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等九位传灯者在“新五域”已扎根二十载。
这片土地果然如传讯中所说,与故土有着惊人的相似——灵脉走向、山河分布,甚至连修士的修行体系,都带着早期五域的影子。只是千年来缺乏统一的道统指引,各部落为争夺灵脉资源常年征战,生灵涂炭,灵脉也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
初到时,林烨并未急于传播守道之学,而是效仿墨尘当年的做法,先融入当地。他带着传灯者们,以新灯之力治愈战争伤员,净化被污染的灵脉,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部分部落的信任。
新五域最大的两个部落——以力量见长的“石拳部”和擅长术法的“云纹部”,曾是死敌。林烨花了整整十年,才让两部的首领坐在一起。他没有评判谁对谁错,只是在他们面前点燃了“演化灯”,灯影中浮现出两族先民并肩抵御凶兽的画面。
“你们本是同源,为何要自相残杀?”林烨的声音平静却有力,“灵脉是大地的馈赠,不是部落的私产。若继续争斗,不出百年,新五域的灵脉便会彻底枯竭,届时,所有人都将灭亡。”
石拳部首领看着灯影中先民的团结,又看了看部落中因缺灵脉而瘦弱的孩童,沉默半晌,一拳砸在地上:“罢了!我石拳部愿与云纹部休战!”
云纹部首领也叹了口气:“林烨道友说的是,再斗下去,只会让这片土地彻底荒芜。”
两部休战的消息传开,其他部落也纷纷放下成见。林烨趁机提出“灵脉共享”计划,以守道藤果实的力量为引,将新五域的灵脉连接成网,让资源合理分配。
二十年后,新五域已换了人间。
曾经的战场变成了良田,枯竭的灵脉重新流淌,各部落的孩童在共同的学堂学习,石拳部的炼体术与云纹部的术法相互融合,演化出更适合新五域的修行之道。
林烨在新五域的中心,仿照故土的落星谷,建起了一座“传灯谷”。谷中没有石雕,却立着一块“同源碑”,碑上刻着新五域所有部落的图腾,象征着各族同源、和谐共生。
这一日,传灯谷迎来了特殊的客人——五域学院的弟子团。他们是来新五域交流学习的,为首的正是当年墨尘的弟子,如今已是五域学院的院长。
“林烨道友,新五域的变化,真是让人惊叹。”老院长抚摸着同源碑,眼中满是欣慰。
林烨笑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新五域所有生灵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像故土的先辈们说的,守道,终究要靠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己。”
他取出一盏新灯,灯盏中流转着新五域的灵脉之光:“这是‘同源灯’,蕴含着新五域的道统。我想将它送回故土,让两地的道韵真正交融。”
老院长接过灯盏,郑重道:“我会将它挂在封灵坛的参天大树上,让故土的生灵知道,在遥远的星海,还有一片与我们同源的土地。”
交流持续了三个月,五域的灵脉术与新五域的炼体术碰撞出无数火花,老院长带回了新五域的修行心得,林烨则从弟子团那里,了解到故土的新变化——封灵坛的守道藤已结果,又有新的传灯者踏上了旅程。
“看来,传灯之路,永远没有尽头。”林烨望着星海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光芒。
老院长离开时,林烨送了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新五域孩童绘制的“同源图”,图上,五域与新五域的山河连在一起,中间是无数盏传递的灯火。
回到五域后,老院长将同源图挂在学院的讲堂,每当讲到“守道与开拓”,他都会指着图告诉弟子们:“看,这就是守道的力量。它能让相隔星海的土地,因同源之心而相连。”
封灵坛的参天大树上,“同源灯”与其他灯盏交相辉映,树影投在地上,仿佛将新五域的轮廓也映照其中。
新五域的传灯谷,林烨站在同源碑前,看着各族孩童在谷中嬉戏,忽然想起刚到这里时,一位老者的话:“土地或许有新旧,但生灵对和平的渴望,永远相同。”
他微微一笑,转身走向传灯谷的学堂。那里,新五域的孩童们正等着他讲述故土的故事——讲述林辰挥剑、林越守坛、墨尘传灯的传奇,讲述那片跨越星海,与他们血脉相连的土地。
风穿过传灯谷,带着同源碑的气息,也带着落星谷的回响。
新五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五域的传奇,已在这片新的土地上,扎下了深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