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父的茅屋倚着水,近得能听见波浪日日拍岸的私语。晨光初透时,他摇橹出船,橹声搅碎了倒映青山的碧水,船尾拖曳的细浪如银链般在身后弥合。
他的日子过得简单而纯粹,就像这平静的湖面一样清澈透明。白天的时候,他会划着小船到湖中心去撒网,然后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等到收网的时候,他会小心翼翼地将网拉上来,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心中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有时候,他也会花些时间来修补那张破旧的渔网。那网眼虽然已经磨损得有些厉害,但在他粗糙的手指间穿梭跳跃时,却仿佛比银鱼还要活泼。他的双手在网眼间灵活地腾挪着,就像是在抚弄着一架无形的琴弦,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一种沉静的旋律。
有一次,邻居看到他在修补渔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换一张新的网。他抬起头,微微一笑,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然后继续埋头修补着渔网,并没有回答邻居的问题。邻居注意到他的手指缝里还沾着一些网丝,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只是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邻居凝视着他,突然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湖光山色般的清亮光芒,仿佛这天地间的所有忧愁都被这湖水涤荡得一干二净。在那一刻,邻居明白了他为什么不换新网,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如此简单而美好,不需要任何新的东西来点缀。
傍晚时分,暮色如轻纱般缓缓地浸透了他身上的蓑衣,仿佛给它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调。他熟练地系好舟船,让它稳稳地停靠在岸边,却并没有立刻起身归家。
他常常会选择倚靠着岸边那棵古老的柳树坐下,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湖面。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碎光,随着微风的吹拂,这些碎光像是有生命一般,在湖面上轻轻浮动,宛如点点繁星坠落凡尘。
就在他沉醉于这美丽的湖光山色时,突然间,一条鱼儿从水中猛地跃出,它那银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然而,这道光芒转瞬即逝,鱼儿又迅速地潜入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目光随着鱼儿的身影一同沉入水中,正当他准备收回视线时,抬头间,一只老鹰在青空里盘旋。它展开宽大的翅膀,悠然自得地翱翔着,时而高飞,时而俯冲,最后像一片轻盈的羽毛般滑入了云影深处。
他就这样静静地望着,眼神渐渐地变得悠远起来,仿佛他自己也化身为那鱼儿,用鳍轻轻拨动着水纹;又仿佛他变成了那老鹰,用翅膀掠过流云。在这一刻,他与这天地间的万物融为一体,感受着它们在宇宙中的呼吸和吐纳。
万物皆在这宇宙中相互呼应,彼此成全。鱼儿的跃出和潜入,老鹰的盘旋与飞翔,都在不经意间滋养着这大化周流的世界。而他,也在这无尽的循环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某日邻人再来,茅屋空空,船与网皆在,只不见老翁踪影。邻人怅然四顾,忽见远处青山含翠,碧水悠悠,天光云影徘徊不去,那青山碧水的轮廓间,恍惚竟有老翁舒展的笑意。
原来人心若真如古井无波,尘世便处处是滋养性灵的青山绿水;性灵中若怀有对万物生长的温然敬意,则举目所及,游鱼飞鸢,无不焕发着宇宙间生生不息的妙谛。渔父所安住的,正是那无波心地所映现的青山绿水;所目见的鸢飞鱼跃,亦是他性天中化育万有的慈悲所感召。
人若能心平如镜,则所照见的天地万物,无非是自己灵魂深处投射出的青山绿水,鱼跃鸢飞。渔父并非消失,而是与这山水一同,成了天地间温然不语的注脚——他的形骸已化入青山,他的笑意融进绿水,他性灵中那点对万物的温存,便托身于飞鸢的翅影与游鱼的尾痕,从此在天地间流转不息。
天地大化,原就托身于无波心镜所映现的青山绿水;那活泼泼的鱼跃鸢飞,则是性灵中生生之德所感召的图景。渔父的船与网虽在,人却已化入这亘古的风景里,只留一缕渔歌似的烟波,在湖面轻轻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