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沈如晦的解剖台笔记
解剖台的不锈钢边缘泛着冷光,沈如晦的笔记本摊在旁边,纸页被福尔马林熏得有些发脆。林殊凑过去时,指尖刚碰到纸页,就被沈如晦按住了手背——对方的掌心还带着处理伤口时蹭到的碘伏味,混着淡淡的血腥味。
“别碰,页角有血渍。”沈如晦的声音很低,目光落在笔记本上那行歪斜的字迹上,“昨天处理老卫的人时,钢笔尖戳到掌心了。”
林殊的视线落在那行字上:“缝合线的松紧度,要像握住一只刚破壳的雏鸟——既要抓牢,又不能捏碎。”下面画着个简单的示意图,针脚间距标着精确的“0.8cm”,旁边用红笔打了个勾,像老师批改作业时的标记。
“这是你在部队学的?”林殊指尖划过那个红勾,纸页下的解剖台传来冰凉的触感。
沈如晦点头,翻开前几页。里面贴着各种缝合线的样本,有的用红笔圈出“过松”,有的标着“过紧导致组织坏死”,甚至还有片干硬的皮肤组织,用透明胶带粘在纸页上,旁边写着“第三类伤口愈合不良案例——2019.7.12”。
“老班长教的。”他的指尖在那片皮肤组织上顿了顿,“第一次缝合时太紧张,线拽断了三次,他就把自己的手划了道口子,让我在他手上练。”纸页突然抖了一下,像是被他的指腹带得发颤,“后来他牺牲时,我给他缝合的脸,用的就是这0.8cm的间距。”
林殊突然想起刚才那具尸体上混乱的针脚——忽宽忽窄,像是刻意打乱的密码。他翻到笔记本中间,突然停住了:某页空白处画着个小小的钟楼,钟面指针指向三点十七分,旁边写着“阿殊的生日”,字迹比其他地方轻了许多,像是怕被人看见。
“这是……”
“去年在高原执行任务时画的。”沈如晦的耳尖有点发红,合上笔记本的动作快得像在藏什么,“那天你说你生日,我没带礼物。”
林殊却按住了他的手腕,硬是把笔记本重新翻开。钟楼下面还有行更小的字,被纸页的褶皱压得快要看不清:“他说喜欢向日葵,下次见面带种子。”
解剖台的无影灯突然闪烁了一下,灯光落在那行字上,像是突然被点燃的星火。林殊想起自己去年生日时,确实在对讲机里跟沈如晦提过一句“院子里的向日葵该收种子了”,没想到对方记到了现在。
“那死者的缝合线……”林殊话没说完,就被沈如晦拽到解剖台另一侧——对方从抽屉里翻出个铁皮盒,打开时,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三种缝合线样本,每种下面都压着张卡片,写着对应的案例编号。
“你看这个。”沈如晦抽出标着“734”的卡片,上面的针脚示意图和死者身上的几乎一样,但卡片边缘用蓝笔写着“模仿者的破绽:真伤口会出血,假的只会涂红药水”。
林殊突然明白过来:“你早就知道有人在模仿你的缝合手法?”
“老卫的人盯我很久了。”沈如晦把卡片塞回盒里,铁皮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上次在福利院,安安的红丝带勾在铁门上,我就发现上面沾着这种特制骨胶了。”他顿了顿,突然抓起林殊的手,按在笔记本最后一页,“你摸摸这页。”
纸页比其他地方厚了些,下面像是夹着什么东西。林殊小心地掀开,发现是片压干的向日葵花瓣,被透明胶带牢牢粘在纸上,旁边写着新添的一行字:“种子准备好了,等回去种。”
解剖台的排气扇还在嗡嗡转着,把福尔马林的味道抽向窗外。林殊看着那片干枯的黄色花瓣,突然觉得沈如晦的笔记本像个藏满秘密的匣子——有血腥的案例,有笨拙的祝福,还有藏在针脚间距里的温柔。
“刚才那具尸体耳后的针孔,”林殊突然开口,指尖在笔记本上的“0.8cm”上敲了敲,“针孔角度是37度,和你常用的45度不一样。”
沈如晦的嘴角终于勾起点弧度,像是冰雪融了一角:“所以我说,模仿者永远成不了真的。”他合上笔记本,往林殊手里塞,“拿着,下次缝合时对着练。”
林殊接过笔记本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的向日葵花瓣掉了出来,背面用铅笔写着个极小的“殊”字,像是怕被谁发现的秘密。他悄悄把花瓣塞回口袋,指尖捏着那本带着碘伏味的笔记本,突然觉得解剖台的冷意,好像没那么刺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