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些原本就因他成绩突出或“互助组”事情心存芥蒂的同学,如周胖子之流,虽然表面上也跟着众人道贺,但那眼神深处隐藏的嫉妒与不服,却愈发明显。
更大的波澜,发生在放学回到大杂院之后。
院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新闻中心。
邻居们手里传阅着那份珍贵的报纸,看到林向阳兄妹回来,立刻热情地围了上来。
“向阳!出息了!真上报纸了!这可是咱们大院头一份!”
“瞧瞧这照片,拍得多精神!文章写得也好!”
“这下可好了,咱们院也跟着出名了!”
赵大爷拿着报纸,戴着老花镜看了又看,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连声说:“好!好!我就知道这孩子有出息!”
前院张婶更是拉着晓梅的手,不住地夸赞:“晓梅也功劳不小,文章里都提了你发现煤核渣呢!”
这种与有荣焉的氛围感染了大多数人,院子里洋溢着一种罕见的、集体性的喜悦。
然而,在这片喧闹的赞誉声中,林向阳敏锐地捕捉到了几道不和谐的音符。
王翠花家的门依旧紧闭着,但林向阳几次眼角余光都瞥见,那扇门的缝隙后面,似乎有一双阴冷的眼睛在窥视着外面的热闹。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跳出来冷嘲热讽,但这种反常的沉默,比任何叫嚣都更让林向阳感到不安。
更让林向阳心头沉重的是钱叔的反应。
这位神秘的邻居也拿着份报纸,就站在自家门口,看得似乎颇为“认真”。
当林向阳的目光与他对上时,钱叔竟然主动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诚”和“和蔼”的笑容。
“向阳,了不起啊。”
钱叔将报纸折好,揣进兜里,语气带着一种长辈式的嘉许,“登报表扬,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誉。你这孩子,有心胸,有本事,是块干大事的材料。”
他的夸奖听起来毫无破绽,但林向阳却从他看似平静的眼眸深处,看到了一丝极力掩饰的、混合着探究与算计的精光。
那目光,不像是在看一个值得骄傲的后辈,更像是在评估一件……奇货可居的“物品”,或者一个可能触及某些秘密的“钥匙”。
“钱叔您过奖了,都是运气,大家捧场。”
林向阳维持着表面的恭敬,心中警铃大作。
“呵呵,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喽。”
钱叔笑了笑,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声音压低了些许,仿佛只是随口一问,“这报纸一登,知道你名字的人可就海了去了。我听说……区里、甚至市里有些单位,就喜欢关注你们这样的‘典型’。说不定啊,很快就会有人来找你,了解情况,或者……让你去帮忙解决些更‘大’的技术难题呢?”
他特意在“大”字上加了重音,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林向阳那总是鼓鼓囊囊的书包,以及林家紧闭的屋门。
林向阳的心猛地一沉。
钱叔这话,听起来是美好的展望,实则是一种试探,更是一种隐晦的提醒——你已经被置于聚光灯下,你过往的“小动作”、你隐藏的“秘密”,都可能因为关注度的提升而暴露。
而他,似乎在期待,或者说是引导着某种“更大事”的发生。
“我现在就想着把学习搞好,力所能及帮帮同学和邻居,不敢想那么远。”
林向阳滴水不漏地回应道。
钱叔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那笑容越发显得意味深长,他拍了拍林向阳的肩膀,转身回了自家屋子。
这场短暂的对话,像一块冰,投入了林向阳因外界赞誉而略显燥热的心湖,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晚饭时,林家屋内的气氛也有些微妙。
卫国依旧沉浸在“大哥登报”的兴奋中,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同学们的羡慕。
晓梅则安静许多,她看着大哥眉宇间那化不开的凝重,小脸上也带着思索。
晓雨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安静地扒着饭,大眼睛时不时瞄向大哥。
“卫国,晓梅,晓雨,”林向阳放下筷子,声音严肃起来,“有件事,我必须再跟你们强调一次。”
弟妹们立刻安静下来,看向他。
“登报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林向阳开门见山:
“好事是,以后我们做一些事情,可能会更方便一点,至少明面上,像王姑妈那样的人不敢轻易找麻烦。但坏事是,从今天起,盯着我们家的眼睛会多得多。以前可能只是院里、学校里,现在,可能是一些我们根本不认识、也想象不到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弟妹们渐渐变得紧张的小脸: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更加小心。在外说话做事,要更加谨慎,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说。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地窖里的东西,还有那些书和图纸,绝对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平时进出,也要多留个心眼,看看有没有生面孔,或者……有没有人特别关注我们家。”
他没有提及钱叔具体的试探,但那沉重的语气足以让弟妹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大哥,我明白了。”
晓梅第一个点头,眼神坚定,“我会看好账本,也会注意周围的。”
卫国也收起了兴奋,用力点头:“嗯!我以后在外面少吹牛!地窖的事,打死我也不说!”
晓雨虽然不太懂深层的含义,但也用力地点着小脑袋:“小雨也不说!帮大哥看好家!”
看着弟妹们懂事的样子,林向阳心中稍安,但那份沉甸甸的压力却丝毫未减。
夜幕彻底笼罩了大杂院,外面的喧嚣渐渐平息。
煤油灯下,林向阳却毫无睡意。
他借故检查,再次仔细观察了地窖入口的那道缝隙,那点刮蹭痕迹在灯下似乎更加清晰了。
他不动声色地做了些更隐蔽的标记,一旦有人再次触碰,他立刻就能发现。
他坐在炕沿,目光落在那个被晓雨擦得锃亮的暖手铁盒上,又想起钱叔那句关于“更‘大’的技术难题”的话。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他——这突如其来的名声,绝不会仅仅带来荣誉和便利。
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光环的同时,也可能会撬动某些潜藏的危机,甚至……加速某些事情的到来。
林向阳吹熄了油灯,躺在黑暗中,耳朵捕捉着窗外的一切细微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