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施工现场是尘土飞扬的战场,那么建材市场,就是真金白银的销金窟,也是考验团队默契和个人审美的终极试炼场。
周末一大早,微光工作室“采购天团”正式出动。
林娜一身干练的黑白配,戴着墨镜,气场全开,活脱脱一个准备去视察自家产业的女王。她的目标明确——意大利进口瓷砖、德国品牌卫浴、北欧设计师灯具,总之,怎么贵怎么来,怎么有格调怎么选。
李哲则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笔记本电脑、卷尺、计算器,还有他熬夜做出来的《微光工作室物料采购预算与性价比分析报告》。他的原则是,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寻找最优成本方案。
苏晚夹在中间,感觉自己像是两个极端流派的调停人。她今天的任务,除了最终拍板,更重要的是从“玄学”角度,感受每一样物料的“气场”和“能量”。
“这块砖,灰色中带着金色的纹理,低调奢华,铺在我们的接待区,瞬间提升五个档次!”林娜指着一块价格令人咋舌的进口大理石砖,对苏晚说道。
李哲立刻凑上前,用手机扫了一下上面的二维码,冷静地报出一串数字:“每平方米三千八百八十八元。我们的预算是八百元。超出预算三百八十六个百分点。而且根据用户评论分析,这种亮面砖不防滑,沾水后安全风险评级为b减,不适合做地面铺设。”
林娜的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去:“李哲!我们做的是心灵疗愈,不是开澡堂子!要的是感觉!感觉你懂吗?”
“我认为,客户的安全感,是比高级感更重要的‘感觉’。”李哲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反驳。
苏晚赶紧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别争了。这块砖的颜色太冷,气场也偏硬,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感,不适合我们工作室的氛围。”她轻轻摸了一下那块冰冷的石材,摇了摇头。
她领着两人,走到了一片专门卖仿古砖的区域。她看中了一款暖黄色的哑光地砖,上面有着天然陶土烧制后留下的,深浅不一的质朴纹理。
“这个怎么样?”苏晚蹲下身,用手心感受着那块砖的温度和质感,“颜色属土,稳重、包容。哑光面,触感温润,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安稳感。最重要的是,它便宜。”
林娜将信将疑地看了一眼,发现这种砖铺出来的效果图,带着一种复古又温暖的田园气息,居然也很好看。李哲则迅速计算了一下,点头道:“每平米六百五十元,在预算内,且防滑等级为A。方案可行。”
第一项任务,在苏晚的“玄学指导”下,诡异地达成了统一。
就在三人准备转战木地板区时,王一然的身影出现了。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手里还提着几瓶冰镇的矿泉水,像是凭空出现在这片喧嚣嘈杂中的一抹清凉。
“来当苦力的。”他笑着把水分给三人,自然而然地加入了队伍。
有了王一然的加入,林娜和李哲之间的“战火”明显收敛了许多。毕竟,在一位气场强大的刑警面前,再多的争执似乎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挑选木地板的时候,难题又来了。
苏晚在两款颜色相近的橡木地板前犯了难。一款颜色稍浅,偏向米白;另一款则稍深,带着一点蜂蜜色的光泽。两者她都很喜欢,一时间难以抉择。
林娜倾向于浅色,认为更显空间大,更年轻。李哲则通过数据分析,指出深色款的耐磨指数更高,使用寿命预计能延长百分之十五。
两人又开始各自陈述理由。
王一然没有参与他们的争论。他拿起那两块不小的地板样品,对苏晚说:“你跟我来。”
他带着苏晚,走到了建材城外的一片空地上。他先将两块地板并排放在阳光下,问道:“这是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你希望客户走进来时,看到的是哪一种光景?”
阳光下的浅色地板有些晃眼,而那块蜂蜜色的地板,则泛着柔和温暖的光泽,仿佛吸收了阳光,变得沉静而美好。
苏晚的心里有了答案。
王一然又带着她走到一处屋檐的阴影下,这里的亮度,接近傍晚时分工作室开了室内灯的效果。
“这又是另一种感觉。”他说,“当一天结束,有客人晚上过来,你希望地面给他们的是哪种温度?”
在相对昏暗的光线下,浅色地板显得有些清冷,而蜂蜜色的那块,则更显沉稳,仿佛能给人一种“欢迎回家”的安宁感。
苏晚彻底做出了决定。
她看着王一然,心中充满了惊叹。他没有说任何一个关于“美”或“好”的评判词,却用最直接、最体贴的方式,让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心境。他尊重她的专业,甚至用一种无比实际的方式,在帮助她完成“玄学”的判断。
“就它了。”苏晚指着那块蜂蜜色的地板,语气无比坚定。
“好。”王一然笑了笑,仿佛早就知道了答案。他自然地接过苏晚看完后准备放回去的那块沉重的地板样品,另一只手,状似无意地,轻轻扶了一下她的手臂。
只是短暂的触碰,苏晚却感觉自己的手臂像是被烙铁烫了一下,那股热意,一直蔓延到耳根。
中午,四个人累得筋疲力尽,就在建材城里找了家最接地气的面馆解决午饭。
桌子是油腻的,环境是嘈杂的,但四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林娜一边大口吃面,一边吐槽着今天看到的各种“丑绝人寰”的设计。李哲则在旁边小声地、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为什么那些设计会让人产生“生理性不适”。
苏晚和王一然并排坐着,听着他俩的“单口相声”和“捧哏”,相视而笑。
在挑选灯具时,林娜看上了一款造型繁复的水晶吊灯,而苏晚一眼就相中了一盏用藤编和棉麻做成的,造型朴素的南瓜吊灯。
“这……这太田园风了吧?”林娜发出了嫌弃的声音,“我们是工作室,不是农家乐!”
“它很温暖啊,”苏晚说,“像南瓜,也像一盏孔明灯,代表着丰收和希望。”
王一然在一旁看着,忽然开口:“我倒觉得,挺适合你的。”
苏晚一愣:“适合我?”
“嗯,”王一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眼神深邃,“看起来普普通通,里面却藏着一整个温暖的世界。”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准确无误地投进了苏晚的心湖,激起一圈圈久久不散的涟漪。
林娜和李哲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假装在研究旁边灯具的瓦数。
苏晚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她低下头,假装去看那盏灯的价格标签,心脏却在胸腔里砰砰直跳,几乎要撞破肋骨。
这大概是她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话。
最终,在挑选咨询室的门把手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那是一排黄铜质地的把手,带着复古的韵味。苏晚和王一然同时伸出手,想去感受其中一个球形把手的质感。
两人的指尖,在空中毫无预兆地碰到了一起。
像是一场微小却精准的静电爆炸。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慢放键。苏晚能清晰地感觉到他指尖的温度,和他指腹上那层薄薄的,却能带来强烈安全感的茧。她下意识地想缩回手,却被他抢先一步,用温热的掌心,轻轻包裹住了她的手背。
他的动作很轻,很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轻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柔。
“就这个吧,”他低沉的嗓音在苏晚耳边响起,像是在说把手,又像是在说别的什么,“握起来,很踏实。”
苏晚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她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当他的手松开时,她感觉自己的手背上,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和形状。
那天下午,他们满载而归。定下了所有硬装的主材,虽然过程充满了各种小小的“战争”,但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回程的车上,林娜和李哲在前排又因为背景音乐的品味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辩论”。
后排,苏晚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手心里仿佛还攥着一枚温热的门把手。
她忽然觉得,装修,或许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
那些在烟火气里共同做出的一个又一个微小的决定,那些在嘈杂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体贴与心意,正像一块块温暖的砖石,悄无声息地,为他们两人之间那座名为“感情”的房子,砌起了最坚实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