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苦笑,他也是到了荆州才知道这个情况的。
按理说,孙策进攻江夏,大破江夏水师是在建安四年冬,之后孙策被刺身亡,孙权忙于继位,又在东线迎战袁谭,无暇西顾近三年,无论是刘表,还是高干,都有机会重整江夏水师,或者对南郡水师加强训练,准备作战。
但他们偏偏都没做。
刘表的考虑是不想让黄祖恢复元气,有实力与他抗衡。
黄祖出自江夏黄氏,能违背惯例,出任江夏太守,本身就是荆襄豪强凌驾于刘表这个荆州牧之上的体现。刘表忍黄祖很久了,有这个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如果说刘表的私心多少还有点道理的话,那高干就纯属尸位素餐。
他和刘表一样崇尚风度,倾心儒学,却没有刘表的能力。他嘴上说着要建功立业,却没有对有重大作用的南郡水师加以整训,只是装模作样的去视察了两次,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两任荆州牧如此懈怠,南郡水师的将士又哪来的精气神。
也是亏得周瑜被困在了濡须口,但凡他有余力西进,只怕荆州已经被他拿下了。
听完钟繇的解释,袁熙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原本还觉得将高干调离荆州有些歉意,现在只想将高干叫过来打一顿。
没有水师,怎么平定江东?
你还想建功立业,靠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吗?
袁熙摇摇头,让自己冷静下来。事已至此,发火也没用。他还真不能拿高干怎么样,要不然会被骂死。
高干的母亲——他的姑母——是名义上的大父袁成的嫡女,血脉比父亲袁绍还要纯正,惹不起。真要逼急了,又搞一场内讧,场面很难看。
“那你说,孤该如何部署?”
“大将军,繇到荆州日浅,了解的情况有限,恐怕无法给你什么好的建议。大将军欲问计,还是问荆襄俊杰为好。他们更了解情况,也清楚荆襄人的想法。”
“比如那位卧龙和凤雏?”
钟繇摇了摇头。“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将来可以大用,眼下用处却不大。”
袁熙无声地笑了起来,重新打理了钟繇两眼。他原本以为钟繇会极力推荐那两个年轻人,以便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现在看来,倒是他想当然了。
钟繇肯定是私心,但私心没那么重。
“那你说的是谁?”
“蒯越,蔡瑁,韩嵩,刘先,他们都是当地大族,刘景升主政时,他们都是实际掌权的人物,了解荆州的情况。刘景升入朝时,他们都没有跟着去,依旧掌握着荆州的兵权。”
袁熙扬了扬眉,没有再说什么。
袁绍、高干这几年真是一点有用的事也没做。荆州都归顺朝廷了,这些人怎么不调到朝中去,还让他们留在本地。
“多谢元常,孤知道了。”
——
到了叶城,袁熙一切如常的参加宴会,与宾客们谈笑风生,尤其是钟繇提到过的几个人。
初来乍到,不是动他们的时候,那就拉拢好他们,等待合适的时机。
他没有和诸葛亮、庞统喝酒,却在暗中观察他们。
诸葛亮、庞统都是小辈,坐得比较远,也不在和袁熙攀谈的人群之列,在随例起身敬过酒之后,就坐在席上,与身边的人说话交流。
庞统有点生气,喝着闷酒。诸葛亮却很从容,一边和人交谈,一边看着庞统。当庞统又一次独自举杯的时候,他伸出手,按住了庞统的手腕。
“士元,不能再喝了,再喝会误事。”
“能有什么事可误?”
“不出意外的话,大将军很快就会找你问计。”
“大将军?”庞统翻了个白眼。“你看他和那群老朽说得多开心,哪有空理你我这样的后生。”
“要不打个赌?”
“行啊,你想赌什么。”庞统来了精神,将手中的酒杯顿在案上,“咚”的一声响,案上的盘子都跳了起来。有人看了过来,见庞统满面通红,不禁摇了摇头。
这小子,又喝醉了。
诸葛亮起身,将庞统拉到了一旁。“我赌大将军明天就会召你去,你如果喝醉了,明天还是一身酒气,可不好。”
“当真?”庞统眨眨眼睛。“如果他不找我呢?”
“如果他明天还不找你,我就回隆中去,不再谋求出仕。”
庞统吃惊看着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这次跟着来迎接大将军是下了多大决心。如果他决定退回隆中,几乎等于他认定袁氏无法统一天下,还有变数。
就眼前的形势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
——
事实上,袁熙没有等到第二天才召见庞统,宴会结束的时候,他就让许褚安排虎卫,将庞统、诸葛亮请到了军营里。
虽然高干给他安排了住处,但他还是决定住在军营里,与将士们在一起。
住在军营里,他更安心。
曹彰带着庞统、诸葛亮进帐的时候,袁熙刚脱下外衣,扔给楼云。他卷起袖子,对庞统、诸葛亮说道:“二位,今天酒喝得不痛快吧?”
两人起身离席,久久才归,他看得清清楚楚。
庞统拱手行礼。“大将军神目,明辨秋毫。”他的声音有些颤,刚刚和诸葛亮打赌的时候,还觉得可能性不大,没想到还没过夜,袁熙就单独找他们了。
机会来得太快,他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好在他听诸葛亮的劝,没有再喝,否则现在烂醉如泥,就真的错过了。
袁熙哈哈一笑,伸手请二人就座。“不瞒你们说,我刚见你们的时候,印象并不好,可能有失礼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庞统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诸葛亮目光一闪,随即笑了。
袁熙看着他,也笑了。“孔明可知为何?”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想必大将军是觉得我与士元不过是荆襄人捧出来的两个后生罢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妙!”袁熙抚掌而笑。“孔明一语中的。”
庞统却有些不快。“大将军与我二人初次见面,何以有这样的观感?莫不是以貌取人?”
袁熙不说话,只是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一声叹息。“我懂了,物其必反,大将军饱受中原名士争名之苦,有些厌烦了。”
庞统恍然,不禁赞了一声。“在人情世故上,孔明的确于我更优。我还以为……”他嘿嘿笑了两声,摸摸鼻子,没有再说下去。
袁熙打量了庞统两眼。“士元,大丈夫当以功名立世,不必在意容貌。相由心生,待你一飞冲天时,就算是宋玉见了你,也要拜一拜的。”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相信我,我有切身体验。几个兄弟之中,我一直是最不起眼的那个。”
庞统哑然失笑,心情大好。“愿借大将军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