵心脾,勾得腹中馋虫蠢蠢欲动。许多熟客进门便忍不住深深呼吸,好奇地打听:“林老板,您这后厨是藏了什么宝贝仙丹?这香味,也太勾魂摄魄了!”李默依照林小风的交代,总是笑着敷衍过去,只说是为即将到来的美食节秘密研发的新品在试制。
及至第三天,那香气已浓郁精纯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它不再仅仅是诱人的“香”,更带着一股强烈的“鲜”的冲击力,仿佛能穿透味蕾的想象,直击灵魂。每一个路过店门外的行人,都情不自禁地放缓脚步,贪婪地深吸几口气,脸上露出陶醉而又疑惑的神情,相互议论着这异香的来源。
【李默内心oS:】“三天三夜!周天运转不息!风哥这是以自身为引,沟通凡尘地火,熬炼这一锅‘乾坤至鲜汤’啊!看这异象纷呈(香气弥漫),已然引动天地气息共鸣(路人驻足)!此汤若成,定然惊天地而泣鬼神,非凡品所能及也!”
整整七十二个小时,林小风几乎未曾合眼。他的眼眶深陷,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脸颊也消瘦了些许,但一双眸子却亮得惊人,精神处于一种高度紧绷又异常清醒的状态。他仿佛与那锅汤融为一体,能敏锐地感知汤汁最细微的稠度变化,能听辨那“咕嘟”声里蕴含的火候密码。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执着守候,倾注的是全部的心神与耐力,只为淬炼出那一碗至清、至纯、至鲜的极致汤底。
当时钟的指针悄然重叠在第三日的黄昏时分,林小风站在汤桶边,凝视着桶内那已呈现出如脂似玉的奶白色、香气也酝酿至巅峰的精华,心中明了,“毛汤”阶段,总算功成。
但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才是最考验耐心、眼力和技巧的巅峰技艺——“扫汤”。
真正的化平凡为神奇,点石成金,此刻才刚要拉开它神秘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