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的风,与京城截然不同。
它不似京城的风那般温柔,带着御花园的香气;也不似权力场上的风那般无形,杀人于无声。朔州的风是直接的,粗暴的,裹挟着沙砾与草根的气息,像是要把人骨头缝里的油水都刮出来。
巡查团的车队,就在这样的风中,抵达了朔州边境的第一个驿站,望月驿。
驿站的名字颇有几分诗意,但眼前的景象却是十足的败落。
驿站的围墙塌了半边,用些歪歪扭扭的木栅栏勉强补上。主屋的房顶上破了几个大洞,露出黑漆漆的椽子。旗杆上光秃秃的,别说代表朝廷的旗帜,连根布条都没有。
户部侍郎赵琦,二皇子萧云瑞的心腹,掀开马车的帘子,只看了一眼,脸色便沉了下来。
他跳下马车,锦绣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与这破败的景象格格不入。
『这就是朔州的驿站?』赵琦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质问的意味,『连个出来迎接的人都没有?七王爷就是这么对待朝廷钦差的?』
他身边的几个官员也纷纷附和。
『简直是目无王法!』
『我等奉皇命而来,代表的是天子颜面,他萧云庭竟敢如此怠慢!』
『看来这朔州,已经成了法外之地了!』
李纲端坐在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没有说话,但紧抿的嘴唇显示出他内心的不悦。
张承则从另一辆马车下来,他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仔细打量着这个驿站。他的目光在那些新补上的木栅栏上停留了片刻,又看了看地上被清扫过的痕迹。
就在赵琦准备再次发难时,主屋那扇破旧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个老兵走了出来。
他约莫五十多岁,身材不高,但站得笔直。左边的袖管空荡荡的,随着风摆动。脸上满是刀疤和皱纹,一双眼睛却很亮,像是草原上的鹰。
他走到众人面前,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军礼。
『朔州边驿守兵,独臂老韩,见过各位大人。』
赵琦冷哼一声,用马鞭指着老兵的鼻子。
『你就是此地的主事?为何见到钦差队伍,不行跪拜大礼?为何驿站残破至此,无人修缮?七王爷的人,就是这般规矩吗?』
老韩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回大人的话。第一,殿下有令,朔州军民,上跪天地君亲,下跪黎民百姓,除此之外,见官不跪,以保我朔州军民的骨气。』
『第二,驿站残破,是因为去岁冬日雪大,压塌了。如今春耕繁忙,人手都去了田里,还没来得及修。殿下说了,让百姓吃饱肚子,比修个给官大人歇脚的屋子更重要。』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却句句都在打赵琦的脸。
赵琦气得脸色发青。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刁民!好一个体恤百姓的七王爷!』他怒极反笑,『本官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让百姓吃饱肚子的!来人,本官饿了,让驿站准备接风宴!我倒要看看,七王爷治下的接风宴,是何等模样!』
他身后的官员们也跟着起哄,他们一路从京城而来,早就吃腻了官驿的标准饭菜,正想借机发作。
老韩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回大人,驿站小,也穷,备不下什么接风宴。』
『没有接风宴?』赵琦的声音陡然拔高,『连饭食都没有吗?你们是想饿死朝廷命官不成?这要是传出去,他萧云庭担得起这个罪责吗?』
『饭食倒是有。』老韩点了点头,转身回屋,片刻后拿出了一块满是油污的木板,上面用木炭写着几行字。
他将木板立在地上。
『大人请看,这便是今日驿站能提供的所有吃食。』
众人伸长了脖子看去。
只见木板上写着:
『主食一:黄金饼。』
『主食二:白玉泥。』
『主食三:甜心薯。』
『汤品:菜根汤。』
名字听着倒还雅致,但所有人都看得出,这绝非什么山珍海味。
赵琦身边一个官员忍不住问道。
『这黄金饼、白玉泥是何物?为何从未听过?』
老韩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
『黄金饼,就是用玉米磨成粉做的饼子。白玉泥,是土豆蒸熟了捣成的泥。甜心薯,就是烤红薯。至于菜根汤……就是些菜根混着野菜熬的汤。』
他解释得坦然,听在巡查团众人的耳中,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玉米?土豆?红薯?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听名字就是些粗鄙之物。
用这些东西来招待钦差?
这不是怠慢,这是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赵琦的脸色由青转紫,又由紫转黑。他感觉自己肺都要气炸了。
『放肆!』他一脚踹翻了那块木板,指着老韩怒吼,『你这独臂废物!竟敢用猪食来羞辱本官!羞辱朝廷!来人啊!给本官把他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
两名禁军立刻上前,就要去抓老韩。
老韩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丝毫惧色,眼中反而闪过一丝怜悯。
『大人息怒。』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张承走了出来,拦在了禁军面前。
他对赵琦拱了拱手。
『赵大人,且慢动手。』
赵琦正在气头上,见张承出来,没好气地说道:『张御史,此等刁民,公然羞辱我等,难道不该罚吗?你也要为他求情?』
张承笑了笑,转向老韩。
『老丈,你刚刚说的那些,玉米,土豆,红薯,可否拿来让我们看一看?』
老韩看了看张承,又看了看一旁脸色阴沉的李纲,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屋。
很快,他端着一个木盘出来了。
盘子里,放着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一个表皮带着泥土的土豆,还有一个紫红色的红薯。
所有官员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三样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
张承拿起那根玉米,触感粗糙,分量却不轻。他剥开几粒,金黄色的颗粒饱满圆润。
他又拿起土豆,掂了掂,问道:『此物便是那白玉泥的原料?长于何处?』
『回大人,此物名为土豆,长在地下,一根藤上能结好几个。』老韩回答道,『亩产……殿下说,若是伺候得好,亩产可达数十石。』
『什么?』
『数十石?!』
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
大夏最好的水田,一亩地也不过产出三四石的稻米。这听起来不起眼的土疙瘩,亩产数十石?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赵琦也愣住了,随即冷笑起来。
『一派胡言!简直是荒谬至极!』他指着老韩,对李纲说道,『李大人,您都听到了!此人不仅怠慢钦差,还敢在此妖言惑众,编造谎言,欺瞒上官!此罪当诛!』
李纲的目光,一直锁定在那个土豆上。
他没有理会赵琦的叫嚣,而是翻身下马,走到了老韩面前。
他从老韩手中接过那个土豆,仔细地端详着。
『你说,此物亩产数十石?』李纲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
老韩迎着他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
『千真万确!小老儿我亲手种的,亲手收的!不光是土豆,那玉米,一根杆子上能结好几穗,一亩地也能收十几石!还有那红薯,更厉害,藤蔓所到之处,地下全是果实!』
老韩越说越激动,他那只独臂挥舞着。
『大人们,你们是从京城来的,不知道我们朔州以前是啥样!』
『以前,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得饿死人!我这条胳膊,就是当年为了跟野狗抢一口吃的,被咬掉的!』
『可自从殿下来了,一切都变了!殿下给了我们这些种子,教我们种地,带着我们开荒!』
『现在,我们朔州,家家都有余粮!顿顿都能吃饱饭!我老韩活了五十多年,从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
『你们说这是猪食?』老韩指着地上的土豆红薯,眼中泛起了泪光,『不!这不是猪食!这是我们朔州三十万百姓的活命粮!是殿下赐给我们的神物!』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些原本跟着赵琦起哄的官员,此刻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张承的眼中,异彩连连。他看着李纲,心中暗道:『这萧云庭,好手段!』
他哪里是在怠慢,分明是在炫耀!
他用一个最破败的驿站,和一个最不起眼的老兵,将一份比曲辕犁还要惊天动地的功绩,就这么轻描淡写地,砸在了巡查团所有人的脸上!
润物细无声,却胜过千言万语。
李纲的内心,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身为大理寺卿,见过太多卷宗,上面记录着每年各地饿死多少人。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少个家破人亡的悲剧。
而现在,有人告诉他,有一种作物,亩产数十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夏将再无饥荒!
他看着手中的土豆,那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土疙瘩,而是一个关乎天下民生,关乎王朝兴衰的希望。
他抬起头,看着老韩。
『把这些东西,做熟了,端上来。』
他的语气平静,却没有人敢反对。
赵琦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很快,烤得香气四溢的红薯,蒸得软糯的土豆泥,还有烙得金黄的玉米饼,被端了上来。
没有精美的餐具,就是粗糙的陶碗和木盘。
李纲拿起一块烤红薯,剥开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金黄色的瓤肉。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咬了一口。
软糯,香甜。
一股暖流从口腔一直流到胃里。
他从未吃过如此朴素,却又如此美味的食物。
他沉默地吃完了整个红薯,又拿起一碗土豆泥,用木勺舀着,一口一口地吃着。
张承也拿起一块玉米饼,细细品尝。饼子口感有些粗糙,但嚼起来,却有一股谷物的清香。
巡查团的其他人,看着主官都吃了,也犹豫着上前,各自拿了些食物。
起初他们还有些抗拒,可当食物入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好吃。
没有任何复杂的烹饪,就是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却足以慰藉他们一路的风尘仆仆。
赵琦站在一旁,看着众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尴尬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地平线上烟尘大起,一队骑兵正朝着驿站的方向疾驰而来。
那队骑兵约有百人,人人身穿黑甲,背负长弓,腰挎弯刀。他们坐下的战马神骏异常,一看便知是来自草原的上等货色。
更让人心惊的是他们的气势。
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即使在奔驰中,队形也丝毫不乱。一股彪悍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巡查团的禁军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拔出兵器,护在了李纲和张承身前。
『来者何人!』禁军统领高声喝问。
那队骑兵在驿站外百步停下,动作整齐划一,没有一丝多余的声音。
为首的一名年轻将领翻身下马,独自一人朝着驿站走来。
他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眼神锐利。他走到众人面前,先是对着李纲和张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末将,朔州新军统领,陈平,奉七王爷之命,前来迎接钦差大人!』
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李纲看着他,又看了看他身后那支气势不凡的骑兵,眼神微微一动。
这就是朔州的军队?
京中传言,朔州卫早已腐朽不堪,兵无战心。可眼前的这支队伍,分明是一支百战精锐!
赵琦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上前一步,厉声道:『陈平是吧?你们王爷好大的架子!钦差驾到,他本人不来迎接,就派你这么个小小的统领前来?他眼里还有没有皇上!』
陈平看了赵琦一眼,眼神平静。
『回大人,王爷正在城中筹备接待事宜,实在分身乏术。特命末将前来,并非怠慢,而是为大人们献上一份大礼。』
『大礼?』赵琦冷笑,『什么大礼?是那亩产数十石的土豆,还是这猪食一样的玉米饼?』
陈平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而是转身,从身后的亲兵手中,接过一个长长的卷轴。
那卷轴用上好的锦缎包裹,看起来极为贵重。
陈平双手捧着卷轴,高高举起,声音传遍了整个驿站。
『朔州百姓,听闻天使到来,感念圣恩,欢欣鼓舞!特献万民书一份,请大人亲览百姓心声!』
万民书?
李纲和张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万民书这种东西,可不是随便能献的。一旦呈上,便代表着一方民意,分量极重。
萧云庭在这个时候,让手下献上万民书,是何用意?
是想展示自己深得民心,以此来对抗巡查团的调查?
还是……另有图谋?
陈平缓步上前,在李纲面前三步站定。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展开了手中的卷轴。
『哗啦——』
长长的卷轴铺陈开来,足有数丈长。
然而,看清卷轴上内容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卷轴上,没有字。
一个字都没有。
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红色的手印!
成千上万个手印,鲜红刺目,像是用血印上去的一般。
一股淡淡的血腥气,随着朔州的风,飘进了每个人的鼻腔。
李纲的瞳孔,在那一刻,缩成了针尖大小。
张承的脸上,血色尽褪。
赵琦更是吓得后退了一步,脸上写满了惊恐。
这哪里是什么万民书!
这分明是一份……血书!
陈平捧着这份血书,脸上是肃穆的神情。
『李大人,张大人。』
他的声音,在死一般寂静的驿站中,清晰地响起。
『这,就是我们朔州百姓,最想对朝廷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