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帝心沉疴记忆封,凤语轻提海外丰。尘封知识惊雷醒,新种初现焕宸容。
**内容:**
明月阁的檀香似乎永远萦绕不散,连带着那股锥心的痛楚,沉甸甸地压在云昭的心头。他依旧每日临朝,批阅那仿佛永无止境的奏章,但往日的锐利眼神常常变得空洞,时常对着殿外的某一处出神,剧烈的咳嗽声在空旷的紫宸殿内回荡,一次比一次令人心惊。御医署的方子换了几轮,效果甚微,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心病,药石罔效。
苏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忧虑一日重过一日。她深知,若不能将他的思绪从丧女之痛中拉扯出来,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恐怕真要就此垮掉了。
一日,趁着云昭精神稍好,苏璃端着一碗安神汤,轻声道:“陛下,近日翻阅前朝杂记,提及海外贸易之利。我大周海疆万里,何不效仿前朝,于广州、明州等地设立 **‘市舶司’** ,专营海外诸国贸易?既可充盈国库,或也能寻得些海外新奇之物。”
云昭接过药碗,眼神依旧黯淡,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随口道:“海外……不过是些犀角象牙,珍玩异宝,于国计民生,并无大用。” 他喝了一口苦涩的汤药,眉头紧锁,仿佛连思考都成了一种负担。
苏璃观察着他的神色,知道必须抛出更有力的诱饵。她放缓语速,清晰地说道:“臣妾曾于梦中……或是在某本残破古籍中见过记载,海外之地有几种奇特作物。一种名为 **‘占城稻’** ,耐旱早熟,据说一年可收两季甚至三季;还有一种名为 **‘玉米’** ,植株高大,籽粒如金,可作主食;更有一种 **‘红薯’** ,块根深埋土中,不择田地,产量极高,荒年可充饥……”
她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云昭的反应。
起初,云昭只是漫不经心地听着,但随着苏璃的描述,他浑浊的眼眸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占城稻……玉米……红薯……”** 他无意识地重复着这几个名字,眉头越皱越紧,仿佛在努力回忆着什么极其遥远而模糊的事情。
是啊……这些东西……他应该是知道的!在另一个时空,另一个身份的记忆里,这些名字代表着农业的革命,代表着人口的暴涨,代表着盛世的基础!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太久了,几十年征伐、治国,心力交瘁,加上年岁增长,旧伤缠身,许多属于“前世”的记忆,如同蒙尘的典籍,被深锁在脑海深处,无人提及,便渐渐遗忘了。
此刻,苏璃的话,就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门!
刹那间,零碎的记忆碎片汹涌而至——金黄的玉米田、郁郁葱葱的红薯藤、颗粒细长的占城稻……以及它们背后代表的巨大意义!
云昭猛地抬起头,眼中的暮气被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骤然点燃的狂喜所取代!他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前倾了身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对!对!是这些东西!朕……朕好像也曾在某本奇书上见过!一年两熟、不择田地、产量极高……苏璃,你……你确定海外真有此物?!”
他看着苏璃,眼神灼热,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一般。是她!又一次在他陷入困顿之时,点醒了他!
苏璃心中松了口气,知道他终于想起来了。她沉稳地点点头:“古籍记载或有偏差,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陛下,若能寻得此等作物种子,于我大周百姓而言,乃是天大的福祉!远比那些奇珍异宝重要万倍!”
“福祉!确是千秋福祉!”云昭激动地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因动作太急引来了几声咳嗽,他却毫不在意。那久违的、属于开拓者的光芒,再次在他眼中闪耀。“朕竟将如此重要之事忘却了!若非你今日提起……”
他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殿外,仿佛已经穿透宫墙,看到了那浩瀚的海洋。“准!立刻下旨!着户部、工部协同,速于广州、明州设立市舶司,招募熟谙海路的商人,给予勘合,鼓励出海!首要之务,便是全力搜寻占城稻、玉米、红薯种子!不惜重金!”
旨意迅速下达。尽管仍有官员以“重农抑商”、“恐惹边衅”为由反对,但在云昭罕见的强硬态度和苏璃的暗中支持下,市舶司的筹建以极高的效率推进着。
数月后,第一批持有“皇周市舶司”勘合的大海船,承载着帝王的期盼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驶向了茫茫大海。
等待的日子里,云昭虽然依旧被病痛和悲伤困扰,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他开始更多地过问市舶司的进展,甚至亲自召见了一些有经验的老水手询问海况。希望,如同微弱的火种,在他心中重新燃起。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急促的马蹄声再次打破了紫宸殿的宁静。
“陛下!广州急报!船队回来了!找到了!他们找到了!” 信使几乎是扑进殿内,激动得语无伦次,双手高高举起几个密封的檀木盒子。
云昭几乎是抢步上前,亲手打开盒子。当看到那淡黄色的占城稻谷、金灿灿的玉米粒,尤其是那几个还沾着湿润泥土、沉甸甸的红薯时,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不是梦!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红薯,感受着那实实在在的重量,仿佛捧着无数百姓未来的温饱。他抬头,目光越过激动的臣子,落在静静立于一旁的苏璃身上,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个无比复杂却又充满感激的眼神。
“传旨司农寺,辟出最肥沃的皇庄,由最好的老农负责,精心试种这些种子!若有成效,朕要让这祥瑞,遍及大周每一寸土地!”
**章尾:** 凤语轻叩记忆门,尘封知识惊雷闻。海舶载得新种至,帝王泪眼看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