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号被艰难地拖回怒涛崖洞窟,如同疲惫不堪的巨兽回到巢穴舔舐伤口。巨大的舰体占据了船坞绝大部分空间,倾斜的姿态尚未完全矫正,随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破损:撕裂的装甲、烧融的炮塔基座、裸露的管线如同撕裂的伤口,海水的咸腥与焦糊味混合,弥漫在空气中。
初步勘测结果比预想的更糟。
“陛下,”赵德柱脸上满是油污和疲惫,声音沙哑,“舰首结构严重损毁,一号炮塔区域需要整体切割重建。右舷水线下多处破口,内部骨架扭曲变形。能源核心过载,核心符文阵列出现裂纹,输出功率永久性下降至少三成。电磁轨道炮超负荷发射,轨道烧蚀严重,基本报废……整体修复工作量……远超新建一艘……”
每报出一项,众人的心就沉下去一分。这已不是简单的维修,近乎于重建,且许多关键技术(如大型星铁构件铸造、核心符文刻录)本就掌握不成熟。
资源更是捉襟见肘。黑曜石矿脉开采缓慢,星铁储备见底,灵能结晶在之前的战斗和干扰中消耗巨大。人力也极度短缺,熟练工匠在连番大战中伤亡不小。
“需要多久?”林默直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赵德柱与刘福贵对视一眼,苦涩道:“倾尽所有……不计代价……至少……三个月。这还是在没有新的干扰,并且能获得足够资源的情况下。”
三个月!太久了!东瀛绝不会给他们三个月时间!美苏的窥伺也不会停止三个月!
压力如山般袭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龙魂基地为修复资源焦头烂额之际,一直游弋在外海的美苏舰船,似乎通过某种方式察觉到了他们的困境(或许是持续的能量波动减弱,或许是物资运输船的频繁出入)。
新的“橄榄枝”再次伸来,这一次,更加直接,也更加险恶。
美利坚的莫里亚蒂事务官发来密电,不再提“援助维修”,而是提出了一个“物资交易”方案:美方愿意提供“龙渊”号急需的、特定规格的高强度合金钢(用于替代部分稀缺的星铁)、精密机床配件、甚至包括一批高效的焊接设备和燃料,交换条件则是——“龙渊”号上那门受损的、但结构尚存的二号灵能射线炮的完整实体,以及其能源接口和控制系统的详细图纸。
这等于直接索要核心武器系统的实物和关键技术!
几乎同时,苏维埃的伊万诺夫教授也发来了类似的提议:苏方可以提供大量现成的装甲钢板、重型起重设备,甚至愿意派遣一支“技术工人志愿队”(实则高级工程师),帮助加快修复速度。而他们想要的,是“龙渊”号那独特的“灵能频率干扰”系统的全套技术资料,以及受损能源核心的近距离“检测”权限。
一个要攻击之矛,一个要防御之盾,都直指“龙渊”号最核心的机密!
这两个提议,如同毒蛇吐信,充满了诱惑,又致命无比。接受任何一个,都意味着核心技术的大规模泄露,未来将受制于人。但拒绝,则修复工作可能无限期拖延,甚至因资源匮乏而彻底停滞。
“陛下,绝不能答应!”楚云飞首先反对,态度激烈,“这是饮鸩止渴!”
“可不答应,修复无法进行,东瀛再来,我们拿什么抵挡?”一位负责后勤的官员面露难色。
会议上争论不休。
林默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他深知这两份“交易”背后的险恶用心,但也清楚现实的残酷。
就在争论最激烈时,一名通讯兵送来了一份来自现实世界反馈部门的紧急报告。报告内容依旧残缺模糊,却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
【…检测到对方交易物资清单…分析…】 【…美方提供合金钢型号SN774,疑似存在高应力下‘氢脆’风险…】 【…苏方装甲钢批次K39,冷脆转变温度偏高,抗冲击性能不足…】 【…建议:可部分接受原材料,但需加强入厂检测,重熔提纯…】 【…警惕技术资料索取,可提供‘非核心’、‘过时’或‘修改后’版本…】
林默眼中猛地闪过一道精光!
现实世界的反馈,竟然直接针对了对方的交易条款,指出了其中的陷阱,并提供了应对思路!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提示,这几乎等同于一场跨越时空的谋报支持!
“安静。”林默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他看向众人,眼中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和冷静。
“他们的‘好意’,我们收下了。”
众人一愣。
“但是,”林默语气一转,“怎么收,由我们说了算。”
一条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形。
“回复美利坚:可以交易。但我们不要成品合金钢,我们要他们提供制造这种钢材的‘基础矿锭’和‘部分添加剂’(便于我们自行重熔提纯检测)。作为交换,我们可以提供‘二号射线炮’的‘炮管外部冷却系统’的‘早期试验版’图纸(进行删改和缺陷保留)。”
“回复苏维埃:也可以交易。我们接受装甲钢板,但必须是我们指定的、经过第三方验证的批次。‘技术工人志愿队’就不必了,但我们欢迎他们用‘重型深水起重浮吊’(我们急需)来交换‘频率干扰系统’的‘外围滤波器’设计图(同样经过处理)。”
“同时,向双方透露,我们正在与另一方进行‘密切’接触。”
这是一招极其危险的走钢丝!既要拿到急需的资源,又要最大限度保护核心技术,还要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
众人都被陛下这大胆的计划惊呆了。
“陛下,这……太冒险了!万一被识破……”
“只要核心参数和原理不泄露,他们拿到有缺陷的、不完整的技术,短时间内也难以复制,甚至可能被误导。”林默沉声道,“而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用有瑕疵的技术换时间,换资源,值得!”
“立刻去办!谈判过程要拖,要表现出犹豫和贪婪,让他们相信我们是被逼无奈才拿出这些‘压箱底’的东西!”
命令下达,一场极其危险的“与虎谋皮”式的交易谈判,悄然展开。
果然,美苏双方在收到这“ counter-offer ”(反提案)后,虽然对没能拿到最核心的东西感到失望,但对能得到部分关键技术(即使是残缺的)依旧充满兴趣,尤其是得知对方也在接触后,竞争心理被激发,谈判态度反而更加“积极”起来。
一批批打着“商业贸易”幌子的美方矿锭和苏方钢板,开始通过复杂渠道运抵怒涛崖。龙魂基地则以最高警戒级别接收这些物资,并立刻按照现实世界提示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重熔处理,果然发现了不少问题,但经过处理后,确实极大缓解了材料短缺。
而经过精心篡改、缺失了关键参数、甚至故意留下错误导向的技术资料,也被分批“ reluctantly ”(不情愿地)交付出去。
美苏两国的实验室在拿到这些资料后,如获至宝,立刻投入研究,却很快陷入了困惑和争论——这些技术看似可行,却又处处透着古怪,许多关键节点语焉不详,甚至存在矛盾。他们一方面怀疑对方留了一手,另一方面又觉得可能是自己理解不足,研究进度反而被拖慢。
龙魂基地,则在用这些“毒资”争取来的资源和时间里,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真正的修复和升级中。
“龙渊”号的龙骨被重新矫正,新的装甲采用更合理的复合结构,能源核心虽然无法完全修复,却通过并联备用核心和优化线路,勉强恢复了八成出力。新的、更强大的射线炮和电磁炮也在设计中。
这一切,都在美苏相互猜忌、相互牵制的阴影下,紧张而秘密地进行着。
然而,林默知道,这种危险的平衡维持不了多久。一旦美苏发现被戏弄,或者东瀛发动新的攻击,所有的危机都将再次爆发。
他们必须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