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人:......
亏他们还在害怕大姐和外甥媳妇看到老爹这样折腾温旺家会不愿意。
但现在听着外甥媳妇的话,再看到大姐那高高翘起的嘴角,杨家人深深的觉得,过去他们还是太保守了。
这么想着,杨家几个虎看向温旺家的目光别提多么耐人寻味了。
而温旺家,可没空关注这些,他正撅着腚脸涨的通红,努力的想要直起身子,但失败了,只能维持着这个不体面的姿势,等着有人来拉他一把。
不过等了半天,都没等到他预想中的好心人,反而是等到了杨家人和老婆子转战室内,留下他一个人,姿势奇特的顶着大太阳,心里恨意爆表。
但很快的,他力气用尽,就连这个姿势都维持不住了,以脸抢地,发出惨烈的哀嚎:“啊!救....”
屋内的杨桂兰闻声漫不经心的往这边瞅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给沈穗挑了一牙最中间的西瓜:“穗穗,吃块瓜。”
沈穗也同时收回目光,看着鲜红沙瓤的西瓜,接了过来:“好呀。”
这句话放到现在真是该死的应景。
杨家人见婆媳两个都面色如常,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大姐,你和穗穗来了就多住几天,咱家自留地里的西瓜正好熟了,放到井里一湃,更好吃,今天这个是刚摘的。”
杨家的这一片瓜地,可是十里八村的头一份。
种子都是杨家人特意找的,年年都精心侍弄着,产出来的西瓜又甜又沙,好吃的不得了。
只不过这是杨家人种来卖到收购站的,轻易不许家里人摘着吃。
杨萍枝愤愤不平的咬了一口西瓜,心疼的要命,这一个西瓜十几斤了,卖到收购站最少五毛钱。
她把属于自己的那一牙西瓜啃了个干干净净,刚放下瓜皮,面前又被放了一牙,她转头看过去:“四哥,我够了,你自己吃。”
西瓜不小,但架不住杨家人多,负责切的大舅妈给家里人一人分了一牙,剩下的都堆到了沈穗和杨桂兰婆媳两个面前:“大姐,穗穗你们吃。”
沈穗又不是傻子,看不出杨家人的有意相让:“我够了。”
至于杨桂兰就更直接,她摆了摆手,拿过自己带来的包裹,就往外掏东西:“爸,这是给你做的衣裳,你试试看合身嘛,哪不合适跟我说,我再改。”
还有给杨家的几个弟妹,侄子们都带有礼物,还给杨萍枝带了一双凉鞋,剩下的就是她和穗穗住在这的口粮。
至于沈穗的包裹里,除了她自己的衣服和日用,剩下的就是婆婆要带的东西。
两斤肉,两斤蜜三刀,四个桃罐头,还有一斤江米条,和三斤酱牛肉,全是吃的。
要不是她和穗穗就两个人四只手,拿不了,她还能带的更多。
随着她一样一样的往外掏,堆满了杨家用来吃瓜的小饭桌。
杨老爷子虎下脸来:“胡闹,你家日子也不宽裕,瞎花钱。”
自家闺女现在没有工作,吃的用的花的,都得跟儿子伸手,即使手里有点钱也不多:“你就是空着手回来住,也没人敢说你什么。”老爷子拄了拄拐杖,扫过一圈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
被他扫到的人纷纷摆手表态。
开玩笑,老爷子在家里可是有绝对的权威的。
“爸,您说的哪里话,大姐和穗穗回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大舅妈连忙表态。
当然,看到这一大堆的东西,她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就是就是,大姐和穗穗一路坐车过来也累了,我现在就去给她们收拾房间。”
杨家是已经分家了的。
不过杨家几个兄弟关系好,宅基地都是挨着的,只一家人就成了一条胡同。
杨老爷子没跟着儿子住,是单独自己住的,几个儿媳妇轮流过来帮着收拾家务,所以都对老爷子这的格局熟悉的很。
进了西屋,拿出箱子里的被褥放到外面晒。
“大姐,穗穗,这被褥都是去年新做的,还没有人着过身呢,我给你们晒晒,咱们乡下一早一晚的还是冷的,得盖棉被才成。”
杨萍枝看了一眼被抱出来的被褥,瘪了瘪嘴,干脆眼不见为净的扭头回了自己家,杨四山敏锐的察觉到她心情不好,赶忙跟了上去:“萍枝,怎么了?谁惹你不开心了?”
“我就是替爷爷委屈。”心心念念的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姑姑送去,结果呢,姑姑日子好过的时候,经常一年都回不来一回。
现在姑姑的日子不好过了,反倒想起她们这些娘家人来了。
“你不懂,姑姑以前的日子也不好过。”杨四山跟踪过温旺家,才算对姑姑在温家的日子有了些许的了解:“姑姑嫁的那个男人,顶顶不是东西,姑姑也是身不由己。”
温旺家做的那些破事,爷爷叮嘱过他们,不许传出去,所以萍枝不知道:“姑姑也是最近日子才好过起来的。”
尽管姑姑没说,可有这么阴毒的一个丈夫,姑姑的日子可以想见。
杨萍枝踢了踢石头,扭捏道:“那...那是我错怪她了。”
杨四山拍了拍妹妹的额头:“长辈的事咱们知道的不多,你要是实在不喜欢姑姑,这几天就别往爷爷家去就行了。”
姑姑是长辈,可他妹妹也很重要。
“可以吗?”
杨萍枝心里还是别扭,尤其是看到爹娘伯伯叔叔爷爷哥哥们都围着姑姑和她儿媳妇转的时候,就不开心。
“当然可以,我就说你在家里温书,准备毕业考试。”
“谢谢哥。”杨萍枝这才笑了起来:“那我回去啦。”
“回吧。”
这边两个的小的离开,并没有引起杨家人的注意,因为杨桂兰在跟老爹和几个弟弟说起自己家重新规划装修的事情。
沈穗旁听,顺便帮婆婆补充一二。
杨家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大姐,你这个好办,我们兄弟几个再带上大山兄弟几个,两天就能给你弄完,保准给你弄的漂漂亮亮的。”
杨桂兰也不跟他们客气,说道:“家里的吃的用的你们随便用。”
她没提工钱的事,反而是从兜里拿出了一沓票,有肥皂票牙粉票,还有攒下来的布票糖票工业券,摞在一块有一本书厚了:“这都是我在城里找人换的票,我想着乡下弄票不容易,这些你们拿着,有缺的再跟我说,我给你们想办法。”
要是杨桂兰给钱,杨大虎几个是说什么都不会要的,可这些票.....“那大姐,我们就收下了。”
他们是真的缺。
“收着吧,不用跟我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