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0.50\/10】
废品站淘来的旧课本,如同久旱后的甘霖,暂时缓解了林家的燃眉之急,也让林晓梅彻底告别了熬夜手抄的艰辛。
看着妹妹每晚就着微弱灯光,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带着霉味却字迹清晰的书页,小脸上洋溢着满足和专注,林向阳心中充满了欣慰。
【能量:0.50\/10】的光芒稳定,仿佛也映照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然而,那张从破麻布夹层中意外得来的神秘机械图纸,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悄无声息地扎在林向阳的心头。
图纸上的结构精妙绝伦,远超他目前所知的任何机械原理,那串英文代号和签名更是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冽与机密感。
它从何而来?为何被隐匿?又意味着什么?
他不敢深想,只能将其小心翼翼地藏在柴油机底下最隐蔽的角落,用破布层层包裹,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它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
生活似乎重归“正常”。
白昼,他忙碌于大杂院的琐事,偶尔应邻居请求帮忙修修补补,维系着人情往来;夜晚,则雷打不动地前往夜校扫盲班。
自从上次“黑板解题”一役后,他在夜班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刘老师几乎将他当成了编外助教,时常让他上台讲解思路,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发现瑰宝的灼热。
大多数学员对他也从最初的不屑、嫉妒,转变为佩服甚至依赖,课后总围着他问问题。
林向阳乐得于此,这不仅能巩固知识,更能潜移默化地“合理化”他脑中那些超前的概念。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这种变化。
以孙大壮为首的几个刺头学员,表面上消停了,但每次看到林向阳被众人簇拥、尤其看到刘老师对他赞许有加时,眼神里的怨愤和不甘就几乎要溢出来。
他们觉得自己的风头和“尊严”被这个半大孩子彻底踩在了脚下,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
矛盾的种子早已埋下,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这天晚上,夜校课程进行到后半段。
刘老师照例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思考题,比平时讲的要难上不少,涉及到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和变量关系,算是他这个扫盲班能接触到的天花板难度。
“这道题,大家看看,能理解多少算多少,主要是拓展一下思路。”
刘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却下意识地瞟向了林向阳所在的方向,隐含期待。
学员们看着黑板上那复杂的题目和陌生的符号(刘老师引入了简单的x、y),大多一脸茫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啥意思啊?天书吗?”
“x是啥?y又是啥?怎么算?”
“完了,彻底看不懂了。”
孙大壮和他旁边两个同伴更是抓耳挠腮,如同看无字天书。
刘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应答,便习惯性地点名:“林向阳,你来说说,对这道题有什么想法?”
唰!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
林向阳无奈起身。他本不想再出风头,但老师点名,又不能不说。
他走到黑板前,仔细看了看题目。
本质上是一个通过设定变量和建立一次函数关系来解决的优化分配问题,对于他来说,简单得如同喝水。
【能量:0.50\/10】——他并未调用能量,这种题目无需辅助。
他拿起粉笔,习惯性地先梳理题目条件,标注关键信息,然后开口讲解:“刘老师这道题,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得更简单些。我们可以把每次变化的数量设为一个未知数,比如设x...”
他采用了更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尽量避开过于专业的术语,用“未知数”代替“变量”,用“关系式”代替“函数”,一步步推导,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许多学员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露出了“原来还能这样想”的表情。
“哦!我好像有点懂了!”
“这么一说,是明白点了!”
刘老师在一旁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林向阳的这种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能力,每次都让他惊叹。
然而,这番景象,落在孙大壮眼里,却格外刺眼。
又是他!每次都是他!显摆什么?!
看着周围学员那佩服的眼神和刘老师毫不掩饰的赞赏,孙大壮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脑门,嫉妒和屈辱烧光了他本就所剩无几的理智。
就在林向阳讲解完毕,放下粉笔,准备回到座位时,孙大壮猛地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厉变形:
“刘老师!我举报!他作弊!他讲的这些根本不是他自己想的!”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惊愕地看向孙大壮。
林向阳脚步一顿,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孙大壮同志,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
孙大壮像是找到了宣泄口,指着黑板,大声嚷嚷,唾沫星子横飞,“你讲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扫盲班该教的!什么设x设y?我听都没听过!肯定是你从别处不知道哪儿偷学来的!说不定就是偷看了刘老师的教案或者什么高级教材!然后拿来这里充大个儿!欺骗刘老师,欺骗大家!”
这指控荒谬而恶毒,直接质疑林向阳的人品和知识的正当性。
他身边的两个同伴也立刻跟着起哄:
“对!肯定是偷学的!”
“不然他一个小孩咋懂这么多?”
“请刘老师明察!不能让他蒙混过关!”
刘老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自然知道林向阳讲的内容超出了扫盲班范畴,但他更相信这是林向阳自己“琢磨”出来的天赋。
孙大壮这话,不仅是在质疑林向阳,更是在质疑他刘老师的判断力!
“孙大壮!胡说八道什么!给我坐下!”刘老师厉声呵斥。
“刘老师!我不是胡说!”
孙大壮梗着脖子,豁出去了,“您不能因为他学习好就偏袒他!谁知道他这些歪门邪道是从哪儿来的?说不定就是剽窃了谁的成果!我们必须弄清楚!不然对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学习的学员太不公平了!”
他巧妙地把自己包装成了“维护公平”的受害者,试图绑架其他学员的情绪。
果然,一些学员露出了迟疑和怀疑的神色。
是啊,林向阳懂的也太多了点,来源确实让人好奇甚至怀疑。
刘老师气得脸色铁青,但他是个极其看重“规则”和“证据”的人,孙大壮虽然胡搅蛮缠,但话糙理不糙,林向阳的知识来源确实是个谜。只是他爱才心切,一直选择性忽略。
此刻被当众捅破,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强硬反驳,只能重复道:“你...你无凭无据...”
“想要证据?”
孙大壮见刘老师语气松动,更是得意,仿佛抓住了把柄,“那简单啊!让他再讲点更难的!讲点我们谁都没听过的!要是他还能讲出来,那就说明他真有这本事!要是讲不出来或者瞎讲,那就是心虚!就是剽窃!”
这分明是胡搅蛮缠的激将法,但却瞬间得到了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学员的附和。
“对!再讲点难的!”
“让我们开开眼!”
教室里的气氛变得诡异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