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苏希希点了点头,“沈中校,你可来晚了,宴席都吃完了。”
沈建国哈哈一笑,“吃完我也不怕,我在你们村住几天怎么样?”
“可以啊。”
苏希希伸出小手,沈建国明白,一张大团结就放到她手上。
“小港,给沈中校安排住处。”
“哎,好嘞,沈中校,你跟我来。”
“不着急。”沈建国摆摆手,身后的通讯员返回车上,拿进来一个大包裹,“苏技术员,这是我和厂里的技术员们,还有田副部长给您的生日礼物。”
“田部长也送啦!”
“当然,田部长还说了,等你的好消息。”
闻言,苏希希噘了噘嘴,这不是送礼,是来催她快点把防弹镜片研究出来吧。
“沈中校舟车劳顿的,快去休息吧。”她不想听了,再留他,下一秒肯定就拿出问题本来了。
“不累不累,苏技术员,这是厂里技术员总结的问题,麻烦您抽时间看看。”
苏希希:……她就知道。
“知道啦,我要休息了。”接过本子,打了个哈欠,催着他们快走。
苏港出来帮腔,“沈中校,我们小祖宗累了,你不累的话,我陪你唠嗑,我跟你说啊……”
搭着沈建国的肩膀,就把他带出苏希希家,剩下的李大豹等人还站在院子里,你看我,我看你的,连通讯员都没反应过来,直愣愣的站在那里。
苏希希看了眼张村长,他马上了然,学着苏港的样子,手搭在通讯员肩膀上,边说边带着他离开。
李大豹看着两人的身影,也反应过来,招呼着其他来拜寿的外村人一块出去。
独留下的二狗咯咯咯的笑着,觉得这些大人太好笑了。
注意到苏希希的视线,说了句“小祖宗生日快乐!”,然后马上跑出去。
苏希希哼了一声,她是真困了,今天起得太早,而且吃饱喝足,该睡觉了。
至于手中的问题笔记本,明天再说。
今天她生日,想什么研究!解什么题!她才不要!
跟着李大豹一块走出来的其他村人,终于从苏希希和沈建国熟稔的对话中反应过来。
“苏小祖宗这么厉害?连军官都专门来给她拜寿!”
“是啊,竟然还是中校,我的天老爷啊,我们村去部队当兵的小子最多也只是个小队长。”
“你们看见没,那军官给的礼物可大件了,刚刚他们还说什么部长!”
……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李大豹出声打断几人的话,“苏小祖宗本事可大着呢,沈中校虽然是中校,可有事还得求苏小祖宗。”
几人看向李大豹,杏花村的村长刘富贵问道:“老李,你也认识那个军官?”
“认识,还一起吃过饭呢。”李大豹一脸的傲气。
其他人开始让他说一下是怎么认识的,能不能让他们也认识认识什么的。
“去去去,人家可是军官,京都军区的中校,多大的官啊,我也就是靠着苏小祖宗,才能和他聊几句吃个饭的,你们凭啥呀。”
“你们啊,好好回去种地,听小祖宗的话,你们村迟早能发达,你们看看张家村,每次都跟着大槐树村,都赚上外汇了。”
刘富贵不喜欢他说教的语气,轻瞥了下他,“你们村不也和大槐树村交好,咋你们村没赚上外汇。”
“那是时间还没到,等明年,我们村也能赚上外汇,你们瞧好了!”背着手,哼的一声,不再理会几人,径直走了。
其他人看着他的眼睛背影,都在琢磨他的话是真是假。
刘富贵想了想,“他们村能不能赚上外汇不好说,但是大槐树村这个大腿我们村抱定了。”
其他人都点点头,是啊,这军官都能开着吉普车来祝寿,可不就是苏小祖宗本事大嘛,他们也要抱紧大腿,要一直和他们交好。
这么想着,几人就急忙跑回各自村,得开会!
李大豹看着几人突然超过自己,跑起来,懵了,这是咋啦?
苏港这边,带着沈建国和通讯员一块逛村子,至于张村长,追上苏港后,就跑回村子了。
编老虎可不是一时半会能编出来的,他得赶紧回村子让村民们砍竹子编老虎。
大槐树村原本不是很大,但是加上在建的新房子工地那边,还有开垦了不少地,变得大了些。
这还是沈建国第一次来,所以对什么都觉得新鲜。
看着在建的房子,不由点了点头,要是全国的村子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多好啊!
苏港:“沈中校,我们村都没得住进去呢,你想那么远有什么用。”
沈建国怔愣,刚刚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干笑了下,“这不是觉得你们村过得好嘛。”
“这是我们小祖宗辛苦的结果,是我们村民勤奋的结果。”
“是,苏技术员真是聪明,你们也能干。”
“那是。”苏港很是满意这个说法,下巴不由抬起,很是自豪。
想到什么,沈建国问道:“程教授一直在你们村?”
“啊…是啊!”
“那我得去和他打声招呼。”
“程教授正忙着呢,晚点我再跟他说你来了。”
“怎么,你们把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抢走了,还不许我见他啊!”
“沈中校,程教授可是自愿留在我们村的,说什么抢啊,要是你们能保护好他,他能来我们村清静嘛,这不,觉得我们村好,不舍得走了。”
“我可不信,肯定是你们有什么吸引他的项目,他才留下来的。”
“爱信不信。”苏港抱着手,他才不上当呢,这个沈建国就是想激他,让他带他去见程教授,然后顺便看他们厂子的生产,别以为他看不出来。
逛了一圈村子,苏港也没带他去找程教授,转而带他住进了给他收拾好的屋子。
“我们乡下住的都是这样的屋子,你们别嫌弃。”
“不会,挺好的。”沈建国环顾四周,挺干净的,床枕头被褥什么的都有,他们以前训练的时候,还风餐露宿过,乡下条件比他们之前在野外扎营好多了。
杏花村里,刘富贵叫来各家的当家人开会。
主要谈要怎么抱上大槐树村的大腿,带着他们村吃香喝辣的。
一村民说道:“村长,大槐树村不是经常收咱们村的花生嘛,咱们少要点钱,是不是就行了?”
有人反驳:“这个不行,这不是吃大亏嘛。”
“我看不如这样,以后大槐树村再收咱们村花生,咱们挑些好的出来给他们,坏的就不给了。”
说话的人叫刘达,他家的老大媳妇苏妙就是大槐树村人,管得家里井井有条,给亲家村里搞到好处,对他们家也好。
刘富贵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决定以后就这么做。
后面其他人又纷纷提出建议,刘富贵采纳了不少。
刘达回到家时,大孙子刘思贤正在院子练字,听到开门声,抬起头:“爷,您回来啦!”
“嗯,在写作业呢?”
“不是,我作业早就写完了,我在练字。”
“噢,我看看。”刘达走过去,看着纸上的字,是好看,不过他说不出怎么好,“不错,好好练,以后家里的对联就让你写。”
“爷,您放心,我会好好练的,小祖宗说了,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我都记着呢。”
“你外家那边的小祖宗说的?”
“对啊!”刘思贤兴奋的点头,他可喜欢回外祖家了,每次回去都会去给小祖宗请安,小祖宗对他们这些外孙都很好,对他们和村里的孩子都一样。
他娘说他的名字还是托外公从族谱里找一个改的,这样就不会重名了。
刘达摸了摸大孙子的头,“好好练,听你外家小祖宗的。”
“嗯嗯!”
苏妙在门外听着祖孙二人的对话,满意的笑了笑,孩子没白养,嫁的人家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