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生耐心地解释说:“目前我们会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脑溢血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后续可能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刘海波皱着眉头,说道:“医生,您一定要尽全力救治她,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会想办法的。”
医生点了点头,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但病人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你们可以先去办理一下住院手续。”
杨景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好的,医生,我这就去办。”
随后,医护人员将杨秀清推进了重症监护室。
大家围在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前。
看着里面躺在病床上的杨秀清,心中满是担忧。
林朵儿看着憔悴的杨景升,安慰道:“景升哥,阿姨一定会没事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杨景升点了点头,说:“谢谢你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陪在我身边。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救我妈的。”
众人在医院里守了一夜,谁也没有合眼。
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杨秀清能够挺过这一关。
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医院的窗户洒在众人疲惫的脸上。
经过一夜的等待,大家都显得十分憔悴。
然而,谁都不愿意离开,依旧守在重症监护室外面。
杨景升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他紧紧盯着重症监护室里的母亲,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自责。
苏清雅轻轻靠在他的身边,握住他的手,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这时,主治医生再次走了出来。
众人立刻围了上去。
医生说道:“病人的情况暂时稳定了下来,但还需要持续观察。目前她还处于昏迷状态,什么时候能醒来还不确定。”
杨景升急切地问道:“医生,那后续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我妈尽快康复?”
医生解释道:“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需要家人的配合,多和病人说说话,刺激她的意识。另外,病人的饮食和护理也非常重要。”
林朵儿连忙说道:“医生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做。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告诉我们。”
医生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后便离开了。
大家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安排。
刘海波说:“景升,你先别着急,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我和徐萍会帮忙照顾家里的事情,你就安心在医院陪着你妈。”
杨景升感激地看着刘海波,说道:“爸,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我妈的。”
苏清雅也说道:“景升,你别太累着自己了,我也会一直陪着你的。咱们轮流照顾妈,这样也能有个休息的时间。”
朱若溪和丈夫陈宇都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
他们表示会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地帮忙照顾杨秀清。
朱若溪说:“哥,我和陈宇会随时关注妈的情况,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案或者病情变化,我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陈宇也点头道:“是啊,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大家别太担心。”
林朵儿考虑到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便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可以列一个值班表,这样大家轮流来医院照顾杨阿姨,既不会耽误各自的事情,也能保证阿姨身边时刻有人。”
刘紫涵附和道:“这个主意好,这样分工明确,大家也都能轻松一些。咱们就按照林朵儿说的,列个值班表。李志远说他明天就出差回来了,他和我也会按照值班表来医院照顾杨阿姨,尽我们的一份力。”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随后,他们便开始商量具体的值班安排。
大家根据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合理地分配了每天的值班人员。
杨景升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值班时间。
他说:“我是儿子,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多陪陪妈。”
苏清雅心疼地看着他,说:“景升,你也别把自己累垮了,我们会和你一起分担的。”
值班表确定好后,大家又开始讨论杨秀清的饮食和护理问题。
林朵儿说:“医生说杨阿姨的饮食很重要,我们得给她准备一些清淡又有营养的食物。我知道一家养生粥店,他们的粥味道好又健康,我们可以每天去那里买粥给阿姨喝。”
张峰接着说:“我再上网查一些适合脑溢血患者的食谱,按照食谱来给阿姨准备饭菜。”
朱若溪和陈宇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护理建议——
比如要定期给杨秀清翻身、按摩,防止长褥疮等。
大家一边讨论,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希望能为杨秀清提供最好的照顾。
次日,杨秀清就被医护人员从重症监护室里推出来,转移到了一间高级病房。
大家严格按照值班表来医院照顾杨秀清。
每天,都会有人早早地来到医院,给杨秀清带来新鲜的食物和问候。
他们会围在杨秀清的病床前,和她说话,给她讲家里的事情,希望能刺激她的意识。
除了上班外,杨景升在医院里更是寸步不离。
他每天都会仔细地观察母亲的情况,一有变化就及时通知医生。
苏清雅也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和支持。
有时候,两人会在医院的走廊里静静地坐着,互相依靠,缓解心中的压力。
朱若溪和陈宇在工作之余,也会来到病房里查看杨秀清的病情,和主治医生交流治疗方案。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杨秀清的治疗提供了很多帮助。
林朵儿、张峰、刘紫涵和李志远也都按照值班表,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他们会给杨秀清擦拭身体、按摩手脚,和她聊天,让她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由于有杨秀清的现任丈夫李向阳在场,刘海波不便单独在病房里照顾杨秀清,便主动承担起协调各方的工作,默默为整个家庭运转提供支持。
他时常在病房外等待时机,只盼能远远看上一眼,确认她安好。
徐萍在照顾外孙和外孙女的重任后,还承担起了一家人的后勤工作。
她每天变着花样为医院送饭,确保营养均衡,她还特意熬制了党参黄芪汤,用保温桶仔细装好,叮嘱大家按时给杨秀清喂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秀清的病情逐渐有了一些好转,她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了,偶尔还会有一些轻微的反应。
大家看到这些变化,都感到十分欣慰。
然而,大家也知道——
杨秀清的康复之路还很漫长,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