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壁虎之殇
1. 追踪
雷万山的血,仿佛渗入了西安古城的每一寸砖缝,激起了徐远舟更深的凶性与亢奋。大雁塔旁的枪声,如同一场盛大狩猎的开场锣鼓。他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西安地图前,手中拿着红色铅笔,眼神阴鸷而灼热。
“死了的那个,查清楚身份了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杀戮后的沙哑。
“报告站长,初步查明,是共党‘长安小组’的行动队长,代号‘磐石’,真名不详,是个硬茬子,伤了我们好几个兄弟。”手下恭敬地汇报。
“‘磐石’……好,很好!”徐远舟在地图上大雁塔的位置狠狠画了一个叉,“折了他一条臂膀!那只‘蝴蝶’呢?”
“我们的人追到乱葬岗,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地道入口,里面岔路很多,跟丢了……正在扩大搜索范围。”
“废物!”徐远舟骂了一句,但并未太过动怒。跑掉一只“蝴蝶”,虽然可惜,但击毙“磐石”已是重大战果,足以向上面交代,也极大地打击了“长安小组”的元气。他现在要做的,是趁胜追击,将剩下的残敌一网打尽!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德裕典当行的位置停留片刻,随即移开。那里依旧是重点监视对象,但他有种直觉,经历了这次打击,“掌柜”会更加龟缩不出。他需要开辟新的战场,找到敌人新的破绽。
他的思路清晰起来,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第一,对白曼琳(蝴蝶)的社会关系,尤其是她来西安后接触过的所有人,进行彻查!胡凌风重点关照!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第二,对叶莲舟重新实施二十四小时严密监控!‘磐石’为‘蝴蝶’牺牲,说明‘蝴蝶’价值极高,叶莲舟与她有过接触,绝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第三,”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那辆暗绿色的“壁虎”侦测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壁虎’动起来!全天候、不间断地对全城,尤其是贫民区、废弃工厂、寺庙等可能藏匿电台的区域进行扫描!我要让‘掌柜’的电台,变成哑巴!”
他相信,在失去重要行动人员、外部联络员也可能暴露的情况下,“掌柜”必然急于与上级或者残存的部下取得联系。只要他动用电台,就绝逃不过“壁虎”的追踪!
整个西安保密站的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像一架疯狂运转的杀戮机器。特务们四处出动,按图索骥,排查白曼琳可能的关系人。胡凌风被再次“请”到保密站“喝茶”,虽然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已然吓破了胆,闭门不出。
而对叶莲舟的监视,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他家对面新开了一家杂货铺,伙计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楼下多了个修鞋匠,生意冷清却从不挪窝;甚至连给他送菜的贩子,都换了一个孔武有力的生面孔。他感觉自己像被困在玻璃缸里的鱼,每一次呼吸都暴露在窥视之下。
压力最大的,还是那辆如同幽灵般在西安大街小巷游弋的“壁虎”侦测车。它不再遵循固定的巡逻路线,而是像猎犬一样,凭借着“幽灵”算法,不断捕捉、分析着城市上空纷繁复杂的电波。任何一丝异常的、微弱的信号,都可能引来它长时间的蹲守和精准的定位。
德裕典当行密室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江静云藏身的地下暗格条件极其艰苦,缺乏阳光和新鲜空气,食物和饮水也需极度节省。更让她焦虑的是,她与延安的联络几乎完全中断。“壁虎”的存在像一片浓重的电子阴云,笼罩在西安上空,让她不敢轻易发出任何信号。
陆明远知道,小组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外部联络几近断绝,内部人员损失惨重,敌人像疯狗一样四处追踪。他必须做出应对。
他首先判断,徐远舟的主要追踪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白曼琳的社会关系网深挖;二是利用“壁虎”逼迫他们进行无线电联络。
对于第一条,他无能为力,只能希望白曼琳已经安全,并且她所知的联络链能够及时切断。
对于第二条,他绝不能上当。现在启用电台,等于自寻死路。
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他需要知道外面的具体情况,需要了解“壁虎”最新的活动规律,更需要……向延安发出预警,告知西安小组的严峻处境,并请示下一步行动方针。
他必须找到一个“壁虎”追踪不到的方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刚刚立下大功、却又因此承受着巨大风险的“清风”线——叶莲舟。
叶莲舟目前处境危险,但正因如此,徐远舟或许会认为他不敢再有任何动作。而且,叶莲舟身处司令部,或许能接触到“壁虎”的一些内部信息。
这是一步险棋。联系叶莲舟,可能将他彻底暴露。但不联系,小组可能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慢慢困死。
权衡再三,陆明远决定冒险一试。他需要叶莲舟提供两样东西:一是“壁虎”近期的重点监控区域和活动时间表,二是利用司令部的内部通讯系统,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向一个预设的、看似无关的地址,发送一段经过加密的、包含预警信息的“商业电文”。
这个任务,比传递“黄河防线”情报更加危险。这需要叶莲舟在敌人的心脏里,进行主动的、极具技巧性的操作。
指令通过那条仅存的地下排水渠死信箱,再次送达叶莲舟手中。
当叶莲舟在暗渠中摸到那个冰冷的油布包时,他的手在颤抖。他知道,自己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徐远舟的监视如同跗骨之蛆。现在再次行动,无异于火中取栗。
但当他阅读完指令,了解到“磐石”可能已经牺牲,“蝴蝶”生死未卜,整个小组危在旦夕时,一股热血涌上了头顶。
恐惧依然存在,但一种更强大的责任感和与战友共患难的决心压倒了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将油布包紧紧攥在手中。
他知道,自己必须再次行动。为了那些死去的和正在挣扎的同志,他必须设法完成这个任务,向组织发出那至关重要的预警。
然而,他并不知道,徐远舟对他这条线的追踪,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密。他每一次异常的举动,都可能将自己和整个小组,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