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收尾清点与模拟:静待体验课到来
第二天一早,活动室的门刚开,孩子们就抱着竹篾坐回长桌旁——剩下的十五个杯垫、十二个发夹,是今天要收尾的重点。
小虎先把昨天打磨好的竹篾归拢到桌中央,又把装杯垫的纸盒摆好,盒底还垫了张浅棕色的牛皮纸:“昨天问过老陈,这样装不会蹭脏竹篾的颜色。”晓晓点点头,手里的杯垫刚好编到最后一圈,她把竹篾末端折进缝隙,用指尖反复按压,确保边缘平整,随后轻轻放进纸盒,“每个杯垫之间隔一张纸吧,免得叠在一起压出印子”。
编蔷薇的小女孩则专注于发夹制作,她照着老陈教的方法,先把细竹篾弯出贴合头皮的弧度,胶水刚涂好,就用小夹子固定住,等胶水干透再绕螺旋纹。有一次,竹篾绕到一半突然滑了,她没慌,慢慢把胶水擦干净,重新调整位置:“慢一点没关系,客人拿到要好看才行。”
直到中午,最后一个发夹的螺旋纹绕完,所有订单终于完成。老陈拿起一个杯垫,对着阳光看了看,纹路均匀、边缘光滑,又拿起一个发夹试了试弧度,满意地点头:“都合格,咱们现在装盒打包,地址我已经写在纸条上了,等下让社区的叔叔帮忙寄走。”
孩子们立刻动手,杯垫十个一盒,发夹五个一盒,每个盒子上都贴了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他们亲手画的竹叶和竹篮,背面还写着“手工竹制品,愿伴你舒心时光”。小虎负责封盒,他用胶带把盒子边角仔细粘好,力道刚好,既不会把纸扯破,又能封得严实。
订单打包完,大家又马不停蹄清点体验课材料。老陈拿着清单,一项项念:“材料包二十份,核对完毕;备用竹篾五十根,够了;步骤图卡片二十张,没少;还有砂纸、小夹子、胶水,都放在门口的箱子里了。”晓晓蹲在箱子旁,把砂纸和小夹子分好组,每组对应一个材料包,“客人来了直接拿,不用再找来找去”。
“光清点完还不够,咱们模拟一遍体验课流程吧,看看有没有漏的”,老陈提议。孩子们立刻响应,小虎和晓晓当“客人”,编蔷薇的小女孩当“小老师”,老陈在一旁观察。
“小老师”先把材料包递给“客人”,指着步骤图讲解:“第一步要把四根粗竹篾交叉摆底,像这样……”刚说到一半,小虎突然举手:“要是摆的时候竹篾滑,固定不住怎么办?”小女孩愣了一下,转头看向老陈。
老陈笑着走过来,从箱子里拿出一小块胶布:“可以用这种细胶布,先把交叉的地方轻轻粘一下,编的时候再撕掉,既不影响效果,又能固定住。”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小虎试着粘了一下,竹篾果然不滑了。
接着模拟绕篾环节,晓晓假装“客人”问:“绕的时候力道没掌握好,竹篾有点松,能重新编吗?”“小老师”想了想,说:“可以把后面的竹篾轻轻扯紧一点,要是松得太多,就拆两圈重新绕,我帮你一起理竹篾。”老陈在一旁点头:“说得对,要告诉客人不用慌,慢慢调整就好。”
模拟完流程,孩子们又把院子里的石桌摆整齐,每个桌上放一个材料包、一张步骤图,还特意摆了两个他们之前编好的迷你竹篮当样品。阳光落在石桌上,竹篾的清香混着微风飘过来,小虎看着眼前的一切,忍不住说:“现在都准备好啦,就等周六客人来啦!”
晓晓拿起一个样品竹篮,指尖摸着细腻的纹路,笑着点头。老陈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心里也暖暖的——这些天的忙碌,从晾竹皮、劈竹篾,到赶订单、备材料,每一步都藏着认真,而周六的体验课,会让这份老手艺的温度,传到更多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