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商业街的茶室如水晶宫般通透,四壁玻璃幕墙将车水马龙切割成无数流动的碎片。我与友人相对而坐,杯中新茶碧绿生香。他热切地向我展示手机里收藏的绝版古籍书影,指尖在屏幕上来回滑动:“你看这宋版《梦溪笔谈》,字字如星斗排列……”话音未落,窗外一辆跑车轰然啸过,玻璃嗡嗡震颤。友人神色蓦地一滞,指尖僵在屏幕边缘,竟一时忘了要说什么。满屏珍本墨痕,转瞬成了海市蜃楼,连那部书的名字也飘散在街市的喧嚣里——原来躁动如潮水,轻易就漫过了记忆的沙岸。
午后我独自归家,城郊旧居的院落正被细雨浸透。瓦檐垂下水线,滴滴答答敲在青石缸沿,清响如更漏。我坐于檐下翻检旧物,一只蒙尘的青瓷碗忽从箱底露出来。碗底积着褐色的茶垢,层层叠叠,如凝固的时光。指腹轻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斑痕,指尖忽然传来一阵温润的触感——这是祖父生前惯用的茶碗。
记忆的闸门豁然洞开:祖父每每啜饮粗茶,茶渍便悄然在碗底沉积一层。幼时的我总伏在案边,看他以枯枝般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缓缓写出“静水流深”四字。那字迹水光淋漓,转瞬即逝,却深深刻进我心底。后来祖父去了,茶碗收起,这记忆也随之沉入遗忘之渊。此刻在雨声的浸润下,那些水写的笔画竟在碗底茶渍上重新浮现,清晰如昨。
雨势渐密,檐溜成帘。我鬼使神差地舀起半碗雨水,指蘸清流,在石桌上勾画祖父曾写过的字。水痕在桌面迅速晕开,散作一片迷蒙。正失落间,忽见碗底茶垢经水浸染,竟徐徐洇出更深的纹路——那分明是一张苍老而慈蔼的脸的轮廓,眉目依稀,正是祖父温然含笑的模样!雨声在那一刻仿佛滤尽了世间杂音,只余下澄澈的节律,如某种亘古的吟唱。
碗中水光轻晃,祖父的影像随涟漪微微荡漾。我忽然彻悟:这茶垢的痕迹,原不是污渍,竟是岁月以茶为墨写下的真迹;祖父当年所写的字迹虽逝,却早已化作我血脉中的精神印记。原来人心在喧腾处,连至珍的记忆也会被惊散;而一旦沉入清宁,那些被尘埃覆盖的往事便如古莲子逢春,悄然萌发,重绽光华。
窗外雨声未歇,滴答声却已不再恼人,反而如珠玉落盘,声声叩击心弦。碗底祖父的面影渐渐淡去,最终只余茶色氤氲。我忽然明了:人生所历,皆如这碗底茶痕——在浮躁喧嚣中,它不过是无用的残迹;唯有当心灵沉入静水,那些印记才会苏醒,成为映照灵魂的明镜。记忆的潮汐涨落,原非时光无情,只在心境的静躁之别。
雨止时,云隙透下天光,院中水气清润。碗中积水澄澈如初,茶痕沉于底,静默无言。我轻轻合上箱盖,知道有些记忆再不必翻寻——它们已如静水下的卵石,温柔地沉淀在生命河床的最深处,成为灵魂永恒的锚点。