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吴洁来到杨秀清的海鲜摊前。
杨秀清看到吴洁后,热情地招呼她坐下,还递上一杯水。
吴洁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秀清,我知道之前是我不对,一直误会你。可最近我做了个梦,心里一直不踏实。我知道我不该再这么多疑,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杨秀清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吴洁的手,说:“吴洁,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其实我也能体会你对刘海波的爱,正是因为爱得深,才会这么害怕失去。你放心,我和刘海波早就过去了,我现在只希望咱们这个大家庭能一直好好的。”
吴洁听着杨秀清的话,眼中泛起泪花,她说:“秀清,谢谢你这么坦诚。我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可梦里的场景太真实了,我真的很害怕。”
杨秀清安慰道:“梦都是反的,你别往心里去。以后咱们多交流,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咱们一起把这个家经营得更好。”
吴洁点点头,心里的那块石头似乎落下去了一些。
从那以后,吴洁和杨秀清的交流越来越多。
她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开始全心全意地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家人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而整个大家庭,也在这份相互理解和包容中,变得更加和谐美满。
看着吴洁和家人们其乐融融的样子,杨秀清感到一丝欣慰,但她知道吴洁是一个疑心病很重,处于更年期的女人,说不准哪一天又会旧病复发。
于是,她决定将海鲜市场的摊位转让出去,远离海城,回太平镇或石板田村去过平淡的生活。
反正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自己没有任何经济负担,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也够她下半辈子的生活了。
杨秀清把转让摊位的想法告诉了儿子杨景升和女儿朱若溪。
杨景升虽然理解母亲想过平静生活的心情,但还是有些担忧地说:
“妈,您在这海城生活了这么多年,突然离开,我怕您会不习惯。而且您走了,我们也会很想您。”
朱若溪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妈,您就别折腾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
杨秀清笑着安慰他们:“你们不用担心我,妈就是想换个环境,过点清净日子。你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妈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杨景升和朱若溪见母亲心意已决,也不好再阻拦,只能尊重她的决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秀清开始着手处理转让摊位的事情。
她把海鲜市场的老主顾们都通知了一遍,大家得知她要离开,都感到十分惋惜,纷纷过来和她道别。
吴洁知道杨秀清要离开的消息后,也有点良心发现。
一方面,她觉得杨秀清离开或许能让自己彻底放下心中的疑虑;另一方面,她又有些愧疚,觉得是自己的行为把杨秀清逼走了。
她找到杨秀清,真诚地说:“秀清,真的很对不起,是我之前的行为让你受委屈了。你这一走,我心里也不好受。”
杨秀清拉着吴洁的手,说:“吴洁,你别这么说,我离开和你没关系,我就是想换种生活方式。咱们以后还是好姐妹,有空常联系。”
不久后,杨秀清顺利转让了海鲜摊,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海城。
杨景升、朱若溪和刘海波一家人都来为她送行。
大家都叮嘱她回到太平镇后,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
杨秀清登上了前往太平镇方向的列车,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海城,她的心中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这座城市和家人的不舍。
而留在海城的吴洁,在杨秀清离开后,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感多疑,整个人变得开朗了许多。
她开始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主动参与到家庭的各项活动中。
刘紫涵和林朵儿看到母亲的变化,都感到十分开心。
她们知道,这个家终于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温馨。
刘海波也觉得轻松了许多,他和吴洁的感情也比以前更加深厚了。
然而,杨秀清怕刘海波前去寻找她,并没有回到太平镇。
她选择了一个更加偏远宁静的小镇——
双龙镇。
双龙镇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青山环抱之中,清澈的溪流从镇边蜿蜒流过,四季常青的树木将整个小镇装点得如诗如画。
镇上的建筑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灰瓦白墙,飞檐翘角,处处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街道上铺就的青石板路经过岁月的打磨,光滑而温润。
每一块石板都仿佛在诉说着小镇悠久的历史。
杨秀清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租下了一套临街的屋子。
虽然屋子面积不大,只有一室一厅,但被她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尽管杨秀清每个月能收到杨景升和朱若溪各打到自己银行卡里的1000块钱生活费,但她可不是个能闲下来的人。
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充实,她在镇上最繁华的街边租了个店面,开了家叫秀清小食的小吃店。
店里主要经营当地的传统美食,比如香糯可口的青团、酥脆香甜的麻花、鲜香四溢的豆腐脑等。
杨秀清的手艺出奇地好,她做的每一样小吃都色香味俱全。
特别是她独创的秘制酱料,让简单的食材焕发出令人难忘的美味,再加上她定价公道,分量十足,小店开张不久就吸引了大批食客。
不仅有镇上的居民经常光顾,连路过的游客也会慕名而来。
渐渐地,小店的名声越传越远,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杨秀清就开始准备当天的食材。
虽然从早忙到晚,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每当看到顾客们满足的笑容,听到他们由衷的称赞,她的脸上就会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在经营小店的这段时间里,杨秀清结识了许多淳朴善良的当地人。
隔壁杂货铺的王大妈经常帮她照看店面,对面茶馆的李大爷总会给她送来新鲜的茶叶,街尾的裁缝张婶更是手把手教她做当地的特色点心。
这些热情的邻居们不仅会在杨秀清忙不过来时主动帮忙,还会在闲暇时和她分享镇上的各种趣闻轶事。
慢慢地,杨秀清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小镇的生活节奏。
清晨听着鸟鸣起床,傍晚看着夕阳收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自在。
在这个青山绿水环绕的小镇上,杨秀清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