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蒙德学院,“标准法术模型审定委员会”的专用会议室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凝结出水滴。高耸的穹顶下,魔法灯的光芒洒落在长长的黑曜石会议桌上,映照出泾渭分明的两派身影。
长桌一侧,是以林可为首的改革派核心。他们面前堆放着厚厚的、写满了复杂公式、几何图形和能量流线图的稿纸,每个人的眼神都如同最精密的炼金仪器,锐利而专注,专注于逻辑与数据构筑的世界。
另一侧,则是以哈罗德大法师为首的保守派学者。这位须发皆白、身披古老星辰法袍的老者,在古典咒文学领域拥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他和他身旁的几位同样年迈的法师,面前摊开的是泛黄的羊皮卷与珍贵的手抄古籍,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一丝不易动摇的固执。
而埃利奥特导师,则有些坐立不安地坐在长桌的末端,像一叶在两大思潮激荡的漩涡中摇摆不定的小舟。作为低年级教学工作的实际负责人,他亲眼见证了新方法的卓着成效,内心已然倾斜,但数十年来对哈罗德大法师等前辈的敬仰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又让他难以彻底割舍过去。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标准法术构建指南·第一卷(零至一环)》中,对一个最基础的零级魔法——“微光照明”的最终描述定稿上。
林可身侧的一位年轻研究员,指着利用幻术魔法投射在空气中的、被彻底数据化和几何化的法术模型结构图,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综上所述,经过一千三百四十七次重复实验与优化,‘微光照明’法术模型的最优稳定结构,已被确认为一个以‘初始光核’为绝对中心,向外均匀辐射六条曲率、角度、能量承载量完全一致的魔力通道,构成的完美球状能量网络。核心能量输出功率建议严格稳定在0.7到1.0个标准林可单位之间,每条通道的能量流速需精确保持在每秒3.5单位流,整体误差不得超过正负百分之五。构建步骤必须,也只需要严格遵循‘凝核、塑网、定流、稳定激发’这四个标准化流程。我们认为,所有模糊的、依赖于个人所谓‘感觉’与‘领悟’的传统描述,都必须从主教材中彻底删除,以确保任何一位天赋普通的学员,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并严格遵循指南,都能稳定、安全地复现此法术,点亮属于他的第一缕魔法之光。”
他的陈述清晰、冷静,充满了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的自信。
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哈罗德大法师终于缓缓抬起了一直微阖的眼帘。他那双略显浑浊却仿佛能看透历史烟云的眼睛,先是扫过空中那精密得令人惊叹却又冰冷得缺乏生气的模型图,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林可身上。他没有立刻激动地反驳,而是用那低沉而缓慢,却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的声音开口说道:
“删除?彻底删除……‘让心神沉静,如同夜幕下的湖面,去映照并呼唤那游离于虚空中的最初之光’……这样的指引吗?”
哈罗德大法师的指节,以一种独特的韵律,轻轻敲击着光滑的黑曜石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敲打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弦之上。
“林可女士,还有诸位致力于‘新学问’的同仁。魔法,追溯其最古老的源头,并非起源于计算与测量,而是源于我们的先祖,对这个世界宏伟法则最初的敬畏、观察,以及……试图与之共鸣的渴望。”
他微微停顿,目光似乎穿透了会议室厚重的墙壁,望向了遥远的过去。
“你们所摒弃的这些描述,在你们看来或许是模糊不清、效率低下的糟粕。但在我们这些老家伙眼中,它们并非空洞的辞藻。它们是指引一个懵懂的灵魂,去初步触摸世界规则残影的古老路标;是帮助一个初学者去理解,魔力并非冰冷的、待驱动的死水,而是拥有其独特‘倾向’与‘生命回应’的、流淌于万物之间的活性能量的……唯一桥梁。”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几位年轻的改革派研究员也不由得稍稍收敛了锐气。
哈罗德大法师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要直视魔法的本质:
“你们将魔法分解为数字、线条与标准流程,其精巧与严谨,老朽并非全然否定。但是,魔法,难道仅仅只是力量的计算与堆砌吗?不,它远不止于此。它更是智慧生命理解自身与宇宙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是我们与这片天地、与万物法则进行深层对话的……古老语言。”
他轻轻抚摸着面前那本边缘都已磨损的古籍封面,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惋惜:
“你们现在所做的,就像是将一首承载了无数岁月与情感的传世史诗,拆解成纯粹的语法结构分析与词汇频率统计表。是的,数据或许无比准确,结构或许无比清晰,但是……那首史诗本身所承载的,能够触动灵魂、引发共鸣的磅礴力量与不朽精神,又将安放于何处?魔法的‘灵魂’,难道就不值得保留和传承吗?”
坐在他身旁的一位毕生研究古典元素象征学的老法师,忍不住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补充道:
“还有那些传承至今的古老启源咒文,每一个特定的音节,其独特的振动频率,都承载着先民对某种自然力量最原始的认知与最纯粹的敬畏之心。简化后的标准音节,固然施法迅捷,效率卓着,但无形中也切断了学习者与那份源自文明源头的古老智慧之间的……连接。我们是否正在以效率之名,亲手斩断我们与历史、与魔法真正精髓相连的根脉?”
面对这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哲学思辨的质疑,林可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她静静地听完,直到对方的话音在会议室中完全落下,才放下手中那支记录着关键要点的笔,目光平静而坚定地迎上哈罗德大法师深邃的眼眸。
“哈罗德大法师,您对于魔法历史与哲学深度的理解与尊重,我本人以及研究所的同仁,都抱有同样的敬意。”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如同最精确的钟摆,不带任何情绪,却蕴含着强大的逻辑力量,“但是,在表达敬意的同时,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那些被‘哲学深度’与‘历史厚重’拒之门外的大多数?我们是否应该问一句,在过去漫长的一百年里,艾瑞蒙德学院究竟有多少天赋普通,却同样怀抱着最炽热魔法梦想的年轻学员,因为终其一生都无法理解所谓的‘心神沉静如湖面’,无法捕捉到那玄之又玄的‘最初之光’,而最终只能黯然神伤地退学,或者毕生碌碌,被永远地卡在「启明境」乃至「织法境」的门槛之外,望洋兴叹?”
她根本没有等待对方的回答,直接抬手,在空中激活了另一幅魔法投影。那是一条根据学院历史档案数据绘制而成的、触目惊心的折线统计图。
“根据研究所调取并核实的、跨越百年的学员晋升数据统计,”林可的声音如同在宣读一份严谨的实验报告,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事实的基石上,“这个因为无法‘领悟’传统模糊教学法而被迫淘汰或停滞不前的学员比例,经过精确计算,高达百分之六十七点三。这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每三个怀揣着最纯粹梦想踏入艾瑞蒙德大门的年轻人中,就有两个,会因为这种高度依赖个人‘悟性’与不确定‘感觉’的传承方式,而被无情地拒之于魔法殿堂的真正大门之外。他们的梦想,在所谓的‘韵味’与‘灵魂’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不被看见。”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甚至连哈罗德大法师那沉稳的呼吸声,也出现了片刻的凝滞。那幅冰冷的数据图,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砸在了所有保守派学者的心上。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哈罗德大法师,”林可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并非旨在培养少数几位能够吟诵史诗、品味哲学的天才魔法艺术家或学者的私人教程。我们现在编撰的,是面向学院上下数千名背景各异、天赋不同的年轻学员的、普惠性的基础教育核心教材!它的首要任务,也是最根本的责任,是确保这数千人中的绝大多数,能够首先‘学会’,能够稳定地、安全地、可预期地掌握最基础的魔法运用能力!”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对面几位脸色变幻的老法师:“一个稳定高效的‘工匠’,有什么不好?一个繁荣进步的文明,正是由无数个在其岗位上精益求精的优秀工匠构成的!更何况,只有先成为一名熟练掌握所有基础工具与通用语法的合格‘工匠’,打下坚实到无可动摇的地基,未来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去谈论成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大师’与‘学科开拓者’!”
她再次指向空中那个结构清晰的“微光照明”标准化模型,语气斩钉截铁:
“这个模型,以及我们为其制定的标准构建流程,是研究所上下,在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过了上万次不同条件下的反复实验,穷举并优化了几乎所有已知的能量回路可能性,系统性地排除并标注了超过九成的常见错误路径与能量陷阱之后,最终得出的、当前已知的‘最优解’!它不依赖于任何虚无缥缈的、无法言传也无法教学的‘感觉’,它只依赖于清晰明确、可学习、可重复、可验证的‘步骤’与客观的‘数据标准’!”
“它能确保一个资质平庸、甚至略显驽钝的学员,只要他愿意付出足够的、看得见的努力,遵循明确的路径,他就必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地点亮他人生中的第一缕、完全属于他自己的魔法之光!这,难道不正是对‘魔法’这一伟大力量最务实、也最根本的尊重和传承吗?让魔法从神秘莫测、高高在上的神坛走下来,成为更多人能够触摸、能够掌握、能够用以改善自身与世界的工具,而不是将其刻意神秘化,束之高阁,最终沦为仅供少数特权阶层把玩和垄断的……精致古董?”
林可的一番话,如同最锋利的手术刀,精准而冷酷地剖开了传统教育那件华丽哲学外袍之下,所掩盖的残酷现实与资源浪费。埃利奥特导师在台下听得心潮澎湃,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在了一起。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太多太多曾经在他班上,因为日复一日地“找不到感觉”、因为那些玄奥的指引而眼神逐渐从明亮转向暗淡、最终彻底失去光彩的年轻面孔。那些被浪费的天赋与梦想,此刻都化为了支持林可理念的最强音浪,在他心中轰鸣。
哈罗德大法师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甚至泛起了一丝不健康的苍白。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想要用更精妙的哲学思辨或者更古老的传统来反驳,却发现自己在眼前这冰冷刺骨、代表着沉默的大多数学员切身利益的数据面前,那些关于“艺术灵魂”与“历史传承”的宏大叙事,突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隐隐透着一丝既得利益者的……傲慢与自私。他最终只能带着一丝顽固的疲惫,重复着那句已然缺乏底气的坚持:“但……但这毕竟是千年流传的传统……是魔法的……韵味所在啊……”
“阻碍社会整体进步与大多数成员福祉的传统,就是需要被打破的桎梏。”林可毫不退让,她的声音如同磐石,“至于韵味?哈罗德大法师,当一名曾经被视为‘毫无天赋’的学员,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严格遵循清晰的步骤,成功地在指尖凝聚出稳定而温暖的魔法之光时,他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喜悦、自豪与成就感,那种掌握自身命运的实感——我认为,那就是魔法能够带给学习者最美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韵味’!”
会议陷入了彻底的僵局,双方理念截然对立,谁也说服不了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与理念碰撞的焦灼气息。埃利奥特感觉自己快要被这无形却无比沉重的压力碾碎了,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的声音。
---
就在会议室里为了一句咒语的哲学意义、一个描述词的存废争得面红耳赤、僵持不下时,在研究所地下深处,那座被多重优化法阵笼罩、能量环境被调控到近乎完美的高级冥想与实践区内,正在上演着与会议室内的激烈争论形成鲜明对比的、宁静而辉煌的一幕。
莉莉丝正闭目盘膝,端坐在实践区最中央的引导法阵之上。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和而稳定、仿佛拥有自主生命般缓缓流转的魔力辉光,将她衬托得如同降临凡世的星辰使者。
杨华静静地站立在不远处的观测位上,她没有动用任何魔法仪器,只是完全放开了自己那独特的“调和”感知,如同最细腻的微风,轻柔地拂过莉莉丝的身体与能量场。在她的感知视野中,莉莉丝体内那些曾经需要费力疏通的魔力通道,此刻早已被打通、拓宽并加固得远超同境界的任何学员,如同一条条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而她对于标准化法术模型的深刻理解与身体记忆,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每一个法术的构建与消散,对她而言都如同呼吸般自然流畅,精准、稳定且效率极高。
今天,是莉莉丝在「织法境」阶段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严格的一次综合评估。她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连续、稳定地构建并维持包括“法师之手”、“酸液飞溅”、“旋风护壁”在内的五个最具代表性的一环法术模型,同时接受研究所最新研制的高精度魔力探测矩阵的全方位监控,评估其在极限压力下的魔力输出稳定性、微观控制精度以及单位时间内的精神力消耗速率。
莉莉丝心无旁骛,甚至没有在意周围那些嗡嗡作响、闪烁着各色光芒的探测法器。她只是按照杨华平日教导的那样,将自己的呼吸调整到最深沉悠长的“调和”状态,将意识完全沉入体内那奔流不息却又井然有序的魔力之河中。
考核开始。
第一个,“法师之手”。意念微动,三角基座、能量通路、功能节点,三步流程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机械程序,在零点三秒内完美呈现,一个结构稳固、指尖细节清晰可见的魔力手掌悬浮在她身前,能量波动平滑如镜。
探测矩阵立刻反馈:“模型完整性100%,构建耗时0.31秒,魔力波动标准差低于0.5%……优等。”
第二个,“酸液飞溅”。墨绿色的腐蚀性能量球瞬间成型,内部结构稳定,没有丝毫能量逸散,飞行轨迹笔直精准。
“能量集中度99%,无效逸散率0.1%……优等。”
第三个,“旋风护壁”。旋转的风元素护盾豁然展开,范围、强度、稳定性皆远超标准要求,将她牢牢护在后面。
“防护强度超标准25%,稳定性系数1.8……优等。”
她一个接一个地施展,速度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流畅,每一个法术都像是从同一个完美模具中刻出来的一般,精准得令人窒息。监控数据如同瀑布般在旁边的水晶屏上刷下,清一色的“优等”评价,让一旁负责记录的研究员都看得目瞪口呆。
当第五个法术也被完美施展并稳定维持后,考核规定的时限才刚刚过半。莉莉丝并没有停下,她感觉自己正处于一种奇妙的状态,体内魔力奔流汹涌,却丝毫不见滞涩,精神清明透彻,仿佛能洞悉自身每一分魔力最细微的流动。她福至心灵,没有去构建新的法术模型,而是开始同时维持之前施展的五个一环法术!
“法师之手”在她左侧轻盈舞动,“酸液飞弹”在右侧掌心缓缓旋转,“旋风护壁”在周身无声环绕,另外两个法术模型也如同卫星般拱卫着她。五个一环法术,同时存在,稳定运行,互不干扰!
这需要对魔力进行何等精妙的细分掌控力?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织法境」学员所能想象的极限!
探测矩阵的警报声第一次变得尖锐起来,数据疯狂跳动,显示着多个高能反应源稳定共存的神奇景象。
“多线程同步施法!稳定性维持!能量分流精度……无法测算!超出当前仪器量程!”
也就在这一刻,莉莉丝周身的魔力辉光骤然变得无比耀眼!她体内那早已达到「织法境」巅峰、并且被“优化路径”锤炼得无比精纯的魔力,在这极限的掌控与压力下,终于发生了质变!仿佛江河汇入大海,堤坝轰然洞开!
嗡——!
一股无形的、却清晰可辨的魔力共鸣以她为中心,如同水波纹般向四周扩散开来!实践区内,所有优化法阵的光芒都随之明灭闪烁,仿佛在回应着她的晋升!空气中活跃的魔法元素自发地向她汇聚,在她头顶形成一个微型的能量漩涡!
莉莉丝猛地睁开了双眼,她的眼眸中,原本清澈的瞳孔深处,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结构精密的魔法符文一闪而逝!她身周那五个稳定维持的法术模型,在这一刻,结构似乎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凝实,充满了某种“内在架构”的力量感!
她突破了!
在水到渠成的积累与极限压力的催化下,她成功地、完美地,从「织法境」巅峰,踏入了「架构境」!
整个实践区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研究人员们压抑不住的惊呼声。杨华的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柔和的笑容,她能感觉到,莉莉丝的生命韵律在与更高层次的力量达成新的、更和谐的共鸣。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的雷鸟,几乎在瞬间就撕裂了学院上空凝滞的空气,也穿透了“标准法术模型审定委员会”那厚重隔音的会议室大门。
一名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甚至顾不上礼节,激动万分地推门而入,声音颤抖着向林可汇报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林可首席!莉莉丝……莉莉丝学姐她……她在刚才的「织法境」终极考核中,成功突破,晋升「架构境」了!而且是完美掌控,引发了元素共鸣!”
轰!
这个消息像是一道惊雷,在僵持的会议室内炸响。
埃利奥特导师猛地站起身,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哈罗德大法师和他身边的保守派学者们,则如同被施了定身术,僵在原地,脸上写满了震惊、茫然,以及一丝……被现实狠狠撞击后的无措。
莉莉丝,从接触新体系开始,到如今晋升「架构境」,用了多久?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这个速度,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即便是最顶尖的天才,也需要耗费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从熟练掌握「织法境」到突破「架构境」)
她不仅仅是一个人突破了,她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高效的、近乎完美的姿态,证明了“优化路径”与“标准化”体系的巨大潜力与正确性!她就是新体系活生生的、光芒万丈的广告牌!
林可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对面那些脸色灰败的保守派学者,最后落在依旧处于巨大震撼中的哈罗德大法师身上,她没有说话,但一切已在不言中。
事实,永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古老的哲理,都更有力量。
在莉莉丝晋升带来的巨大冲击波和学院内无数被点燃热情的年轻学员的强烈呼声下,教材编撰的僵局被瞬间打破。
最终,委员会达成了历史性的妥协:主教材《标准法术构建指南》将采用完全数据化、步骤化的标准化表述,确保普惠性教育的坚实基础。同时,应保守派学者的强烈要求,以及考虑到部分学员和研究者的兴趣,学院将另外编撰一本《艾瑞蒙德传统魔法注解》,作为非强制性的辅助读物与历史文献,供有兴趣者查阅研究,以保存那份古老的“韵味”与“哲学”。
新教材的编撰工作,终于在这场理念的激烈碰撞与莉莉丝璀璨星光的照耀下,冲破了最大的阻碍,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艾瑞蒙德的魔法教育,即将翻开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