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北卡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山地人队就迎来了big ten联盟内的又一场比赛——主场迎战伊利诺伊大学的伊利诺伊人队。跟打北卡时那种如临大敌的气氛不同,这次赛前更衣室里轻松了不少。伊利诺伊这赛季状态起伏,核心弗兰克·威廉姆斯还因伤高挂免战牌,实力大打折扣。
比赛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从跳球开始,印第安纳大学就牢牢把控着局面。贾里德·杰弗里斯在内线翻江倒海,汤姆·科弗的外线投篮也跟开了闸似的。防守端,没了主心骨的伊利诺伊进攻打得磕磕绊绊,毫无章法。
李特首发出场。他对位的换成了一个运动能力不错但经验欠缺的年轻锋线。防守任务一下子简单多了,李特不用再像影子似的疯狂追着人跑,更多是协防和卡位抢板。他跟往常一样,沉默又高效地干着自己的活儿,像台精密机器上那颗最可靠的螺丝钉。
但随着分差越拉越大,比赛强度自然降了下来,李特在场上拿球处理的机会也多了。他倒没因此就粘球或者急着表现,反而展现出一种不同于激烈对抗时的从容。
一次进攻,他在侧翼接到科弗的分球。杰弗里斯在低位要球,但李特注意到伊利诺伊的防守有往强侧收缩的苗头。他做了个向内线传球的假动作,瞬间点起了防守人的重心,随即冷静地收球,目光扫向另一侧。
他看到替补上场的射手凯尔·霍恩正从底角启动,借着队友一个无球掩护往弧顶移动。李特没立刻传,他观察着霍恩的跑位路线和防守人的跟随速度,心里计算着提前量。就在霍恩即将跑到空位的那一刹那,李特的传球已经提前送到!
篮球越过防守人的指尖,舒舒服服地落到霍恩手里。霍恩接球、调整、起跳、出手,一气呵成。
“唰!”
三分空心入网!
这记传球,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让接球的人几乎不用调整就能直接开火。
几个回合后,李特在弧顶组织进攻。他指挥队友落位,手势干净利落。杰弗里斯提上做了个结实的掩护,李特运球借掩护往右路移动,一下子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他没选择自己攻,甚至没看弱侧,而是用一记隐蔽的背后击地传球,把球从人缝里塞给了顺下的杰弗里斯!
杰弗里斯接球迈开大步,直杀篮下就是一记暴扣!
这次配合行云流水,跟练了千百遍似的。李特的传球选择冷静得吓人,完全无视了可能的个人进攻机会,只追求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甚至有一次快攻,李特中路推进,前面有防守人,侧翼有队友更快跟进。他没硬上,也没随便分球,而是在行进中突然节奏一变,稍稍减速,骗得防守人一愣神的功夫,手腕一抖,把球轻轻抛向篮板侧沿!
篮球反弹回来,正好被全速跟进的侧翼队友在空中逮个正着,顺势补篮得分!一次精妙绝伦、算好了的打板空接助攻!
场下的迈克·戴维斯教练看着这一切,双手抱胸,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看到了李特在防守端的稳定,更看到了他在进攻端那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调度能力。这种组织潜能,之前打硬仗时被防守任务掩盖了,而在这样相对轻松的比赛中,开始清晰地显露出来。
半场结束时,山地人队已经领先了将近20分。
更衣室里气氛轻松。戴维斯教练简单强调了句下半场别松懈,别轻敌,然后特意走到李特身边。
“李,传球很聪明。”教练言简意赅地夸了句,“保持这种阅读比赛的方式。看到机会,就果断传。”
李特点点头。对他而言,那些传球不是刻意炫技,只是基于观察和计算后最自然、最有效率的选择。篮球在他眼里,运行的轨迹和队友的位置,好像总能更快地形成最优解。
下半场彻底成了垃圾时间。李特只打了几分钟就被换下休息。他坐在替补席上,看着队友们继续扩大比分。
最终,比分定格在88比65,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技术统计上,李特的数据依旧不起眼:上场22分钟,只得5分,却送出了全队最高的7次助攻,外加4篮板和2次抢断,只有1次失误。
没有记者会围着个只得5分的球员转,哪怕他助攻数亮眼。聚光灯依然属于砍下高分的杰弗里斯和科弗。
李特安静地洗完澡,换好衣服,准备离开球馆。通道口,戴维斯教练又喊住了他。“李,”教练声音平静,“今天你处理球的方式,很好。记住那种感觉。以后在某些时候,球队可能需要你做得更多。”李特停下脚步,看向教练,认真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教练。”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布卢明顿的夜风带着凉意。李特回想了一下今天的比赛,那些成功的传球选择像清晰的影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没觉得多兴奋,只觉得理所当然。当对手的压迫不那么强时,他大脑的处理速度自然能更游刃有余地应用到进攻组织上。
这是一场轻松的战斗,却像一次有效的演练,让他潜意识里某种关于“掌控”的开关,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他依然是那个沉默的防守者,但内心深处,对于如何影响比赛,有了更多一层的认知和自信。前方的路还长,更强的对手和更严酷的考验肯定还在后头等着,但此刻,一种平静的、源于理解的力量,在他心里悄悄生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