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代会落下了帷幕。
第二天,热烈的阳光泼洒在苦茶坡的土地上,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早稻,低垂的稻穗,焕发着极强的生机,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即使再苦再累,等到收成的那一刻,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坡下的梯田,都是根据地形来改造的,最宽的不超过五米,最窄的只有半米多,长短也不一,最短的一处都容不下一头耕牛,耕作条件不可谓不差。
不过,它好坏都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叶姓子孙,叶姓子孙始终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着这一片梯田。
热烈的阳光,也一样泼洒在石顶山上的旱地里。
这个季节,即使是阳光猛烈,但人们依然会上山给地瓜除除草、上上肥,理一理藤蔓,以期地瓜能够长得又大又好。
可以说,石顶山上的地瓜,是叶姓子孙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不过,今天与以往不同,人们上山的热情,似乎不再那么高涨,甚至一个个哭丧着脸,好像面临着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事件确实有够重大,因为在昨晚的村代会上,已经明确要在石顶山上推广种植南钟6号——赞成者稍稍压过反对者一头,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每家每户都派户主参加了大会,所以这一个决定是具有权威性的,是无从更改的。
就今天早上,消息在苦茶坡上传开了,人们最为普遍的心情是惋惜、不舍。
那一片旱地,对于整个苦茶坡而言,意义非凡……
这么好的一个天气,即使是气温高了一些,但在村支书叶世新看来,无异于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他的心情好呀!
推广种植南钟6号,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也就意味着他顺利完成了上面派发的任务。
这个任务其实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他准备暗地里实行的计划——风景区的发展计划。
但是,做戏做全套,现在他还不能把他的计划搬到明面上,毕竟上面是派了推广专员和技术员下来的。
至少,得先做做样子,给这两位“钦差大人”看,上山村正坚定地根据上级的指示,一步一步地迈向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这刚刚吃过早饭,叶世新就叫来了叶康元和刘丽萍,商讨成立合作社的事情。
这件事情,在昨晚的大会已经有过初步的探讨,尤其是在负责人人选方面。
根据村民们的意见,负责人确定在叶文联、叶文艺、张坚定等人当中选取。
叶文联和叶文艺兄弟俩,一直帮叶文明打理芦柑园,在果树和果园管理方面,肯定是有所长的。
而驼背岭的张坚定,管理着偌大的茶园,肯定是不缺乏相关的经验。
所以,这三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叶文联为人有失公允,让他作为负责人,怕早晚是要坏事。叶文艺为人较为公正,但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是当负责人的料。也就张坚定不仅有相关经验,之前还担任过副村长一职,为人处世方面颇有好评,是负责人的绝佳人选。
三人商量一番,很快就做出决定,只待取得张坚定本人同意,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这一次,三人倒是一致摒弃了姓氏的成见。
负责人是定下了,但总要有地方办公嘛!
叶世新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建一排沿路商铺。
至于地点,他认为就沿着刘丽萍的小卖部开始,不仅地段好,也可以集中形成一个大的商圈。
他说:“这次不是会有扶持款下来吗?我们就先用一部分扶持款,建一排商铺,反正届时安排一间商铺给合作社,上面肯定找不了麻烦。还有,我们村的土特产、驼背岭那边的茶叶等,都可以在商铺里经营。”
他才说完,立马发现刘丽萍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他知道,刘丽萍是担心她的小卖部。
他赶紧补充道:“你放心,沿路商铺不会出现第二家小卖部的。倒是你,可以趁机扩大小卖部的规模……”
这样的话,无疑是给刘丽萍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是没有顾虑了,刘丽萍提出了一个问题——煤气站。
她说:“我看叶文联这家伙,是掉进钱眼里了,一瓶煤气,运费要十块钱。另外,听说他家要弄一个煤气站,还不知道到时候,他敢把煤气卖出什么价格……”
叶世新皱了皱眉头,说:“那我们就以村里的名义,成立一个煤气站……”
刘丽萍和叶康元不得不佩服这个一把手的脑子转得快……
昨晚,叶世新特地在村代会上,提了几句成立蜜蜂养殖合作社的事情。
一方面,是他为了感激叶金田能够拥护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民心——瞧,这推广种植南钟6号,实惠多着呢!
果树还没有往地里种,蜜蜂养殖合作社,纯粹就是嘴上说一说而已。
合作社人选绝对是叶金田无疑,这是叶世新给许的诺,是不能够轻易食言的;再者,村里也没人会伺候那会蜇人的小东西呀!
关于合作社的细节,现在倒没有必要研究,只是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叶金水,叶世新寻思着届时一定要留一手,反正不能把所有权利都放给叶金田。
这老小子,人缘是好,但什么钱都想挣。
提起叶金水,就有不少话要说了。
就在今天,让整个苦茶坡都关注着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怎么处理叶金水了。
他的丑事被叶德隆给抖落出来,到石顶宫起誓,还得不到他伺候了大半辈子的石顶真仙的庇佑,真可谓是“千年道行一朝丧”!
就在今早太阳升起之时,叶金水的丑事也随着阳光蔓延开来,传遍了家家户户。
于是,坡上的那些长者,立马聚集起来,赶到石顶宫,向叶金水兴师问罪。
消息传出,很多人都跑到石顶宫,看热闹了。
黄美丽也跑去看热闹,一回来就兴高采烈地讲起了石顶宫里发生的一切:
那些长者赶到石顶宫,指着叶金水的鼻子,就是一顿臭骂,随即又义正言辞地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那些钱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第二,不许再参与石顶宫的任何事务;第三,全家人限时搬离石顶宫……
这个结果,一定是叶金水无法接受的。
而这个结果,不仅是断了叶金水的财路,甚至可以理解成断了叶金水的生路!
想那叶金水,大半辈子都在伺候着石顶真仙,而且还带着一家人守在石顶宫,连老屋都不要了,肯定是抱有老死在石顶宫的念头。
若不是他的子孙选择了另外的道路,他肯定还抱有世代都守着石顶宫的想法。
现在,他的所有念想,都葬送在自己的贪欲里了。
其实吧,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贪欲,还有几个“高人”合起来搞的一个圈套!
确实,叶德隆站出来揭叶金水的老底,正是叶世新、叶老冒、叶德隆商量出来的一个圈套,有份参与的还有叶康元、叶德兴、刘丽萍。
这也是无奈之举。
若是叶金水能够在大局上与村里保持一致,谁还会这么大费周章,弄这么一个圈套。
话又说回来,关于叶金水的所作所为,那些老者肯定是知情的,有没有利益关联,就不要妄下定论了。
叶世新本以为他们只是做做样子,才好平息众怒,可不曾想他们一上去,就直接下狠手,断了人家的财路,又差不多断了人家的生路。
对于叶世新来说,他的目的是达到了,叶金水再也无法染指石顶宫,再也没人能在石顶宫的事情上,和他唱反调。
目的虽说是达到了,但叶世新的心里,却不是很舒服。
他最大的目标是把叶金水赶出石顶宫,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对叶金水“赶尽杀绝”。
那些老者要求叶金水全家限时搬离石顶宫,但叶金水家里的老屋早就倒了,要人家搬哪里去呢?
即便是叶金水回坡上建房子,至少也要一年的时间吧……
妇人之仁,不是叶世新的做派;赶尽杀绝,也不是叶世新的风格。
在此事上,叶世新觉得自己最好是出个面,看能不能说通那些老者,让叶金水一家继续住在石顶宫。要不,至少也再住个一年时间,容叶金水把新房子建起来……
送走了叶康元和刘丽萍,叶世新正想向专员汇报一下工作,叶德隆却不请自来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支书,今天你的色气真是好!”
叶德隆倒是满面春风。
这一句恭维的话,怕是在说自己。
既然事情已经解决,叶德隆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本来就看不上这小子的叶世新,自然不大愿意搭理这小子。
叶德隆不请自来,他不方便向专员汇报工作,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自顾自地喝茶抽烟。
也许是叶德隆正在兴头上,并没有看出村支书不欢迎他,自己给自己倒了茶,还自己取了一支烟来。
叶世新不高兴地看着叶德隆,心里早就猜到这小子是邀功请赏来了。
他是答应了叶德隆一些好处:一是抬举叶德隆当理事,二是答应为叶德隆保媒。
第一件事情,他会认真去落实,毕竟培养一个自己人守在石顶宫,对他是有好处的;至于第二件事情,他纯粹就是拿来引叶德隆和叶老冒上钩的,他肯定是不会给办的。
叶德隆又奈何不了他
“支书,你知道坡上那些老者,是怎么处理叶金水的吗?”
叶德隆一脸的兴奋,还带着幸灾乐祸。
叶世新皮笑肉不笑,平淡地说:“我已经知道了……”
叶德隆“啊”了一句,好半天,才喃喃地说:“哦,支书都已经知道啦,那我就不需要多说一遍了。”
兴奋劲,一下子少了大半。
叶世新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急忙问他:“那一副杯珓,处理了吗?”
叶德隆先是眼前一亮,随后奸笑起来,回答道:“放心,早就扔灶膛里烧了!”
“这就好,这就好……”叶世新这才安下心来。
想起昨晚的事情,确实是有惊又有险。
他们是设计了一个圈套,但谁也无法保证叶金水会不会上当。
再者,就凭叶金水老狐狸一般的精明,谁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不会看出什么端倪。
昨晚最关键的人物,非叶德隆莫属,不仅抖落了叶金水的老底,还成功地把叶金水骗到石顶宫起誓。
除了叶德隆这个关键的人,还有一个关键的物——杯珓!
这一副杯珓,里面暗藏着玄机,是叶老冒经过反复试验,才使得它怎么掷都只是凸面向上,也就有了叶金水连续掷出三次阴杯的情况。
不然,还真以为是石顶真仙开法眼了?
杯珓烧掉了,只要他们这几个人守口如瓶,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有别人知道真相,大家都宁愿相信是石顶真仙开了法眼。
至于守口如瓶,叶康元、叶德兴、刘丽萍,他们三个自然是不用说,毕竟是同一阵营。而至于叶德隆和叶老冒嘛,可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叶世新打了一个激灵,急忙坐得端正起来,并且正眼瞧了瞧了叶德隆。
他知道,叶德隆是是来邀功请赏的,他能答应做到第一件事情,但他又不想给办第二件事情,是不是会引起叶德隆的不满呢?
叶德隆倒还好说,他觉得自己可以压制这小子,但这小子背后的叶老冒呢?
要知道,叶老冒可是帮助自己的宝贝独苗孙子,成功进入了石顶宫,并且做到了可以和叶金水分庭抗礼。
现在,这爷孙俩又成功地挤走了叶金水。
叶世新心想,要是自己不给办第二件事情,势必会引起叶老冒的不满,将来叶老冒要是在石顶宫的事情上与他做对,那他岂不是又要面对第二个“叶金水”?
还有,如果叶老冒想整他,在“守口如瓶”方面,松一松口,得知真相的叶金水,还不得把他恨得死死的!
另外,他也算是有了把柄在叶老冒爷的手上。所以,在第二件事情上,还真不能轻易去糊弄这爷孙俩,还真的得给办。
总不能学那些乱七八糟的影视剧,把叶老冒爷孙俩给灭口了吧!
要知道,现在是法治社会,不是封建王朝,也不是国民党白色恐怖时代。
反正,事情要是被办了,肯定能营造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然而,事情却没这么简单——叶世新是知道有这个一个远房外甥女,但他几乎没有跟人家接触过,就别说提亲保媒这茬事了,他就是想着引爷孙俩上钩,才编出这么一件事情的。
他这是给自己挖坑咯。
没辙,叶世新只好换了一个态度,主动给满了茶、散了烟,然后很是客气地说:“德隆,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不过呢,现在是婚姻自由的时代,包办婚姻肯定是行不通的,至于我那个远房外甥女……改天,我带你去接触一下。至于成不成……全看你们有没有那个缘分了,我可不敢打包票……”
这已经是最好的说辞了。
叶德隆听言,高兴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一切喧嚣,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在叶世新和专员的主持下,合作社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下来了。
也就是有样学样,照搬其它地方的形式。
全体苦茶坡村民以户为单位,在地瓜收下来之后,就会派出劳动力,到石顶山上挖树坑,各家地块种的枇杷树,还是照样归各家,只是由合作社统一指导和管理罢了。
这是秋后和来年的事情了,暂且不表。
平静之中,一些人家盯上了自家的自留山,准备烧山垦荒,好用来种地瓜呢!
村里知道了这个情况,急忙发布了通知,坚决不允许这样的行为。
万般无奈之下,又有一些人家把主意打到了那些边边角角上——只要带着土,只要能把地瓜藤埋进去,都准备用来种地瓜。
据说,四房的人还把主意打到原碾米厂所在的老宅,准备把摇摇欲坠的老宅彻底推倒,垦出一些地块来种地瓜。
这些,村里就没法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