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够了够了,这些带去也不一定吃,都浪费了。”
林夜笑着劝阻。
“外面的哪有家里的好!”吴秀兰不由分说,又塞进一包炒花生,
“给你姐带点,她也爱吃这个。”
林森一直站在堂屋门口,看着母子俩忙碌,双手有些无措地垂在身侧,似乎想帮忙,又不知该做什么。
直到林夜拎起背包,他才像是鼓足了勇气,往前挪了一小步,喉咙动了动,声音干涩地挤出几个字:
“……路上,慢点。”
很普通的一句叮嘱,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显得异常艰难。
林夜看向他,点了点头:
“嗯。家里……辛苦你了。”
这句话含义微妙。
既是认可他如今承担的家务劳动,也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扬他贡献的这份“平静”。
林森的瞳孔微微缩了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
他飞快地垂下眼皮,又低低地“嗯”了一声。
没有更多的交流。
林夜背上包,拎起母亲塞得满满当当的袋子,走出堂屋。
吴秀兰跟在他身边,一路叮嘱着“到了就来个电话”、“别太累着自己”。
雷克萨斯停在院外。
林夜打开车后盖,将东西放好。
转身时,看见母亲还站在门口。
“妈,我走了。有事随时打电话。”
林夜最后说道。
“哎,走吧,路上小心!”吴秀兰挥挥手。
林夜又看了一眼父亲的方向,林森似乎有所察觉,极快地瞥了他一眼,随即又移开视线。
发动机轰鸣响起,轿车缓缓驶离。
后视镜里,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依旧站在门口望着。
车子驶出村子,路上,林夜的思绪有些纷杂。
父亲的转变,无论初衷是逃避、赎罪还是真正的顿悟,客观上的确带来了这个家急需的稳定。
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想了想,这已是所能期望的最好局面。
---
离开木子山村,林夜沿着新修整但依旧不算宽阔的县道,驶向宁县县城。
与魔都的繁华相比,宁县县城更像一个放大了的镇子。
这里最高的建筑不过五六层,街道上自行车和行人是主流,偶尔驶过的桑塔纳便显得特别醒目。
林夜轻车熟路地将车开到县府大院外,经过门卫询问登记后,停在了那栋最气派的五层办公楼前。
他提前给罗格打过电话。
刚踏上办公楼前的台阶,一个熟悉的清瘦的身影便从大门里快步迎了出来,正是罗格。
“林夜!哈哈,你可算来了!”
几个月不见,罗格好像憔悴了不少,眉宇间多了些疲倦。
此刻见到林夜,笑容里透着由衷的喜悦。
用力握住林夜的手,说道:
“刚才还在看文件,头昏脑涨,你这来得正好,给我提提神!”
“罗书记日理万机,打扰您了。”
林夜笑着打趣。
“少来这套!走,去我办公室聊。”
罗格亲热地揽着林夜的肩膀,引着他上楼。
沿途遇到的干部都恭敬地喊着“罗书记”,同时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能让一把手亲自下楼迎接的年轻人。
罗格的办公室宽敞但陈设简单,木质地板,深绿色的铁皮文件柜,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和报纸。
最显眼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宁县的行政区划图,上面用红蓝笔画了不少标记。
秘书泡好茶退出去后,罗格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揉了揉眉心,显出一丝疲惫。
“唉,说是书记,其实就是个高级救火队长。天天一堆头疼事。”
林夜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我看宁县变化不小,进城那条路修得挺平整。”
“也就那条脸面路能拿得出手了。”
罗格苦笑一声,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划拉着。
“你看看,全县就这么几条像样的路,大部分乡镇之间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交通不行,啥都白搭。”
他转过身,靠在办公桌沿上,语气带着无奈:
“不瞒你说,小夜,上个月市里开会,招商引资成绩排名,咱们宁县……又是垫底。我被点名批评了。”
林夜并不意外。
宁县的客观条件确实差,地处内陆,没资源没区位优势,基础设施落后,在90年代中期的招商大潮中,很难竞争过沿江或条件更好的地区。
“客观因素摆在这里,急也急不来。市里也应该理解吧?”
林夜宽慰道。
“理解?”
罗格摇摇头,笑容更苦了,
“上面要的是成绩,要的是Gdp!理解能当饭吃吗?
会上话说得很重啊,说我们思想保守,缺乏开拓精神,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帽子扣得大着呢。”
“我呀,现在也不管那么多了,先把修路抓起来,基础打好了,招商环境才会好,到下个书记来的时候,应该会慢慢好起来。”
“我现在只是担心,这次被这么一批评……”
“担心他们不给钱吗?”林夜问道。
“是啊,修路要钱啊!本来指望市里能多支持点,但这次这么一来……”
罗格说到这里,脸上忧虑更深了:
“下次财政拨款,尤其是基建这一块,肯定会大幅削减。
他们觉得我们这儿投入产出比太低了,会把钱投到更有希望的地方去。
真要那样,这路……就更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修好了。”
林夜明白。
这才是他最核心的焦虑。
招商成绩差是能力问题或者是客观问题。
但若因此失去上级支持,导致基建停滞,那宁县就可能陷入“越穷越没投资,越没投资越穷”的恶性循环。
他这个书记也就真的难有作为了。
林夜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茶杯边缘。
他能感受到罗格的压力和困境,还有深深的无力感。
宁县的困境,是这个时代无数落后地区的缩影。
办公室内沉默了片刻,只有茶杯袅袅升起的热气。
忽然,林夜抬起头,看着罗格,脸上露出一抹平和的笑容:
“罗书记,如果……我说如果,有人在宁县投建一个工厂,规模大概能容纳两万工人。你觉得,市里会怎么看?”
“咳……咳咳……”
罗格正端起茶杯要喝水,闻言猛地被呛到,剧烈地咳嗽起来,脸都涨红了。
他看向林夜,这小子,终于肯给我放大招了!
不过,两万工人规模的工厂投资,更像是一个随口开出的玩笑,罗格的心又沉了下来。
“林夜,你……你知道两万工人的厂子意味着什么吗?”
“整个章江市都没有这么大的工厂,如果这样,我这个书记做梦都要笑醒!”
林夜看了看答非所问的罗格,笑了:
“我说书记大人,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会怎么样?”
罗格没好气的说道:
“会怎么样?招商成绩立即从垫底到头部!
别说修路拨款不会被砍,恐怕市里、省里都得高度重视,配套政策、资金支持都会倾斜过来!”
他紧盯着林夜的脸,仿佛要确定林夜到底是不是开玩笑。
林夜看着罗格急切的样子,笑容依旧平静:
“这样吧,先表个态,我有这个意向,并且愿意投入真金白银,你合计合计,拿出政策和诚意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那张地图,语气沉稳而有力:
“宁县是我的家乡,我林夜在外面赚了钱,回来投资建设,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困难……事在人为。
路不好,我们可以自己参与修;
配套不够,我们可以逐步建。
关键是,罗书记,我还是那句话, 我需要一个相当安定的政令环境!
我可不想你调走之后,被人扒了个干干净净。”
“上次,你提交的保护当地投资的提案被否决了吧。”
林夜说对了,确实被否决了,因为这个,上次春节前开的企业家座谈会,那些会上的老板没有一个出钱投资,不然这次的招商成绩哪里会垫底。
“是的,被否了,说我没有成绩,屁事还多!”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林夜则是一脸严肃,
“这是我的前提条件。”
罗格止住了笑容,也稍微严肃了一点点。
“真是两万工人规模的厂子?”
罗格盯着林夜眼睛。
林夜笑着点头!
罗格这才收回目光,脸上恢复了光彩。
“好!这次不一样了,两万人的工厂我保证能把他们砸晕。你把规划给我一份!我拿这个再去申请!”
罗格又看着林夜,再三确认。
“林夜,是两万工人规模,不是两百,也不是两千……如果你没骗我,我就是去市里耍赖,也要给你赖回来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