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七手八脚地改装打井机,刘十三太爷在旁边看着,忽然想起什么。
他拉着刘光鸿问:“光鸿,咱这工坊都是机器,那庄户人的工作总不能丢了?”
“不会丢,机器管出大力的种地、管打井、管修零件,人呢,就管看着机器、保养机器、研究怎么让机器更能干,让机器帮人干活’,降低事故率。”
正说着,村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光鸿,不行了!养鸡场的自动清理机卡壳,鸡粪堆了一地!”
“村长,我还活着呢,别急!”刘光鸿开玩笑。
看完情况,刘光鸿让众人干活,赵强负责拆开外壳,小李用新车床车个小滑轮换上,没十分钟,机器又“轰隆隆”转起来,比以前还灵活。
“还是工坊好啊。”村长擦着汗笑,“以前机器坏,得等两三天才能找着人修,现在足不出庄就搞定,耽误不事。”
工坊的生意慢慢红火起来,不仅管着庄里的机器,还接了外庄的活儿。
修播种机、改打井机、做农机零件,忙得热火朝天。汽车局的卡车三天两头来送零件、拉成品,庄口的土路被轧得坑坑洼洼,刘光鸿干脆让人用大石板和碎石头垫垫,弄成简易的“马路”。
路边渐渐冒出几间土坯房,有卖油盐酱醋的杂货铺,有修自行车的小摊,甚至还有个食品厂开的“卤味坊”分店,用沼气池的沼气炉煮卤味,香味能飘半条街。
“光鸿,你看咱庄是不是越来越像城里?”刘十三太爷坐在杂货铺门口的马扎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眼里满是感慨。
“以前买袋盐得跑三里地,现在出门就有,现在谁卡车天天来,一天能过五辆,而且有位置,还可以上去体验一下坐车的感觉。”
“这才刚开始,我打算在那儿盖几排砖房,一半当工坊的办公室,一半当工人宿舍,再建个食堂,让以后干活的人有地方吃饭睡觉。”
他顿顿,又说:“再开个夜校,先找几个下乡知青教大伙认字、再让汽车局同志教你们简单维修技术,将来咱庄不仅要出好庄稼,还要出好技工,让所有的工厂都来抢着要。”
这话传到外姓女婿们耳朵里,个个都来劲。赵强白天在工坊学修车,晚上就去夜校认字,铅笔握得像根烧火棍,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等我学会,就把将村里的机器改造出来,造福更多人。”他拿着作业本,笑得一脸憨厚。
有天晚上,夜校刚下课,外面下起大雨,知青吴老师看着漏雨的屋顶,皱着眉说:“这房子太破了,得找人修修。”
赵强一拍胸脯:“我来修,明天我带着兄弟们,用水泥把屋顶抹一遍,保证不漏,老师放心!”
第二天,十几个外姓女婿真的扛着梯子上房,和泥的和泥,抹墙的抹墙,干得热火朝天,刘十三太爷看着他们的背影,对刘光鸿说:“这些娃,现在真把这儿当家。”
工坊里趣事不少。
小李教大伙用游标卡尺,村长拿起来对着自己的烟袋锅量,嘴里嘟囔:“这玩意儿比我那老花镜清楚,就是量不出多少烟丝。”
最逗的是刘十三太爷,他学着用算盘算账,手指头戳半天,结果算出来的数比实际多了个零。他看着结果直犯愣:“咱工坊啥时候赚了这么多钱,该不是算盘算错吧?”
刘光鸿凑过去一看,憋着笑说:“您老手指头太粗,一下按弄到两位珠子。”
有天,上河庄的张猛也过来,看着工坊里忙碌的景象,红着脸说:“光鸿兄弟,能不能……让俺们庄也加入进来,反正你们刘家庄缺劳动力,我们用人力和周边土地做交换。”
赵强刚想挤兑他两句,被刘光鸿拦住。
“可以啊。”刘光鸿笑着说,“只要按规矩来,入社、学技术、分红,一样不少,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得守工坊的规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全靠武力抢夺,毕竟上面的人一直关注着。”
张猛连连点头:“一定一定,以前是俺们不对,以后跟着你们学,好好搞生产,绝不动歪心思。”
年底分红那天,工坊的院子里摆长条桌,上面堆满钱和粮票。刘光鸿拿着账本,一项项念:“赵强,修打井机十三台,分红一百五十块,粮票三十斤!”
赵强上前接过钱和粮票,他把钱塞进媳妇怀里,对着众人鞠了一躬:“多谢光鸿兄弟,多谢工坊!这钱,够我给媳妇扯块新布,给娃买两斤糖!”
村长靠着养鸡场的机器维护分到不少钱,他乐呵呵地说:“以前总觉得机器不如人,现在才知道,跟着机器干,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甜。”
外姓女婿们都分到钱,有的打算盖新房等,庄里渐渐立起几座新的砖瓦房,烟囱里冒出的蒸汽混在一起,开始有点小镇的模样。
铁道部的藤老总来看一趟,笑着说:“光鸿,你们这哪是庄,分明是个农业小镇的雏形。过几年,就能撤庄建镇,叫‘刘家镇’。”
刘光鸿望着远处的农田和工坊的厂房:“老总说笑,我想在镇上开个农机配件店,再建个加油站,以后拖拉机、卡车路过,就能加油、换零件,顺便就想留个后路,。”
“好想法!”藤老总无奈拍着他的肩膀,“需要啥支持尽管开口,铁道部全力帮你!”
庆功宴,工坊的食堂里摆十几桌年夜饭,庄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赵强带着外姓女婿们给刘光鸿敬酒,一个个喝得脸红脖子粗。
“打井机到时卖到邻县去,让他们都知道咱工坊的厉害!”
“我觉得该再添几台车床,车点精密零件,卖给汽车厂,赚大钱!”
“我想在镇上开个澡堂,让干活的工人能洗个热水澡,用沼气池的热气烧,肯定省钱!”
众人七嘴八舌地出一些主意,刘光鸿笑着让人一一记下,到时候考虑可行性。
刘十三太爷看着漫天烟火,对身边的村长说:“你说我这把年纪,还能看到刘家庄变成镇的那天不?”
“肯定能,叔爷!”村长喝口酒,“光鸿这小子,只要他想干,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