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话做事实在跋扈,还有几分拳脚功夫,劫匪敢怒不敢言,一上午下来铲雪的效率直线上升。
卫迎山听完官兵的回禀,也没太诧异:“随他们去,别让他们故意找茬欺负人就行,要是有这种情况便将他们与劫匪的活儿对调。”
等官兵将她的话传达,正要拿劫匪来出自己心中郁气的余震卿余震庭神色讪讪,不敢再造次,老老实实完成份内之事。
抗灾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直到二月中旬,连日以来雾蒙蒙的天空变得湛蓝,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向大地,给京城带来多月未见的光辉。
雪灾结束与上辈子的时间和董监正估算的时间所差无几,卫迎山站在别庄门口深吸一口气,感受久违的阳光气息。
对身侧的许季宣道:“这几日加强巡视,叮嘱百姓勿要急着修建屋顶房梁。”
“冻死的老鼠等动物尸体也会随着积雪融化暴露,容易污染水源,入口的水一定要大家煮沸再喝,其他冻毙的牲畜统一焚烧处理,还有……
一口气说完灾后的恢复工作:“将这些注意事项逐一落实,让孙令昀他们多在村里走动。”
许季宣一一记下:“我这便交代下去,让人盯着。”
只要不用他动脑子,他做事向来认真。
身处京郊各个棚舍的学子看到久违的太阳忍不住欢呼出声,就连纪律严明的驻守官兵也是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终于快要结束了。
接到上面下发的指令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各村的村民们皆十分配合。
接下来的几日都是大晴天,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融化,村民们借着好天气将封闭已久的屋子打开通风。
阳光下京郊处处散发着凛冽的生机。
“修路?铲完雪又修路?”
余震卿不敢相信地看着前来传话的官兵。
他们铲了大半个月的雪,好不容易等到出太阳积雪融化,还没来得及高兴,现在居然还得修路,修哪门子的路!
前来传话的官兵神色不变:“殿下说二位公子不想修可以自行回城,她不拦你们。”
最后的节骨眼回城,怕不是会被家里打死,兄弟俩对视一眼,咬牙切齿道:“修!赶紧告诉我们修哪里。”
“需得二位先带人评估损毁的道路有几何,具体怎么修,修哪里也由二位全权决定。”
好一个全权决定,不知道还以为是多大的殊荣,从未想到有朝一日能被差使得这么彻底。
“殿下的话属下已经传达,二位请自便。”
官兵离开后,余震庭望着积雪融化后泥泞不堪的道路,嫌弃地开口:“烂成这样如何下手?三哥你知道怎么评估损毁程度吗?”
“你觉得我知道?”
“那我们怎么办?”
两人面面相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回家求助,不然领了修路的活却没完成……
想到昭荣公主的做派,两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修路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放心交给余家两兄弟,别到时要你收拾烂摊子。”
听到消息的许季宣很不解,铲雪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干,修路却不同,没修好不但会影响出行,还会有巨大的安全隐患。
“看不出你还挺杞人忧天的,那俩是没有将路修好的本事,可他们家里有人啊。”
卫迎山老神在在:“不然你以为我当真是为了赚一千两银子把他们弄过来?”
“难道不是吗?而且一千两貌似是押金,怎么就成了你赚的,你是不打算还了?”
“……”
见她脸色发黑,许季宣马上闭嘴:“是我多话,你继续你继续。”
“晚上睡觉最好睁开眼!”
言归正传,卫迎山继续道:“四个儿子三个惹祸精,唯一不惹祸的老二这会儿还在外放,你知道余家老二担任什么官职吗?”
“路堤道使,被我父皇亲自指派。”
说是外放,其实是督办整个大昭主要交通区域道路、桥梁的兴修与维护,积累够了政绩,随时可以升任到工部。
恭庆伯府能在明章帝跟前有几分脸面,除了与皇室沾亲带故,更重要的是伯府二公子余震谦是个有本事的。
不然就他家其他三个儿子的惹祸速度,哪里还能如现在这样高枕无忧。
“有这么好用的外援在,余三余四不可能放着不用,现在估计已经跑回家求助了。”
许季宣一个外地来京城的,也没做过背调,哪能知道其中的原因,听她说完,一脸佩服:“我就说你不是贪图一千两银子的人。”
“不过余二现在还没有回京,余三余四回去求助的对象莫不是……”
“恭庆伯,会修路的兄长不在,爹也行。”
能培养出一个擅水利堤道的儿子,恭庆伯当然也有两把刷子,不过养尊处优久了很少再干这些事。
和她猜想的一样,余震卿余震庭商量过后便马不停蹄的跑回来求助。
看到原本应该在京郊的四儿子出现在府中,恭庆伯一惊:“你、你……”
“莫不是偷偷跑回来的?我之前是怎么叮嘱你的,还不快回去!”
说着就要召来家丁将人“护送”回去。
雪灾结束只等验收成果的节骨眼居然偷偷跑回家,要不是自己亲生儿子,蠢成这样,恨不能直接将人打死。
余震卿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说话,他爹就直接给他定罪,简直百口莫辩。
见家丁就要过来带他走,赶紧开口:“我不是偷跑回来的,是有正事和您说!”
“有话快说,说完赶紧离开!”
几个儿子什么德行,恭庆伯最清楚不过,勉强按下将人打包送走的冲动,没好气地开口。
待听完,一脸诧异:“修路?昭荣公主让你们修路?”
“可不是,我和三哥哪里懂什么修路,这不是回来找您帮忙吗,时间不早您收拾收拾随我离开,免得耽误时间。
让他爹早点帮忙修完,也可以早点回家,他再也不想待在那鬼地方受苦!
修路之事马虎不得,还是皇城底下,恭庆伯沉吟片刻:“你且等上一等,为父回书房拿些东西便随你去。”
“您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