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四十六分,火车抵达终点站 “春城火车站”。
沈卫东扛着行李、拎着提包,和小曼、单丽娟母女一同走出火车站出站口。
出站后,映入眼帘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
陌生的城市与人群,让初到春城的沈卫东和小曼感到一阵茫然。
“小杨、小沈,你们俩愣着干什么,往这边走啊!”
单丽娟的妈妈见两人驻足张望,便出声招呼。
她来过春城,熟悉 “吉省大学” 的位置,便领着众人朝公交车站走去。
公交站候车的人很多。
单丽娟妈妈介绍说,乘坐六路无轨电车,在 “吉省大学” 站点下车即到。六路无轨电车驶来,尚未停稳,站台上的乘客便蜂拥向车门。
单丽娟妈妈催促沈卫东:“小沈,快到前面去!” 沈卫东肩上扛着他和小曼的行李,又多又沉,但经过一年多的下乡锻炼,他身强体壮,听到招呼后立刻挤进人群,为大家开路。
小曼紧跟在他身后,死死拽住他的衣服,单丽娟母女也寸步不离。
待车停稳,“咯啦咯啦 —— 砰”,无轨电车前后车门打开。
“小沈,快往前挤,不然车开走了还得等下一辆!”
沈卫东奋力向前,率先挤上车,小曼和单丽娟母女紧随其后。
四人刚上车,气压车门便 “咯啦咯啦 —— 砰” 地关闭。车厢内人挤人,沈卫东不得不将行李举过头顶,手中的提包隔开身旁人群,小曼趁机挤到他怀里。
车票是单丽娟母女在车门处购买的,因太过拥挤,她们买完票便无法往车厢内挪动,直到过了几站,车上才稍微宽松些。
无轨电车 “哐当哐当” 行驶了四十多分钟,终于抵达 “吉省大学” 站。
四人挤下车,一座低矮残破的校门映入眼帘。
校门上悬挂着一条喜庆的红布横幅,横幅上贴着菱形黄纸,黄纸上用毛笔写着黑色大字:“欢迎新时代大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奋斗建设国家!”
沈卫东、小曼和单丽娟读着横幅上的文字,心中涌起一股振奋之情。
校门内,几张木桌与椅子整齐排列,桌前立着一块贴有红纸的木板,上面写着 “新生接待处”。
几位胳膊佩戴红袖标的学生看到沈卫东一行,立刻迎上前,热情地接过行李,引导他们办理入学手续。
办完手续后,沈卫东陪着小曼跟着 “迎新小组” 的学姐走进女生宿舍楼。
小曼和单丽娟的宿舍不在同一楼层 —— 单丽娟住在二楼,小曼的宿舍在五楼。
每间宿舍门上都贴着白纸,写着住宿学生的姓名。
小曼的宿舍位于走廊尽头,宽敞的房间里,两侧摆放着两张上下铺铁架床,窗前放着一张小木桌和一把椅子。
这是一间八人宿舍,屋内已有几人,其中三位年轻女人应该是学生,其余是陪同她们来的家属。
“迎新小组” 学姐向屋内众人介绍了小曼,随后微笑着离开。
小曼将学姐送到门口,转身向屋内的人自我介绍。屋内三位女生也纷纷回应:年龄约三十岁的沈月霞,是中原省知青,老家在东北黑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与小曼年龄相仿的许新华,是晋省知青,老家鲁省;个子稍矮的刘红缨,是辽省知青,老家川省。她们三人都是历史系学生,还没来的四人同样也是历史系的,只有小曼是宿舍里唯一学习考古专业的学生。
虽然考古专业隶属历史系,但独立于历史系的考古教研室,目前该专业仅有小曼一名女学生。
小曼大方地介绍沈卫东是她新婚丈夫,是京大的学生。
帮沈月霞收拾床铺的男子是她丈夫,看上去比沈月霞年长不少,衣着打扮像是农村人;陪同许新华前来的是她父母,两人身形高挑,举止透着文化人的气质;刘红缨身旁的男子是她男友,同样是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过就读于师大。
小曼的床铺在靠窗右侧上铺,沈卫东让她先和室友交谈,自己则过去整理床铺。收拾过程中,又有三位宿舍成员和家属到来 —— 来自冀省的知青张丹霞(鲁省人)、秦省知青陈山花(辽省人)、赣省知青毕春兰(贵省人)。
此时,宿舍里只剩一位尚未露面的学生王抗美。
沈卫东铺好小曼的被褥,又和其他家属一起将宿舍打扫干净,此时已过了午饭时间。
正当小曼和沈卫东商量去哪儿吃饭时,沈月霞告知他们,食堂为照顾新生,将供餐时间延长至下午两点,现在过去还能吃上饭。
这个消息是 “迎新小组” 学姐告诉沈月霞的。
沈月霞问大家是否都去食堂用餐,提醒再晚些就来不及了。
宿舍众人坐了一晚上火车,又忙活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纷纷表示要去。于是,沈月霞便带着大家前往食堂。
到了食堂,众人先在后勤服务窗口兑换饭票,随后前往售饭窗口打饭。
因为是新生入学,食堂准备了特殊餐食:猪肉炖粉条、溜豆腐、醋溜白菜片、炒土豆丝。
学生需自带餐具,每人仅有一个饭盒,而学校为照顾学生家属,特意提供了碗筷。
沈卫东和小曼见有碗筷,便每样菜都打了一份。
饭菜味道还可以,但在大学食堂用餐的新鲜感,让两人吃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回到宿舍,把上午没干完的活儿干完了。
沈卫东正琢磨着晚上去哪儿住时,孙姨的父亲,孙教授来了。
他是查了新生档案,才找到小曼宿舍的。
孙教授接到女儿电话,知道小曼是跟沈卫东一起来学校报到,就想到了晚上的住宿问题。
小曼住宿舍,沈卫东晚上去哪儿住?吉大有招待所,可以让他去住,可他们家就在吉大校园内,不让他俩来家里可不行。
小曼虽然不是女儿亲生的,但跟女儿亲近,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他为了女儿家庭和睦,怎么也要招待好两人,晚上还得让沈卫东住到家里。所以他就找过来了。
小曼和沈卫东看到孙教授找过来,两人高兴地叫了声:“外公!” 老爷子听到这声 “外公”,高兴得脸上堆满了褶子。
孙教授开心地答应着,就对两人说明来意,让他俩现在就跟他回家。
两人痛快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