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和长安之间有数道关隘。
在其中最为闻名且关键的有两道,一为函谷关,是洛阳的西大门。
对于洛阳相当重要,不仅仅可以防范汉军来犯,还是出兵到第一道阻碍。
因而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赵浔都定要拿下函谷关。
另一道则是潼关,此地与赵浔而言算是老相识了,西出便是长安。
是长安的东大门,地位不言而喻。
两道关隘之中,潼关自然为汉军牢牢占据。
至于函谷关的情况都有些特殊,此前在黄巾攻占洛阳之时,汉军跑的仓促,赵浔则害怕汉军设伏击并未轻举妄动,此时函谷关乃至更西的弘农,都是两方势力的缓冲区。
弘农好歹还有些汉官在内,至于函谷关则近乎无人。
此番汉军东征,大夏西征,函谷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说夏军要晚于汉军出征,但是函谷关距离洛阳更近,显然大夏拿下函谷关更为简单。
果然刘晔挂帅之后,立刻派马元义领一支轻骑往函谷关而去,赶在汉军赶到之前占领函谷关,并再次与汉军对峙,此番依旧是刘虞亲自挂帅,何进为副。
至于袁氏兄弟二人,以袁绍为帅南下益州平乱。
和刘晔一样,刘虞也遣一支劲旅想要夺下函谷关以拿下先手,但是很可惜,比之刘晔还是慢了一步,当马元义在函谷关之上,看向马腾率领的队伍时,马元义满是嘚瑟。
“想拿下函谷关,等到下辈子吧。”
见此马腾憋屈的不行,但是挥手示意众军退下,此番大军未至,自然不可能轻举妄动。
马元义此举不仅仅是泄愤,也是最浅显的激将法,马腾自然不会上当。
而后,在马元义拿下函谷关后。
刘晔和刘虞分别率大军赶赴函谷关和弘农,两军扎营对峙。
当刘晔汉室宗亲的身份被刘虞知晓后,立刻便在汉军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简直可恨!”
“刘子扬身为帝室之胄,居然与黄巾贼为伍助纣为虐!”
一时间汉军众臣皆对刘晔愤懑不已,而刘虞面容平静,并不为之所动,他在思考的是如何借助这些事件,从而攻下函谷关。
舆论战显然是一个绝佳的切入口,理性分析来看,刘晔既然能被赵浔委任为帅,那刘晔忠诚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毕竟赵浔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而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所以,不必纠结刘晔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现在他们只会是对手。
思索之时,刘虞想到赵浔之时,心中便觉得一阵后怕。当初那违反常识的一幕属实骇人。
他手下大将雄阔海,也因此战死。
但既然他当初能逃掉,就说明当初到赵浔也有许多限制,否则当时世界用雷霆给洛阳轰开就是。
可问题在于,赵浔真的只能使用一次雷法吗?
对于这个问题,刘虞打了一个问号。
为了防止被雷劈,刘虞遍寻众军,终于寻到一个与他长相有八成相似的替身,目的便是在关键时刻掩人耳目。
话题再回到刘晔身上,舆论战可以一试,只要能让刘晔稍微露出破绽,便是成功。
可惜,他们刘晔直接免疫舆论战。
刘晔的老流氓模板,给予他极致的洒脱,从不介意世俗的看法。
让别人骂两句而已,又不会掉块皮。
刘虞专门请关中名士写了一封檄文,控诉刘晔身为汉家子孙,却折身为贼,实为国耻。
劝解其弃暗投明,还不迟。
舆论一起便如疾风,马元义、张牛角二人每日观察着刘晔,生怕他真的降了。
可刘晔自稳坐钓鱼台,每日该吃吃该喝喝,甚至还听骂自己的段子消遣。
见此两人只能面面相觑道:“还真是随性啊。”
函谷关在刘晔的驻守下固若金汤,刘虞无奈只得强攻。
于此同时,南阳方面,张曼成取代吴昌胤,成为荆州太守,统帅大军自原地与汉军交战。
张曼成正是最后一位华夏之盟的成员,模板是张巡,堪称帝国之壁,或许进攻不如诸将。
但是防守,绝对顶级!
吴昌胤则抽身而出,北上与宗泽两面夹击,将豫州、兖州、青州、并州等地的义军剿灭。
战事顺利,连战连捷。
由于天下大势偏夏,因而不少玩家都主动投效,大夏国情越发强盛。
第一批投票到结果出来,原本洛阳之中剩下六十万黄巾军中,半数愿返回家乡,另有半数欲继续奋战。
但是,赵浔不需要这么多士兵。
至少还要再减十万,于是赵浔又在体格、气力方面设限,开始第二次筛选。
河北逐渐太平,接下来便是长久的对峙,严纲北上联合公孙瓒对乌桓进行打击,两人都是玩家,公孙瓒的模板乃是蒙恬。
两人对异族都有克制,这下子丘力居可遭老罪了,被夏军吊起来锤。
白马义从,在公孙瓒的率领下甚至深入北上,将靠近大汉边境的乌桓部族,尽数斩杀焚尽。
并且成功在白马义从中发掘一名唤做赵云的猛将。
赵云曾在第一次剧本中出场过,网上还留存一些片段。由于忠心护主,勇战吕布,再加上形象帅气讨喜,在网上的讨论度一直不低。
虽然不想背汉,但是身在公孙瓒手下。
他也无能为力。
本想南下投汉,却收到消息又北上抗击乌桓,赵云这才留了下来。
时间流转到十月,又是收获季。
由于此前起义没有耽搁春种,再有太平要术到被动效果,河北之地大丰收,极大的减缓了粮食压力。
当丰收的消息传来,心力交瘁的赵浔也难得的露出笑容,这段时间的赵浔可谓是工作狂。
在协调国内到吏治和民生,他并不擅长这个,但总得去做。好在身旁有寇老西儿辅助,这才没出岔子。
“陛下,喜讯!”
“喜讯?”
“是的,陛下。”
“快呈上来!”
闻此言赵浔立刻来了精神,接过书信,此正是加急送来的捷报,严纲亲率大军正面击溃丘力居主力,将贼首丘力居擒杀。
北方叛乱已定,只剩最后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