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市的早春,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凛冬残留的寒意,但阳光已有了几分暖意。林辰坐在新挂牌的“前沿科技与战略安全研究院”院长办公室内,这里暂时设在市委大院一栋相对独立的小楼里,环境清幽,保密级别极高。
办公室的布置简洁而庄重,除了必要的办公家具,最显眼的是靠墙放置的一个大型保密柜,以及白板上尚未擦去的初步组织架构图。林辰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红木桌面,目光落在窗外几株吐露新芽的梧桐树上。他肩上的担子,因为这项隐秘的新任命,陡然沉重了数倍。这个研究院,名义上隶属省市共建,聚焦前沿科技战略研究,实则是应对“影先生”网络及其“分布式”威胁的核心堡垒。
“分布式网络……”林辰低声自语。对手的策略转变确实高明,化整为零,潜入民间,利用看似合法的商业活动、公益项目甚至可能存在的特定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筛选。这不再是刀光剑影的正面冲突,而是一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无声的“超限战”。应对之道,也必须跳出传统思维。
他拿起内线电话,沉声道:“请王猛同志过来一趟。”
片刻后,身着便装但依旧难掩精悍之气的王猛推门而入。“林院,您找我?”经过西南行动的生死考验,王猛对林辰的敬佩已深入骨髓,此刻更带着对这项新使命的绝对忠诚。
“坐。”林辰示意他坐下,将一份薄薄的资料推过去。“研究院下设的第一个实战部门,‘网络安全与态势感知中心’,由你牵头组建。人员从‘利刃’骨干和公安、国安系统的技术精英中挑选,背景必须绝对干净,能力要顶尖。”
王猛迅速浏览了一下纲要,眼神锐利:“明白。重点是监控异常资金流、非正常数据交换,特别是与‘瑾华基金会’筛查项目相关的信息流向,以及那些‘刺激设备’的潜在传播路径?”
“没错。”林辰赞许地点头,“我们要织一张更大的网,一张基于数据和情报的、无形的防御网。对手分散,我们就要比他们更善于汇聚信息。记住,我们的优势在于提前知晓他们的部分目标和手段,这是重生带来的最大红利,必须用好。”
“保证完成任务!”王猛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
处理完这项紧迫事务,林辰的心稍稍安定。构建防御体系是根基,但另一块重要的基石,是内部的理解与支持。他看了看时间,驱车前往市第一医院。
高级病房内,阳光洒满房间,充满了消毒水也掩盖不住的温馨气息。沈清秋靠在床头,脸色比前几日红润了不少,正微笑着看着旁边婴儿床里熟睡的儿子林湛。小家伙挥舞着小拳头,睡得十分香甜。
林辰放轻脚步走过去,先俯身吻了吻妻子的额头,又满是爱怜地摸了摸儿子嫩滑的小脸。
“今天感觉怎么样?”他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温柔。
“好多了。”沈清秋握住他的手,敏锐地察觉到他眉宇间的凝重,“你那边……是不是压力很大?新单位刚成立,千头万绪。”
林辰不想让她过多担忧,但也不想完全隐瞒。他轻轻回握她的手,选择性地透露:“嗯,是新挑战。涉及一些前沿领域,需要格外谨慎。不过你放心,我能处理好。”他看着儿子安详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为了你们,我也必须处理好。”
沈清秋没有追问,只是用力握紧了他的手,无声地传递着支持。这种默契的温暖,是林辰在惊涛骇浪的权谋斗争中最重要的避风港。
离开医院,林辰接到了秦梦雪的电话。她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冷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林辰,你让我留意的那几个境外账户,最近有异常动静,虽然金额不大,但流向很隐蔽,最终指向了几家国内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资料我发你加密邮箱了。”
“辛苦了,梦雪。”林辰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与“分布式网络”及“涅盘计划”生物实验方向相关的新线索。“你那边……身体还好吗?”他语气中带着愧疚。
“还好,反应不大。”秦梦雪的声音顿了顿,低声道,“不用担心我,专注你的事。我们……都在你身边。”
挂断电话,林辰深吸一口气。秦梦雪的理解与并肩作战,是他另一重坚实的后盾。然而,在他复杂的情感世界里,最沉重也最莫测的一环,始终是叶瑾瑜。
想到叶瑾瑜,以及她所生的、与“深蓝”遗迹存在神秘共鸣的儿子林曦,林辰的眉头再次紧锁。这对母子被安排在绝对保密的地点,由最可靠的人员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最高级别的监控。叶瑾瑜,这个他曾经视为最大对手、又有着最复杂情感纠葛的女人,她的真实身份——打入“香夫人”内部的卧底——虽然已被最高层有限度地确认,但她身上依然迷雾重重。她与“黄金血脉”的渊源,她执行“涅盘计划”的真实目的,尤其是林曦身上那种非比寻常的特质,都是未解的谜团,也是潜在的巨大变数。
对手的“分布式网络”策略,是否会绕过直接对抗,转而尝试接触或影响叶瑾瑜和林曦?这是林辰必须严防死守的底线。
傍晚,林辰回到市委办公室,正准备梳理秦梦雪发来的情报,一份来自最高保密渠道的简短报告被机要秘书送了进来。报告是关于对叶瑾瑜的阶段性心理评估和有限交流记录摘要。在记录的末尾,有一句叶瑾瑜似乎无意中说出的话,被评估人员重点标注:
“她说,‘影子散了,但光找不到源头,会更危险。有些种子,需要特殊的土壤才能发芽。’”
林辰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影子散了”指向被重创的“影先生”直接指挥体系;“光找不到源头”正是“分布式网络”的特征;而“特殊的土壤”……是指“深蓝”遗迹?还是指林曦?或是某种尚未被发现的条件?
叶瑾瑜是在暗示什么?是警告,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合作信号?
林辰站起身,走到窗边。华灯初上,海州市的夜景璀璨而平静,但这平静之下,暗流汹涌。他的新职务,将他推到了应对这场新型战争的最前沿。官场博弈、经济布局、情感维系、悬疑探案,以及这最前沿的科技与战略安全挑战,多条线缆紧紧缠绕在一起。
他知道,下一阶段的斗争,将更加复杂,更加考验智慧与耐心。而突破口,或许就在叶瑾瑜那句晦涩的提示里,就在对“分布式网络”蛛丝马迹的追踪中,也在他对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份关系的谨慎把握之中。
(第15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