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德意志最高法院,
二楼,
罗曼盘腿落座,接过利娅递来的红茶,
向下凝视。
希尔如同被石化的雕塑般站在被告席,标志性的胡子被刮了个精光,双眼无神注视着眼前落锤的法官。
“鉴于罪犯供认不讳,那么我宣判,罪犯希尔、叛国罪、军事叛乱罪、有组织策划杀人罪成立......”
法官那破锣般的嗓音将空气敲响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听着长串的罪名,
民社党、中心党人脸上明显有些不自在,有意无意的低下头,怕在那凄凉的背影中看到自己的脸。
而这就是罗曼要的效果,
杀鸡给猴看,
他不想处理民社党、中心党是因为这两个党和德意志绑定的太深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
等希尔被拉走,
他们才长舒一口气,开始围观台尔曼的审讯。
“台尔曼先生.....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从被工人抛弃的创伤中悻悻回过神的台尔曼,昂起头,身上的衣服并没有换成提供的西装,依旧是那身工人大衣、身上还沾着些许煤点。
而他第一次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我没什么要说的,错了就是错了,德共确实和苏俄人暧昧不清,这是事实,甚至可以说整个政党的控制权都属于莫斯科。”
明显没料到对方会承认错误的法官,将镜框往上提了提:
“台尔曼先生我可以理解您是后悔了吗?主动承认错误的话,我可以考虑.....”
话音未落,
台尔曼摇摇头又点点头:
“后悔吗?我确实后悔,后悔放弃了自主性,后悔将德共变成了苏俄的一言堂,过高相信了对方,而忘记相信自己,但对于德共对于我今生所珍视的事业,我从未后悔!”
说着台尔曼抬起头,
颓丧的眼神猛然流露出一抹令人胆寒的朝气:
“你们可能会认为德共覆灭了,自此之后可以不受任何抵抗的欺压民众,压榨工人,但红色的幽灵从不会死于物理上的子弹!我们的事业是永恒且必然胜利的!只要剥削依旧,只要束缚我们的枷锁尚未崩碎!”
“而你们将被扫进垃圾堆!”
“罗曼先生!我知道你在现场。”
见台尔曼说到长官,旁边候着的维多刚准备知会法警将对方拿下。
罗曼毫不在意的挥挥手道:
“让他继续说。”
“身为一个德意志人我相信你能带领德意志再次走向复兴,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但....那又能维持多久呢?”
“时间会给出答案,历史会告诉你,你是错的!”
抿了一口红茶,
罗曼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台尔曼审视四周,隔着窗帘和他对视。
“长官....要不要和法院那边打个招呼,换成死刑?”
放下茶杯,
罗曼站起身摇头道:
“找个僻静地方关起来,我要让他亲眼看到我塑造的未来。”
说罢,
罗曼带着利娅离开了法庭。
杀不杀台尔曼,其实影响已经不大了,苏俄虽然在今早给他发来了密信,要求私下关于德共问题会面。
但台尔曼不愿意走,一直留在德国等待被抓,已经能证明他对苏俄失去了信任。
理想很美好,
现实却比理想残酷千万倍,就台尔曼在法庭上讲出的这些话,绝对会被莫斯科认为他已经失去了控制在公开反对苏俄,反对布尔什维克。
哪怕苏俄在一路打到了柏林,
也绝不可能解救台尔曼,反而会把他当成妥协派一枪要了他的命。
现实就是这么黑色幽默,
之前的有着同样理想的朋友,可能在下一个路口就会拿着步枪,一枪要了你的命。
坐上汽车,
思索间的罗曼被系统打断:
“恭喜小幅度改变台尔曼命运。”
“奖励如下:丁基橡胶合成技术、石油开采炼制技术。”
丁基橡胶合成技术如果罗曼没记错的话,几年后便会出现,石油开采炼制没有详细说明,应该并不算什么领先技术。
不过既然是小幅度改变,那这两项奖励也倒说得过去。
“恭喜宿主大幅度改变希尔命运。”
“奖励如下:A-4火箭研发技术”
听到这个奖励,
罗曼微微一惊,
下沉的嘴角,吸引了正在观看,英国发来的关于中东犹裔自治国协议的利娅:
“长官?”
纤细的手掌搭在他的肩膀,过多用笔的缘故,利娅的手早已不复当年的平滑柔软。
将搭在自己肩膀的手移下,
投去一个自己没事的眼神后,罗曼开口道:
“没事利娅,我只是在想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武器研究部门了?”
利娅虽然以前对军事方面的事不怎么感冒,但随着了解和学习,熏陶着也感起了兴趣:
“什么武器?”
罗曼打开车窗,手指上指:
“能穿破云层,划过天空的武器。”
“飞机?”
车窗内涌的微风将罗曼鬓角的金发卷起:
“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你可以叫它导弹。”
......
另一边,
外交部接待室,
苏俄外交部长契切林反复挪动着盘中的甜品,杯中的红茶已经不知道增添了多少壶。
疲惫的双眼通红无比,
并不是他没有休息好,而是在来德意志之前,他刚在华沙和立陶宛忙的不可开交。
出席了两场宴会,和议员、波共耍嘴皮子都耍累了,还是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他原本以为,
被德意志夺取小部分领土的波兰,肯定失去了对其他西方国家的信任,并将德意志列为头号敌人。
而这就是苏俄拉拢他们的好机会。
但很显然他还是不理解波兰人的脑回路,波共不仅给了他一个棱模两可的答复,议员更是对苏俄表示强烈反感。
甚至还发表了不要德意志人也不要俄国人的言论,在当初波苏战争的话题上反复兜圈子。
不过立陶宛之行倒是相当顺利,交出梅梅尔地区的立陶宛,立刻选择站队到了他们这一边,联盟化指日可待。
咔嚓——
门口的骚动中断了契切林思考,抬头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