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独自回到贾府,刚进大观园的大门就看见贾芸从里边出来,贾芸看到贾环后,连忙行礼:“见过三叔!”
“是芸儿啊,你母亲一向可好?”贾环笑道
“蒙三叔惦记,我母亲一切安好,母亲总提三叔,说三叔文武双全,待人又好,让我跟三叔多学着点呢?”贾芸说道。
“呵呵回去替我问你母亲好,让她没事多进府里陪太太们说说话。”说完就要往里走。
“三叔,慢走!”贾芸忽然叫住贾环。
贾环看向贾芸问道:“芸儿还有事情?”
“听说三叔您要搬到芦雪庵去,昨天我已经带人重新修缮好了,您看看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就让人告诉我,我再来收拾!”贾芸说道。
贾环点了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这几天我不得空,等回来你到我那去坐坐,咱们叔侄再叙话!”
贾芸闻听心中一喜,笑道:“芸儿记下了。改日再去给三叔请安。”说完目送贾环进府,贾芸心道:如今在这府里贾环的地位可比宝玉的地位高多了,若能和他打好关系,将来也有个依靠!想罢美滋滋的去干活了。
贾环听了贾芸的话,过去的路上专程去了趟芦雪庵,俨然已经修缮成了独立的园子,就连之前他园子里的对联也安放在了芦雪庵的大门口,贾环摩挲的对联上的字迹正在出神,忽听背后有个女子笑道:“哎,环哥儿傻呆呆看什么呢?”贾环回头一看正是湘云带着翠缕。
贾环笑了笑道:“原来是云姐姐,过几天我要搬到这芦雪庵来,因此过来看看。”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搬到这里了?凸碧山庄不好吗?”湘云问道。
“姐姐不觉的山庄太高了吗?所谓‘高处不胜寒’,偶尔上去赏月还可以,天天住在那里上上下下总不如这里便宜些,何况这里的环境更幽静些。”贾环答道。
湘云想了想:“确实如此,只是这芦雪庵如此模样比之前少了些悠然自得的味道,多了几分日常农家气息!”说完又看了门口的对联说道“这对联放在这里有些文不对题了,这里一根竹子都没有,何来‘听竹’二字,这要是放在林姐姐的潇湘馆倒更合适些。”
“云姐姐说的是。”贾环看着飞舞的芦花沉思片刻,说道:不如改成‘风卷芦花犹胜雪,云舞烟霞落玉湖’可好?”
“倒也符合此地景色,不错!”湘云笑道。
“云姐姐这是要去哪里?”贾环问道。
“我们小姐要回去了,正要向各位姑娘辞行呢?”翠缕笑道。
“云姐姐要回府了?”贾环道。
“是啊,婶子说眼瞅着进腊月了,准备接我回去过年呢。对了,还要谢谢你送了我那一盒子礼物,肯定花了不少银子吧。可惜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的,不如我回去给你做双靴子全当谢礼了。”湘云笑道。
“说到礼物,我到有几句话给荣姐姐说。”贾环一时间想到了卫若兰。“其实早就知道你们已经跟卫府议亲之事,我与卫大哥相交多年,深知他为人直爽,通情达理,不仅容貌出众,更有一副侠义心肠,何况他不以家族为依靠,全凭一己之力考中武举。就连我的武艺也是卫大哥教授的。以云姐姐为人与卫大哥确实是良配。”贾环说完看向湘云。
湘云听贾环说完,脸上涌上一丝绯红,问道:“叔父也经常提及卫公子,说他虽然年轻,但是弓马骑射,读书识字倒也算的上精通,就是不知道卫公子如何看我,毕竟我自由父母双亡......”说完湘云黯然神伤,有点失落。
“姐姐放心,我已经跟卫大哥提过了你的事情,卫大哥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将家传玉佩托我带给姐姐,并让我转告姐姐虽是两家议亲,卫大哥也不想强求,姐姐若是中意便将玉佩留下,若是不合心意他自会对家里提起。不知姐姐意下如何?”贾环问道。
湘云听了半天也明白贾环的言语之中的意思,思虑半天只说了一句:“替我转告卫公子,那枚玉佩我很喜欢,多谢卫公子了。”说完便红着脸带着翠缕快步离开了。
贾环听完也是一阵欢喜,看来这媒人他可要当定了,这回可以给卫大哥交代了想罢便开心的向凸碧山庄而去。
回到山庄后便将两句对联写好,吩咐人去做了。又找来琥珀让她们准备下东西准备搬到芦雪庵去,几个小丫鬟得知偷偷埋怨;这一阵子光搬家了,这里好端端的又要搬到下面去。
霁月听完到是开心的很说道:“还是下面好,有个事情也方便,省的每日登高爬低的。”说完高高兴兴的跟着琥珀收拾东西,如此一来又折腾了两三日,才将东西全部搬到芦雪庵。
贾环算了算日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京城里也没什么动静,就想着出去走走,刚出了大门就看见元宝等在门口,身边还站着一个青衣青年,此时正微笑着看着贾环。
贾环看清来人之后,心中一喜,连忙上前几步,问道:“赵兄,几时来的京城?怎么不进来坐?”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金陵救助的赵凡,赵凡笑着对贾环说道:“前两日刚到就想着来拜会下贾兄,之前也去了府里打听,才知道如今你住在这里,就来这边了寻你了,可巧遇到元宝兄弟,说你马上出来,因此在门口等你!”
“既然如此,我正要去街上逛逛,咱们一起转转,也带你熟悉下京城,待会找个酒楼咱们好好喝上几杯。”说完拉起赵凡就走。
贾环带着赵凡和元宝一路说说笑笑在街上闲逛,如今临近腊月街上多了不少卖年货的小商小贩,更有许多进京赶考的学子提前来到这里见识京城的繁华,如此以来街道上比平时热闹数倍。
三人逛了一阵,便寻了一处酒楼坐下,贾环点了几样小菜和一壶好酒,与赵凡对饮起来,元宝则是跑去看杂耍去了。
贾环一边倒酒一边问道:“一别数月,赵兄可好?”
“自金陵一别后,我便回了扬州,向父母报了喜讯,父母闻听我中举后便张罗着给我议亲。男子汉大丈夫功名未成何以为家,因此我就推脱春闱在即,提前躲来了京城,想着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便来找你了。”赵凡说道。
“呵呵,赵兄还真有办法,不知道赵兄现居何处?”贾环问道。
“说来惭愧,京城之内赶考的举子甚多,客栈不是客满就是贵的要命,因此我只能先租住在西城的一个小户人家里。”赵凡不好意思的说道。
贾环沉思片刻说道:“我朋友在京城南街有一处房子,如今到是空着,不如赵兄先搬到哪里去住。一来哪里清净,二来离国子监还近些。”
“这怎么好意思!岂不是麻烦人家,我在西城挺好,而且租金也不贵!”赵凡不好意思的说道。
“无妨,你先住着,租金你暂时不用考虑,一切有我。”贾环说道。
见贾环如此诚邀,赵凡也不好再推辞,说道:“多谢贾兄好意,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完端起杯子敬向贾环,二人一饮而尽。
正在饮酒间,忽听楼下有人吵架:其中一人怒道“刚才你还说一房间一个月二两银子,怎么这会子又要五两,这分明是欺负人嘛?”
“这位客官!眼下进京赶考的学子越来越多,有房子住就不多了。你也不去打听打听,这京城哪家客栈不涨价。”掌柜的说道。
“哪有这样的道理,之前都说好了的价格,如今你又要涨价?哪有这样的道理!”那人继续说道。
“我们这就这个价,住的起就住,住不起就拉倒?谁也没求着你住在这里。”掌柜的白了一眼那个客人。
“我看你就是‘癞蛤蟆变金蟾--张口就是钱!’”那人说完逗的围观众人哈哈大笑,掌柜的则是被气的够呛。
贾环听这人说话有意思,和赵凡起身往楼下一看,二人都乐了,这说话的之人矮胖的身材,正是当日的同科举人--江宁甄士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