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妇人约莫四十岁年纪,鬓边插着支珠花,妆容精致,眼神锐利,正是醉红楼的刘妈妈。
她的目光刚落到柳俊生身上,眼睛瞬间就亮了,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热络的笑:
“哎哟!这不是柳大才子吗?”
“您可有好久没来了,老身还以为您忘了咱们醉红楼呢!”
“前些日子听人说您出了些意外……还好您没事,真是老天保佑!”
说罢,目光飞快扫过郗合倪与高大有,心里暗自嘀咕:
这柳公子身边的人倒有意思,穿锦袍的是个中年人。
年纪虽不占轻,但一举一动间那股子官气,沉稳得很,一看就是久在官场打磨的。
另一个穿短打的虽腼腆,却干净精神,不像是寻常跟班。
随即脸上笑意更浓,对着三人扬声说道:
“这二位看着眼生,想必是头回赏光咱醉红楼吧?”
“这位爷周身气度沉稳,坐立间都透着从容,一看就是见多识广的人物。”
“这位小哥看着实诚,眉眼亮堂,透着股干净利落的爽利劲儿,柳公子交朋友的眼光,真是没话说!”
话音刚落,便侧身往楼梯口引,热情地招呼:
“快里头请!”
“今儿个恰逢诗会,楼上靠窗的雅间还空着,既能听姑娘们唱新谱的诗词曲儿,又能赏街景,保准合三位的心意!”
柳俊生笑着拱手回应,语气熟稔又带着几分得意:
“刘妈妈说笑了,前些日子去乡下静养了些时日,今日刚回京都,第一时间就想着来您这儿听曲儿、赶诗会。”
说罢,他随手从袖中摸出一锭银子递过去,语气爽快:
“一点心意,妈妈收下,今儿个可得给我们找个清静又敞亮的好位置。”
刘妈妈接过银子,指尖在银锭上轻轻一捻,掂量的动作藏着几分精明,脸上的笑却越发殷勤。
她本想引着三人往楼梯走,脚步顿了顿,突然凑近柳俊生,用帕子半掩着嘴,压低声音提点:
“柳大才子,老身跟您透个底——今儿个的诗会不一样,是濩徽姑娘亲自出题,邀堂内公子们现场作诗呢!”
她顿了顿,眼神里满是“懂行”的暗示,声音压得更低:
“这要是能拔得头筹,今夜啊,您可有幸跟濩徽姑娘在她闺房里单独吟诗论道呢!”
“哦?濩徽姑娘亲自出题?还在堂内比?”
柳俊生眼睛猛地一亮,手中折扇“唰”地展开,扇面上几竿劲挺的墨竹随着动作晃出几分苍劲。
他随即想起过往劫难,笑意稍敛,却难掩眼底的兴致,挑眉看向刘妈妈,眉宇间的自负淡了些,多了分急切:
“那雅间便不用了!”
“既如此,我就在大堂凑个热闹,也好近距离瞧着诗会的动静。”
“哎哟,公子好气魄!”
刘妈妈愣了愣,随即喜得眉梢都飞了起来,立马转了方向,往大堂中央引,帕子在身前虚引:
“您放心,老身这就给您在大堂最靠前的位置腾地方,保准您看得清题目、听得见姑娘们的评点!”
三人刚踏入大堂,喧嚣人声与丝竹声便裹了过来,一道熟悉的呼喊突然窜出:
“俊生?真的是你!”
穿宝蓝色锦袍的张砚快步挤过人群,袍角扫过茶桌溅起茶水也顾不上擦,探着身子就去抓柳俊生的胳膊。
柳俊生却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半步,避开了他的触碰,只淡淡颔首:“张兄。”
这疏离的姿态让张砚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热络也淡了些,可还是堆着笑追问:
“你这大半年跑哪儿去了?”
“前些日子听人说你出了意外,我四处托人打听都没消息,还以为……”
紧随其后,四五个京都文人圈的熟面孔围了上来。
有人探着身子,有人眼神悄悄扫过柳俊生衣饰,七嘴八舌地附和:
“是啊,柳大才子,你这消失得也太突然了!”
“快说说,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这些人从前总围着柳俊生吟诗作对、吃酒嬉闹。
可心底打的,多半是借着他“京都四大才子”名头攀附的主意。
如今见他归来,先问的不是安危,倒是先打探起了“底细”。
柳俊生心里门儿清,这些人不过是酒肉朋友。
往日里凑在一起图个热闹,真遇事时,没一个会伸手帮衬。
经了那一场生死劫难,他更是懒得应付这些虚情假意。
他握着折扇的手指紧了紧,语气平淡得没什么起伏:
“都是误会,我没事,不过是去乡下待了些时日,这不才刚回京都。”
话说完,他便不再接话,目光转向刘妈妈,催促道:
“妈妈,咱们的位置在哪儿?别耽误了诗会出题。”
那语气里的冷淡像一层薄冰,明晃晃地透着“不想深谈”的意思。
围上来的公子哥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彼此眼里看出了尴尬。
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瞧出柳俊生是刻意要跟他们保持距离。
先前那点热络劲儿瞬间散了,有人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有人打着哈哈说:
“那你先忙”,没一会儿就三三两两地散了。
柳俊生看着他们散开的背影,眼底没什么波澜,只跟着刘妈妈往大堂前排走。
郗合倪跟在身后,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经历过生死,这人倒总算懂了些“识人”的道理。
而高大有攥着衣角,刚才那阵仗让他有些发懵。
只觉得这些京都公子们的热络来得快、去得也快,远不如乡下人的实在。
与此同时,醉红楼二楼闺房内,濩徽正坐在妆台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描金镜沿。
她身着一袭绣金紫纱长裙,发髻上簪着精致的珠钗,颈间挂着一块翠绿玉佩。
平日里含笑的眉眼,此刻却拢着愁绪。
方才醉红楼幕后的东家七皇子,又派人过来催她尽快做决定。
旁人可能不知道,这二皇子有个癖好,特别痴迷画美人图。
每幅画都画得惟妙惟肖,京都女子都以能入二皇子画中为荣。
而京都第一美人、醉红楼的花魁濩徽姑娘的名声早就传到了二皇子耳里。
七皇子也盼着二哥若真当了皇帝,能不亏待自己。
七皇子索性这段时间一直施压,让濩徽姑娘妥协。就在她发愁的时候,
“小姐,小姐!”
丫鬟绿萼端着茶盘快步进来,一进门就兴奋地喊:
“柳大才子来了!就在大堂里,正盼着您出题呢!”
濩徽猛地抬头,眼里的愁绪瞬间散了些,亮了起来,握着镜沿的手指都紧了,下意识起身:
“他来了?”
可刚站起,脚步又顿住,眉头重新皱起:
“不行不行,我现在麻烦缠身,若是跟他走得太近,七皇子定然会迁怒于他,给他招祸!”
“小姐,您怎么这么死心眼啊!”
绿萼放下茶盘,凑到她身边出主意:
“您不是要出题吗?”
“只要他拔了头筹,你们俩就能名正言顺在闺房相见,七皇子就算知道了,也挑不出错来啊,这本来就是咱们醉红楼的规矩呀!”
濩徽愣住了,琢磨着绿萼的话,眼神渐渐亮了。
她走到书桌前,铺开洒金宣纸,提起狼毫笔略一思索,写下两个字。
轻轻搁下笔,将纸折好递给绿萼:“这就是今晚的题,拿去给刘妈妈。”
绿萼接过宣纸,偷偷展开瞅了眼。嘿嘿笑道:
“小姐,您这题出得妙!”揣好纸就快步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